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会财会》2010,(1):56-56
财政部目前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相似文献   

2.
近日,财政部下发<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规定,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相比,新规在以下方面值得关注: 一、福利费纳入工资总额不会导致职工多缴个人所得税 财企[2009]242号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贴、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但根据国家有关企业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统一规定,不得再为职工购建住房.  相似文献   

3.
郭永昊 《会计师》2012,(2):20-20
目前,一些企业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发放补贴或提供非货币性福利,并在职工福利费中核算。  相似文献   

4.
总工办发[2009]37号2009年12月1日财政部日前下发了《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第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提供的交通、住房、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住房补贴、交通补贴或者车改补贴、通讯补  相似文献   

5.
钟税官:我单位每年为职工发放防暑降温费、供暖费补贴,按月发放食堂补贴、交通补贴。上述补贴项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的精神,属于职工福利费范围,且未超过税法规定的14%扣除比例,其中食堂补贴是按每人每月200元标准计入个人饭卡,用于食堂用餐,其他三项补贴均发放现金。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通信费在单位费用支出占有比例逐渐上升,为了方便业务联系,单位往往为员工报销手机通讯费,为此,涉及通信费报销纳税问题,怎样可以节税呢?一、员工通讯费相关财税政策1.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财企[2009]242号第二条明确:"企业为职工提供通讯待遇,已经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按月按标准发放或支付的,应当纳入职工工资总额,不再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尚未实行货币化改革的,企业发生的相关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管理"。  相似文献   

7.
曹玉芹 《中国外资》2008,(11):76-76
一、新准则下职工薪酬的定义及范围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它相关支出。包括职工丁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  相似文献   

8.
徐静 《时代金融》2013,(20):122-123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小企业的职工薪酬主要有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内容。本文围绕职工薪酬的主要内容的会计处理逐一介绍,旨在帮助小企业会计人员做好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9.
一、职工薪酬准则的内容和特点职工薪酬准则对企业为获取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的会计处理和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但准则不涉及以股份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会财会》2010,(4):12-13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的职工薪酬有了一个较为具体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二是职工福利费;三是各种保险费,如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四是住房公积金;五是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  相似文献   

11.
王文竹 《会计师》2011,(6):40-41
<正>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将企业的职工福利费核算纳入到了职工薪酬的范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财务通则》都对职工福利费的列支作了新的规定,这使得运行了多年的职工福利费的核算方法发生了实质性变革。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规定新准则下正确核算职工福利费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明确了职工福利费的开支范围。新的《企业财务通则》(2006)对职工福利费的列支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企业不得承担以下支出:属于个人的健身、娱乐、旅游、购物、招待以及馈赠等的支出;购买证券、股权、商业保险、收藏品等的支出;购买住房以及支付物业费等的支出;由于个人行为导致的赔偿、罚款等支出;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等。财企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规定: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财政、单位将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为对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目前试点中有两种基本的住房补贴方式:即一次性发放的补贴方式和按月发放的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13.
赵光亚  孟波 《时代金融》2009,(4X):111-112
<正>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  相似文献   

14.
李贤莉 《会计师》2009,(12):20-21
<正>一、职工薪酬的内涵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企业要综合考虑职工薪酬的内容,正确划分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  相似文献   

15.
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的核算看似简单,但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仍有些问题的错误处理,会给企业带来纳税风险。本文就通讯费补贴、交通费补贴、误餐补贴是作为职工薪酬核算还是作为职工福利费核算,福利部门人员工资是否应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中,在节假日对离退休人员进行慰问的支出能否作为福利费列支,返聘离退休人员支付的报酬是否作为工资薪金核算四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出企业的错误处理会造成哪些纳税风险,应如何防范。  相似文献   

16.
数字     
1600元财政部消息称:2007年中央行政事业单位住房改革支出预算包括三部分,即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和购房补贴预算。其中,按月领取的购房补贴,1999—2004年职工,按当月标准工资×月住房补贴系数(0.66)。2005年1月1日以后的实行定额发放:科级以下800元;副科级900元;正科级1000元;副处级1100元;正处级1200元;副司级1400元;正司级1600元;机关工勤人员、普通工人800元,技术工人中的高级技师可达  相似文献   

17.
《企业财务通则》的修订改变了企业职工福利费按固定比例计提的办法,改变后导致职工福利费在财务核算和税收方面的核算存在不清晰及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如职工福利费的核算范围与工资及其他成本费核算范围划分不清晰,企业随意发放职工福利费,导致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发生.文章试从会计核算和税法规定两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夏慧 《会计师》2012,(6):22-23
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职工福利费纳入了职工薪酬的范围,但其核算方法以及核算内容同职工薪酬的其他核算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职工福利费一般用来核算职工就医的医疗费、生活困难补助,如果企业自设医疗机构、学校、浴室等集体福利设施,那么与这些机构相关的人员工资以及计提的资产折旧也应当计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之中。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将职工福利费纳入了职工薪酬的范围,但其核算方法以及核算内容同职工薪酬的其他核算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职工福利费一般用来核算职工就医的医疗费、生活困难补助,如果企业自设医疗机构、学校、浴室等集体福利设施,那么与这些机构相关的人员工资以及计提的资产折旧也应当计人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之中.但随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职工的医疗费用已经转变为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  相似文献   

20.
一、企业计提的职工福利费汇算清缴的处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及《企业财务通则》,对现行的应付福利费处理作出新的规范,新准则改变了以前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的做法,而是采用按实列支的处理办法,2007年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已经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当予以冲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