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本文就从外资企业长期所谓的亏损来分析外资企业在我国主要的避税方式,并对这几种主要方式作了一些分析,以利打击避税行为,最大限度的维护国家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外资企业逃避税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反避税能力有限,不仅经验不足、技术手段落后,而且专业人才缺乏,造成外资企业逃税现象严重,外资企业利用转移定价、避税地、滥用国际税收协定、资本弱化等方式避税,给我国造成大量税款损失,税务部门应采取增加转让定价、调整的可操作性,对避税行为轻税重罚,推行预约定价制度等措施,防范外企避税来转移受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国外资企业的避税问题越来越显著,因此反外资企业避税势在必行。我国针对跨国公司的反避税立法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已初步构成了国际反避税制度的框架体系。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反避税法规体系不完善、反避税规定可行性差、反避税法规立法层次低。我国应强化税收征管政策,完善转让定价税制建设,积极与其他各国进行反避税工作的合作,建立税收信息系统,以有效防范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提高我国的税收收入。  相似文献   

4.
施他 《现代商业》2008,(12):86-8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我国外资企业运用国际避税手段来转移利润的做法越来越普遍。虽然我国税务机关也有相应的反避税措施,但主要是时转让定价调整,对其他避税形式还缺乏有效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开展反避税工作,我们尝试从外资企业避税的原因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避税。  相似文献   

5.
逆向避税问题在中国外资企业中普遍存在,同时外资企业逆向避税手段多样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针对这一现象,该文对逆向避税的动机以及常用的手段作了详细的分析,建议中国相关部门应给予中方投资者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大力度建设中国外商投资者的投资环境等。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税法对在华外资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华外资企业存在着大量的避税行为,以避税港和转移定价尤为突出,200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对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进行了有效的限制,加大了外资企业避税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诸多的跨国企业利用内部交易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利用转让定价降低税负,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分析研究我国外资企业转让定价避税的现状入手,提出了对外资企业利用转让定价避税的防范措施,以及预约定价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外资企业在我国大肆避税已是不争的事实.2004年外资企业纳税百强的纳税总额约为628亿元,与2003年基本持平,增长率近乎为零.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外资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外资企业纳税竟无增长,只能说明外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逃避了税收.据税务部门估计,由于外资企业避税,我国每年的税收损失都在300亿元以上.鉴于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扩大在我国的经营业务,国内转让定价必将成为外资企业避税的重要手段,进而造成我国更大的税收损失.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避税在我国一年便高达300亿元,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每年仅跨国企业避税行为而损失的税收收入约为300亿元,相当于去年中央财政收入的4%。该文从逆向避税概念入手,分析逆向避税与一般避税的区别.阐述我国外资企业逆向避税的手段,最后为应对逆向避税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若虚 《商业研究》2005,(2):131-133
20世纪 90年代后 ,我国加大了对外开放 ,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 ,随着我国加入WTO ,外商在国内投资举办合资和独资企业越来越多 ,然而外资企业逃避国内税收的现象也是越来越严重。作为发展中国家 ,由于我国制定了较多的针对外资的优惠措施 ,使外资企业的税负水平并不高 ,但仍然存在外资企业将利润转移至较高税负的地区 ,从而逃避国内的税收。因此 ,找出外资企业逃避国内税收的原因 ,从实践上剖析新形势下外资避税的手段 ,制定解决外资企业避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外商投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助推了中国经济增长,其贡献不容置疑,但外资企业的逃避税现象也愈演愈烈,给中国财政收入和经济可持续性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准确把握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的规模是对外企逃避税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的基础。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实证分析,从地上经济和地下经济两个角度对中国外资企业逃避税规模进行宏观测算,总结出逃避税规模的区域特征、逃避税总额及"两税合并"政策对外企所得税额逃避的影响等,为中国税务部门制定反避税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通过经济方式避税。具体包括:一是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进行避税。主要利用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 或者直接或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中国官方公布的外资企业逃避税现象严重,税务机关查处重大案件数量和查补税款数量也呈不断扩大趋势。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税务部门对在华外资企业共实施税务稽查1.8万户,其中问题企业为1.25万户,比例高达69%,若按100%的稽查率进行推断,在华外资企业逃避税行为带来的年税收流失额可达1726亿元。2010年中国税务部门因加强反避税工作而增加的税收  相似文献   

14.
孙静 《商业会计》2006,(1):26-26
一、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主要方式 外商投资企业避税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一)通过经济方式避税。具体包括:一是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进行避税。主要利用外商投资企业与境外关联企业之间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问接的拥有或控制关系,或者直接或问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控制,以及其他利益关系。在我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外资引进的增加,我国涉外税收中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外资企业避税问题;外资企业主要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和税收优惠等方式进行避税。借鉴国际流行的反避税措施,我国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税收征管工作以维护国家的财政稳定。  相似文献   

16.
并购重组成为全球经济主流,受其影响我国外资企业股权转让十分普遍.本文分析外资企业股权转让的主要形式,运用案例介绍其涉及法律问题,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导各方关注外资企业股权转让事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工和专业化、交易成本与转移定价角度研究了内部贸易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和结果,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绩效分为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通过对江苏制造业外资企业研究发现,随着内部贸易比重的上升,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在提高,说明内部贸易增进了外资企业的效率;但是,在控制劳动生产率因素以后,随着内部贸易比重的上升,外资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在下降,说明转移定价降低了效益,而且独资企业向境外转移利润的强度要大于合资企业,税负越高转移利润的强度越大.进一步验证发现,内部贸易确实提高了外资企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实现的方式是强化外资企业的员工培训和规模经济而不是通过研发投入.同时,内部贸易克服了外部市场的不完善,降低了外资企业交易成本.这充分说明跨国公司一方面通过中间产品的内部贸易向外资企业提供支持以提高其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转移定价达到向境外转移利润和避税的目的,对绩效的影响表现为效率促进和“掏空”并存.这不仅为内部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提供了微观解释基础,也为中国制定外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国际避税问题及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外资企业国际避税呈现出逐步蔓延的趋势,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造成了税收秩序的混乱和纳税人税负的不平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根本利益。该文在对中国外资企业国际避税的危害和采取的手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反国际避税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在税收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和较大的倾斜,如果做好纳税筹划工作对企业和国家都非常有利。本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分析了纳税筹划的内涵,对当前外资企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并分析了纳税筹划的几种方式,阐述了纳税筹划中风险规避的测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00~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系统考察了外资企业与我国地区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关系,并从企业规模、控制权性质两个维度分析不同外资企业与产业集聚之间互动关系的路径差异。结果发现:外资企业与地区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关系主要是外资企业与其前后关联行业集聚之间的互动促进,外资企业与同行业的集聚并未形成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外商独资企业与其前后向关联行业的集聚均存在互动促进,且外商独资与其后向关联行业的集聚之间形成的互动促进是外资企业与我国产业集聚互动促进的主要路径;中外合资企业仅与其前向关联行业集聚之间形成稳定的互动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