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郭荣华 《现代商业》2006,72(12):30-37
本文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进行了简单的扩展,对132个样本国家的实际汇率进行了计量回归.得到生产力发展(人均实际GDP的提高)与实际汇率正相关的关系.从而证明了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必要性;基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本文验证了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得到短期内人民币可以基本维持一定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不需要大幅度升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已成为国内外经济学界研究的人们的热门话题之一,而实际汇率的测算是解决这一汇率问题的关键。本文在阐述实际汇率含义的基础上,构造并计算出我国从2000年~2008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实际汇率变化的原因,以及实际汇率变化背后存在的问题,指出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错位的实际情况是其汇率变动具有不对称性,人民币对美元处于升值趋势,但对其他货币如欧元并不处于升值态势,人民币对日元的升值或贬值趋势并不明显。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实际汇率错位,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相关影响进行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徐涛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126-127
汇率是影响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因素。根据克鲁格曼的汇率"脱钩"理论,建立了具有门槛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实际汇率对江苏省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在预期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的背景下,实际汇率的贬值不利于制造业出口;在预期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的背景下,实际汇率贬值对制造业出口没有显著影响。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应当通过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来改善竞争环境,维持并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5.
《商》2015,(33):194-195
自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呈快速升值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入快速增长,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关系呢,尤其是对外直接投资是否会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及如何影响?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能使得名义汇率变动的结论基础上,采用1994—2014年世界89个国家的非平稳面板数据,通过两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得出,对外直接投资的净流入会通过名义汇率的变动使得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在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研究中,不能忽视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美国采取各种措施迫使人民币升值,引起社会各界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激烈讨论.本文利用Elbadawi和Montiel均衡汇率模型估算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实际汇率比较得出:人民币仍存在升值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如下建议:要抓住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步伐,推进企业不断提升其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定性分析现实经济中导致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变化着手,通过对比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的变化幅度,提出了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苏机电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为研究对象,对汇率改革3年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梳理。首先,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商品价格、出口增速、每美元出口成本和出口利润率的影响等方面多维度呈现了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承受力影响的特征化事实。接着,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出口额作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出口企业承受力的代理变量,以2002年1月~2008年6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江苏机电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出口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计算了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对机电出口、纺织服装出口影响效应的大小,以此反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汇改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机电出口、纺织服装出口的抑制效应逐年增加,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承受力的负面效应正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9.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指出,一国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实际汇率会出现升值。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出单边升值的趋势,且目前人们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了强烈的升值预期。因此,运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鉴于传统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分析仅限于供给层面,文章引入了差异性消费需求这一假设条件,在不改变原模型核心假设的基础上,从供需双方面进行了拓展分析,并得出了更加符合现实意义的结论。此外,文章利用中美两国1990~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显著增强了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姜涛 《商业时代》2011,(8):55-56
本文以固定效应模型为主,根据我国1984-2004年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实际汇率等数据,实证分析了实际汇率变动与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将使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人民币贬值的短期效应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实际汇率的贬值对我国FDI并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衡汇率理论,应用协整模型,采用真实变量分析了1980-200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及其与均衡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而研究了不同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与贸易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贸易条件与中长期以及短期的实际汇率存在显著的关系,贸易条件的恶化或改善是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或贬值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应梦君 《现代商业》2011,(33):25-26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人民币是否该升值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以美国为首的多个国家为了国内经济复苏,通过各种渠道要求人民币升值,国内有些学者也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确实存在低估。在国内外要求升值的声音中,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期来处于节节攀升状态。但是人民币升值要求是否合理?本文从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角度来探讨,人民币汇率问题。通过建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BEER模型,及测算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失调程度,分析当前汇率是否应该升值。  相似文献   

13.
张志柏 《商业时代》2012,(16):48-50
为了深入理解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波动的规律,本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其进行计量分析。脉冲反应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影响实际汇率的最主要因素是政府调控,它能决定实际汇率大约50%,这说明目前汇率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在经济因素方面,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引起实际汇率升值,它对实际汇率决定作用约为35%。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能通过价格渠道引起实际汇率升值,其对实际汇率的决定作用在10%-15%。外汇储备和开放度等经济因素的变化虽然也能引起实际汇率的变化,但它们的决定作用非常小,加起来还不到5%。最后,文章针对政府和外贸企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招旭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142-143
以1994-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建立中国进出口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进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国内实际GDP弹性和外国实际GDP弹性进行估计和分析,并将得到的相关结论对中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到今年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人民币是否升值众说纷纭 ,现实是人民币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本文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说明了当前人民币汇率要保持基本稳定 ,指出了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应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适度小幅升值 ,并阐明了为消除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短期内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进而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曹永峰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8(10):108-113
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对我国1980-2005年期间农产品进口和出口、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证实了农产品的进口和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汇率一定程度的升值不会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农业经济增长对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1994--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建立中国进出口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进出口的实际汇率弹性,国内实际GDP弹性和外国实际GDP弹性进行估计和分析,并将得到的相关结论对中美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进程导致西方出现了全球化赢家与输家之间的结构性对立,造成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涌现。本文通过VAR计量模型的建立,探究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景气一致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短期利率的冲击会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而外商直接投资的冲击会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在短期内贬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实际汇率与中美贸易差额的相关度。通过对变量使用平稳性检验与协整分析,我们发现:各类商品对实际汇率的弹性存在较大差异。我们应该利用人民币升值的契机,制定有效政策,有效缩小中美贸易顺差,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20.
王菁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9):171-171
本文从国际收支、国内物价、国民收入、产业结构和就业水平等角度来分析人民币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总结了人民币升值后的会给我国带来哪些好处以及会带来哪些弊端。由此得出,我国应该顶住人民币升值压力,短期内保持汇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