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吴晓红 《商业会计》2007,(11):36-37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定向增发或者配售与公开售股、配股一起构成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主要手段。所谓定向增发或者配售是指发行人或承销商将其股票主要出售给经其选择或批准的机构或个人。从公司并购的技术角度看,定向增发又经常被称为一种并购技术和支付方式,是成熟资本市场中普遍运用的通过股权支付实现公司资产收购和产业整合的一种利器,它使得大规模的公司并购得以实现,是一种以股权置换资产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定向增发作为并购支付方式得到市场的极大追捧,通过向母公司或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进而实现收购的案例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分析公司定向增发的动因及所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为公司在并购中提出一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外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冲击,股权分置下的并购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瓶颈,存在的支付方式的单一化不利于我国并购的快速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使得并购支付方式呈现了多元化、合理化、专业化的特点,加快了企业整体上市的步伐.但同时还要加强资本市场的完善,中介机构的服务,建立公司并购基金;强化政府的法律监管力度,放宽融资限制;促进企业合理确定并购支付方式,实现定向增发向公开增发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定向增发可分为四种类型:融资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并购型定向增发与战略投资型定向增发。本文以资本市场中融资型定向增发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ABC公司大股东双向定向增发行为明显存在着维持控制权利益、获取股权价值增值以及进行股权质押的利益动机,侵害了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相关法规还要在锁定期种类、锁定期限、定价基准日及增发定价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利于强化发行及二级市场上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彭中仁 《商》2013,(2):126-126
本文针对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定向增发式资产注入现象,按照上市公司大股东国有或民营的背景分类,比较两类资产注入事件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得出结论认为定向增发式资产注入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短期股东财富和市场业绩的推动作用不及对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明显。根据结论,本文提出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和法律规范,对于资产注入事件中大股东加强监管,进一步严格对定向增发股价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郭新梅 《现代商业》2012,(23):27-28
定向增发,即非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上市公司采用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行为。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常用的一种重要金融工具,在融资、资本运作、股权激励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深刻领会和熟练运用这一工具,对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基于目的和操作方式不同,定向增发大致有以下四种模式:融资目的的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目的的定向增发,重大资产重组目的的定向增发和股权激励目的的定向增发,本文重点分析前面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莉静 《现代商业》2014,(15):233-234
溢价并购是指并购公司以高于目标公司市场价值的价格获取目标公司股权或资产的商业行为。目前,国内并购案例中,支付溢价已经很普遍,溢价幅度也高低不等,之所以并购公司愿意支付溢价,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目标公司的发展前景和并购后的协同效应。本文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无形资产的确认角度,分析上市公司高溢价并购的商业实质,协助投资者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8.
张俊 《致富时代》2010,(1):12-12
私募股权投资指通过非公开募集资金组成合伙制企业或者基金投资于对私有企业或者上市公司获得收益。实现收益的方式主要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或者通过重组、并购、增发等回收资金。  相似文献   

9.
<正> 多数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一般会涉及以下两类业务: 在并购企业100%的股权时,并购方应在账目中记录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债务。当实行股票并购时,在以合理的方式反映溢价的同时记录所支付的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增加的实收资本。而目标公司  相似文献   

10.
国有股配售与回购国有股是上市公司对于调整国有股权比例的两种资本运行方式。在不影响国有控股要求的前提下,将上市公司的日有股按一定价格和比例定向配售给公司流通股东并上市流通,对实现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有直接意义的。回购国有股可减轻配股压力,改善上市公司的股份结构和财务指标。配售国有股与回购国有股都可达到国有股权比例下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陈秀秀 《现代商业》2014,(29):230-231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所使用的再融资方式不断创新,由配股转向增发,而且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顺利完成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再融资。定向增发作为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已日益受到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重视,本文将对我国上市公司在选择此种融资方式的过程中会遇见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定向增发:低价发行的偏好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2006、2007年两年股权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定向增发价格选择的倾向偏好及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并不是以再融资为目的,股权定向增发普遍具有低价发行的偏好;通过股权的低价发行,帮助大股东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利益,在企业集团整体上市中尤为明显。因此,市场监管者应当进一步细化定向增发定价的管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财富》2008,(3):82-83
SEB公司以协议股权转让、定向增发和部分要约三种方式,收购苏泊尔52.74%的股份,从而完成了外资市场化并购A股公司第一案,同时也是国内部分要约收购第一案。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上市公司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倾向,而在众多股权再融资方式中,定向增发是最受市场青睐的。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的定向增发都具有积极的短期公告效应,但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却没有明显的改善,而且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短期公告效应越强,长期公司绩效越差。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对自己进行利益输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构建财富再分配模型讨论大股东在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并利用回归分析考察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各因素和外部监管环境对这一利益输送的制约效果。最后,从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角度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够让我国股权再融资回到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公司市场价值的正轨上来。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A股市场2006-2012年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文章研究了国有与民营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认购方式和认购对象差异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有助于改善资产收益率高于市场均值的民营控股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且现金认购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明显;国有控股上市企业定向增发不会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任何显著影响;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新股认购仅能改善资产收益率低于市场均值的民营控股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基于所得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刘黎 《商》2013,(6Z):81-81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由于股权高度集中的特点,控股股东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上市公司的决策行为。随着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股权融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主要方式。那么,在定向增发股权再融资方式下,控股股东行为有哪些特点?本文试图研究定向增发下控股股东的行为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彤 《商界》2010,(4):68-68
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一般通过定向增发、大股东出让、向二级市场回购来作为股权激励的股票来源。通过定向增发可以增加公司的资本金;通过大股东出让,大股东还可以回收部分投资。但在全流通模式下,如果股权过于分散,大股东股权比例较低,那么无论是定向增发还是大股东出让,都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大股东的股权比例,削弱其对公司的控制力度,增加被收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增发新股融资中的定向增发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方式。本文采用Logit模型,从控制权结构和信息不对称两个角度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为国有性质时,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对于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力越弱,更倾向于认购新增股份。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定向增发,并且在实施定向增发时,更倾向于选择向大股东发行。此外,上市公司拟实施整体上市时,定向增发往往伴随着资产认购。  相似文献   

19.
《国际市场》2006,(10):77-78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系指外国投资者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境内公司”)股东的股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称“股权并购”):或者,外国投资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或者,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以下称“资产并购”)。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8)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因其门槛低、无需盈利要求、实施较为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主流的资本运作方式。本文对2012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短期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公告存在正的宣告效应,且定向增发信息在公告日之前就被提前泄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