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关于完善林权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林权一词在党和政府文件中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林权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丰富,但是林权的内涵和外延却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法律界定,这种状况妨碍了林权的流转,影响了林业改革的深入,通过对现行法律制度中有关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等制度设定方面问题的分析,表明当前亟需通过法律明确林权权利性质及其内容、完善林权权利的登记和保护制度,保障林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体林产权现状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通常称为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森林、林木、林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四种权利构成了完整的林权权束。中国集体林权现状如何?是否安全?下面是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3.
林权是林业政策的核心,也是林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伊春林区以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桃山、乌马河等林业局进行试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进行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流转。通过对伊春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分析其取得的成果,并针对其改革的不足,提出建立森林保险保障体系,实施政府对林地产品的规划,并建立健全与林权改革相配套的中介组织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的政府职能与政策保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从维持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发展基础事业3方面分析在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调整与定位。同时,提出并论证了林权制度改革中政府应该及时调整国有林地经营方式、林木限额采伐、林区管理模式、林地承包经营权、市场运作方式、森林保险机制等几个方面的林业政策,进而构建了清晰的、排他的和可交易的林业产权,促进国有林业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权残缺的非公有制林业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运用马克思产权经济学理论和西方产权经济学理论,论述了交易权是产权权利束中一项不可或缺权能。界定了产权残缺的概念。运用产权残缺这一概念分析了林权的残缺,指出林权残缺特别是对林地交易权和林木交易权的限制和剥夺是妨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因林业法律、法规颁布时间的不同,导致林权概念及内容的不一致性,使林权无法完整地得到实现。《物权法》的颁布为我国林权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物权法》中明确规定了森林、林地、林木的所有权、用益物权的内涵,为林权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文章从公法和私法两方面对林权概念的内涵、主体、客体等方面进行对比,对现行林权概念的规定进行探究,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林权概念和推进林权体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改制度下辽宁省林业资源要素对收入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政策背景,以林业收入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地资源、林木资源、林业劳动力和环境等因素对林业收入的影响,计算各影响因素对林业收入增加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集体林改制度是影响林业收入的主要因素,林木资源和林业从业人员数对林业收入的增加的贡献率显著。  相似文献   

8.
林权即为林业物权,是有关森林资源以及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补偿权和收益权等.林权决定了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效率以及收益分配,直接关系到林业经济的活力和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当前我国林权制度由于林权改革内容的缺陷造成了长期的林木资产主体不清,产权关系不明,收益分配畸形,严重影响了广大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和森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阻碍了林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界定林权概念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加快建立集体林权保护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集体林权保护管理现状及存在的4个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林业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二是缺乏符合林地林木属性的林权保护管理制度,三是集体林权保护管理机构不健全,四是林权保护管理队伍素质整体不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开化林权抵押贷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变资源为资产、变活树为活钱,是缓解林业投入不足,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我省山林二轮延包工作的相继完成和森林、林木、林地流转在各地的广泛开展,作为林业投融资重要渠道之一的林权抵押贷款,已在开化等地完成试点后迅速推广,规模逐年扩大,有力促进了林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了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但近些年开化的林权抵押贷款实践,也暴露出一些制约其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1.
产权保护不力是制约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实际调查,在阐述东北林区发生的一桩林业刑事案件的基础上,从事实认定、案件定性和适用法律等角度对案件进行了评析。对该案件引发的有关非公有制林业产权保护问题加以探讨,包括个人承包林地上天然林木权属的确认、林业行政执法的科学性、处置权和收益权的有效保障以及林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建立与健全。  相似文献   

12.
魏远竹  张春霞  林玲 《林业经济问题》2006,26(6):495-499,569
产权问题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的非公有制林业目前在林地和林木的产权上还受到一些限制,从而导致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本应享有的山林产权变得不完整,并由此引发了其他一系列问题。为此,必须改革林木的限额采伐制度和收购及运输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山林产权流转制度,以期消除山林产权受限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全面推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前期改革的实施情况和成效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托国家林业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跟踪监测课题的调查情况,以福建省永安市为研究对象,从林地经营的投入、产出,林地的流转,林改的满意度和政策需求等方面,探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研究结果发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增加了林农的林业生产收入,拓宽了林业融资渠道;同时也导致林业投入的增加,林业合作组织的出现和加强。最后指出提高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产抵押贷款中抵押林木的监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当前森林资产抵押贷款中抵押林木物权和价值容易变化、监管方法不完善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监管抵押林木对抵押债权实现的重要性,依据《担保法》论证了抵押林木评估核查、办理保险、间伐审批等监管方法,最后提出了制订《抵押林木监管实施细则》、完善抚育间伐管理、培育林权市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集体林产权内容的法律界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新界定产权是我国历次集体林产权改革的主题,其对集体林业和社区经济发展的危害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我国现行集体林产权法律制度的缺陷是这一现象产生的制度性根源之一。文章从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实践出发,运用产权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从界定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三方面阐述我国集体林产权内容,以期为集体林产权制度立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赣州市2个村与APP公司所属的赣州金太阳科技林业有限公司合作营造浆纸林基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林纸结合营造速生丰产浆纸林基地的发展并逐步解决中国造纸工业原料林短缺的对策: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产权;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制度,规范林地产权流转,使林地产权流转更加规范合理;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服务体系,保证林地产权流转合理公平;进一步完善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全面配套的、对合作各方均有激励效益的政策措施;保持工业原料林的生态效益,防止生态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基于陕西省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林农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农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类型的林农生计资本结构差异会影响其对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第二,在林农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各生计资本要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融资本要素是改善林农生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林农生计资本要素出发,提出了鼓励林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与资源市场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反复与曲折,与过分强调集体林地的具体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集体林地使用制度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弱市场化配置,因此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不应简单地在集体山林的分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经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强化集体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林地租赁经营逐步取代无偿承包制;二是推行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是培育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四是以产权为纽带,促进集体林地使用权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