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企业文化在家族企业转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家族企业进行转型将成为一种趋势。家族式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管理产生许多弊端,在转型中要对企业文化进行重构。聘请职业经理人,实现职业化管理与社会化管理,从封闭式的家庭管理经营逐步走向社会化经营,是实现家族企业的永续经营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家族和家族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以提高家族企业的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协调企业主和企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此文重点研究了公司治理对家族企业绩效的影响,特别是研究了职业经理人对家族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2个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部分家族企业在过去的7年里经历了使用家族协议的这个发展过程。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一些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和非家族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  相似文献   

3.
陈贵 《商场现代化》2007,(1):190-191
家族企业是中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类型,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时普遍存在职业经理人跳槽“、败德”现象和重学习轻能力等问题,在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将企业家的远见与经理人的务实相结合、把握好信任与监控的尺度、建立家族成员退出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多种获取人力资本信息的途径等一系列的措施,从而构建起一套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安欣欣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3):158-159
家族企业在经历了初创期的发展以后,逐步完成了资本初始积累,进入了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然而由于家族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裙带关系,发展遭遇到了人力资本管理上的瓶颈。不少家族企业纷纷效仿国外引进职业经理人,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的家族企业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似乎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出现了职业经理人离职,家族企业利益受损的状况。国美企业发生的黄光裕和陈晓的控股权之争,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使得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再次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主要通过委托代理关系来分析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之间普遍存在的不信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特质性与职业经理人的困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关于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的争论中似乎遗忘了一个重要概念———家族企业的特质性 ,家族企业特质性是由家族企业中特异性知识与人力资本相结合而存在的 ,职业经理人对特异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其代理能力。企业的特质性也影响了家族企业领导对待职业经理人以及管理变革的态度。本文阐明了家族企业特质性与职业经理人的困境之间的联系 ,并就此提出了解决职业经理人困境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蔡锐  周珊珊 《现代商业》2014,(23):221-223
企业内剥夺前提下企业主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非合作关系是家族企业发展的桎梏。本文以我国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家族权威和企业主个人能力对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与企业主非合作关系的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改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阳光 《光彩》2010,(5):52-53
转变理念文化理念。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家、国、天下的文化理念已经在他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就是这个企业的主宰,是"皇帝",职业经理人是"臣"。他们不会真正尊重职业经理人,更不愿意与职业经理人分享手中的权力。民营企业家们要改变这种文化理念,给职业经理人信任、一定的权力和尊重。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地区)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族企业易于创业,但在企业做大之后守业困难,要求家族企业克服家长作风、任人惟亲、个人主义和分家等积习,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人力资源是必要之一。因此当前中国家族企业要迅速发展,迫切需要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但是目前职业经理人现状不尽人如意。家族企业要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改变现状,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招聘合适的经理人,建立有效管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9.
国内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内家族企业的规模以及经营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创办者们为使企业顺利延续而引入职业经理人参与公司的管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时,也会存在很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分析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陷入的困境,提出具体的改善措施,从而改善家族企业的经营局面,实现两者共赢.  相似文献   

10.
从企业特质性剖析温州家族企业经理人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家族企业已成为中国家族企业的旗帜,但温州家族企业在有效融合职业化管理方面却困难重重,限制了企业效率和边界的进一步提升.作为拥有管理资源主体的职业经理人,由于温州家族企业的特质性如温州人精神、低成本的产业集群内交易以及优势的营销网络等不能得到有效创新而陷入困境.因而,分析和创新温州家族企业的特质性是破解职业经理人困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赵萍 《财贸经济》2005,(10):60-63
目前国内外零售理论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零售理论体系.零售业理论远不止于零售组织演进理论;零售业没有统一的定义,急需一个超理论来统领零售业的研究.零售业研究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零售业理论基础先天不足,研究领域过于宽泛,新零售理论难以得到普遍的认同,零售业的假设命题与实证检验比较难.未来零售业理论研究的突破点在于统一零售业的定义,改善现有研究方法以及拓展现有理论.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物理场处理方法,修饰淀粉的天然固有缺陷,为淀粉改性在实际生产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实验以小麦淀粉为原料,以超声波功率作为变量,分析小麦淀粉改性后的微观结构、糊粘度、膨胀度、沉降积和透明度等性质。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增大,对粘度和膨胀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对沉降积和透明度都是正相关作用;对析水性的影响则是先增加后减少;超声波功率的增大能够令淀粉颗粒变小、偏光十字模糊、颗粒变形和表面粗糙化等影响。基于实验结果可以看到,超声波作为一种新型物理改性方法,对淀粉的性质改性效果明显,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使用,加以引进利用。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对现代流通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云  龙伟 《中国市场》2008,(6):60-61
现代流通是提高国民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有利于扩大内需、活跃市场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就业和保障消费安全。电子商务是网络化的新型经济活动,即基于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络等电子信息网络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消费者无法获知商品的真实价格,在购买前会先对商品进行主观估价,进而形成感知价格的心理变动。价格不确定性和价格感知变化性的交互作用是商品定价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形成心理暗示的现实反映。运用这套作用机制,商家可以通过价格心理暗示方式改变消费者购买决策。本研究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和实验研究结果的整理,总结出四种价格暗示方式,并深入分析四种方式作用机制,同时提出价格暗示的应用误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微信”的崛起,它已成为现代社交人际沟通中的新媒体和新方式,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步入了这种“微时代”。微信的广泛应用给人际沟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心理学角度来深刻剖析微信功能对社交的影响,从而正确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交。  相似文献   

16.
零售店采用相应的服务手段可以强化消费者的店铺印象。本研究以晕轮效应理论为基础,以百货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探讨商家对消费者提供的服务是否可以产生对店铺印象的扩大影响。结果表明,百货店业态的服务要素对消费者的店铺印象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不同的服务项目提供与否会对百货店店铺印象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影响消费者对店铺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18.
区域经济发展是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表现为: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内驱力作用;特定区域文化产生并形成特定的区域经济;先进的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蕾  江雪 《中国市场》2008,(36):40-41
结合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本文从需求预测偏差、价格波动和房地产开发的价值链5个方面论述了房地产营销长鞭效应的成因,探讨了对房地产营销长鞭效应进行预警和调控的理论分析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Wind数据库中2007—2014年服务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金融契约执行效率对服务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全国样本中,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改善可以显著提高我国服务业企业TFP,但运用固定效应分地区研究后发现促进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2)进一步的门槛效应检验显示,只有当一地区的金融支持水平到达一定的高度,才能充分激发金融契约执行效率促进服务企业生产率提高的潜力。在采用系统GMM模型以及使用不同的金融契约执行效率的指标控制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旧稳健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