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互联网金融热潮席卷中国。从现代互联网公司到传统银行,从政府官员到专家学者,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热情空前高涨。金融,似乎不再是传统银行、保险的特权。面对"搅局者"和"逼宫者",银行大佬不得不放下身段,调适心态,加快了金融的互联网化,甚至杀入对方的领地,进军电商。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电脑》2013,(12):23-26
当前,互联网金融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强大的数据积累与挖掘优势得以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电商平台、P2P融资、网络理财等从存、贷、汇多方位对银行业发起;中击,倒逼商业银行加速转型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服务方式更加多样化,客户渠道更加多元化,交易成本进一步降低、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的特点。为应对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领域的挑战,商业银行纷纷加快创新步伐,2013年也成为银行业创新最为百花齐放的一年。各家银行先后推出微信银行,代表着电子银行从以交易渠道为基本属性,向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并举转型;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交通银行的“交博汇”、农业银行“E商管家”、中国银行的“银通商城”、平安“陆金所”等意味着传统银行在业务模式上进行了更为大胆、积极的突破;更有银行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电子银行部更名为网络银行部,把互联网金融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正>互联网金融近年来风声水起,向金融"疆土"的各个领域进行着渗透。从传统银行金融互联网化的探索到"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从P2P的热火朝天到移动支付向传统消费领域的进军;从互联网银行的初创到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探路。在短  相似文献   

4.
刘勇 《首席财务官》2015,(Z1):80-86
从信贷规模来看,互联网金融多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但互联网思维对传统金融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互联网金融正在“自下而上”地推动普惠金融,为中小企业融资及金融环境的改善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互联网金融新玩法颠覆传统思维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在中国鸣响了互联网金融的枪声。它的玩法让传统金融从业者始料未及,之后,金融业界诞生了许多个“宝宝”。在此之前,银行、基金、证券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也尝试“触网”,利用自建的电子商务渠道做网上直销,在金融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互联网银行是“体验银行”+“智慧银行” 互联网银行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技术的金融”,而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的金融”,技术只作为必要的支撑手段。互联网代表着交互、关联与网络,其核心是作为参与者的人而非技术。其并非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简单取代,而是IT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这主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桂科  赵甜 《国际金融》2014,(5):15-20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元年。在这一年中,互联网思潮的发展势如破竹,影响并改变着传统金融业态和格局。从小额信贷到P2P网络借贷,从银行理财到网络理财,从实体信用卡到虚拟信用卡,创新无止尽、潜力无边际的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对银行、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冲击,  相似文献   

7.
比尔盖茨说:“如果传统银行不改变自己,银行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恐龙。”马云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互联网金融在2012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如今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热门话题,这本身就体现了互联网的威力。记得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初,阿里恭顺听从,为的是与银行合作,结果是年年“双十一”(11月11日光棍节)网购疯长,令银行叹为观止。而小微贷款起来时,阿里说我们只管干万小微企业,与银行的“高富帅”客户不冲突:到现在,阿里金融信用支付(网络虚拟信用卡)和网络银行虽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银行蓦然发现,自家的存贷汇三大业务门口,“野蛮人”已经大兵压境。  相似文献   

8.
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成为热门话题。有些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银行的根本性挑战,断言银行将被颠覆;还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后,将取代现有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形式,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将不再起作用,甚至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功能也会被取代……于是不少人跃跃欲试,都想投身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认为这是难得的商机,甚至有人放言,就是要当金融业的“搅局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互联网功能的迅速进步而必然形成的潮流;另一方面也需要指出,目前不少人对所谓互联网金融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了解也不够充分,市场上的一些说法和做法明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目前的不少现象也许只是阶段性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从改变传统金融的技术到大数据金融雏形,再到P2P借贷火爆、比特币兴起,颠覆了传统金融的基本格局。本文描述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银行应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企业借助其强大的交易平台和庞大的交易数据向传统金融服务领域不断渗透,商业银行面临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越来越大。业内人士纷纷探讨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的发展策略,商业银行或推出电商平台或成立专门机构,开始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的探索。在互联网金融的新型业态下,传统银行如何搭建自己的互联网平台?作为网络金融的后发者,银行如何走出特色发展之路?日前,带着上述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网上银行促进联盟特约专家、宇诚网络电商业务部总经理彭楫洲。彭楫洲2000年起从事金融IT研发工作,参与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网上银行项目建设。采访中,拥有丰富网络金融实战经验的他,从互联网金融如何落地的角度,提出银行做互联网金融应找准发力点,以做产品的方式从小的切入点进入,最终形成自己的商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韩晓宇  邓宇 《银行家》2020,(3):21-22
互联网金融冲击传统银行发展,从起初的竞争到融合,新金融理念深入传统银行转型,成为数字金融变革的重要驱动。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银行模式逐渐成熟,百信银行、招东银行等纷纷成立,传统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走向实质性阶段。相较于传统银行,独立法人资格的银行完全依赖于互联网渠道和线上化运作,数字银行成为独立法人资格直销银行的核心理念。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银行的服务边界和业务形态,在服务效率、业务流程、客户营销上更加垂直、高效。同时,也为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声音     
《现代商业银行》2013,(9):10-10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是自下而上的,是需求创造供给,又反过来进入供给创造需求的这么一个过程,它在不断地挑动传统金融的神经。同时,传统银行的互联网业务也应该是广义的互联网金融的组成部分,所以两边是交叉进行的,相互促进的。互联网金融有两个底线是不能碰、不能击穿的:一个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一个是非法集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物理网点成本的日趋增加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逐渐将更多业务转移到互联网渠道,银行网点的主要功能从金融产品交付场所转变为综合性的销售和服务平台。在此背景下,如何让网点变得更加“智慧”和“智能”,成为银行提升服务水平,有效降低运营成本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近期,互联网金融是继“影子银行”之后的又一个最热金融话题,可谓街头巷议,众说纷纭。从目前的情况看,争议比较突出,一方面,以阿里金融等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摇旗呐喊”、“高歌猛进”,似乎战胜甚至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目标指日可待,另一方面,以民生银行等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也“积极试水”、“与狼共舞”,吹起传统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号角,但更多的银行和人士,包括有关监管部门还是保持审慎态度,静观其变,谋定后动。正如互联网已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改变世界发展和人类生活一样,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和改变是必然的,也许每个人都应该保持开放、包容、乐观的心态去接受。现阶段,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顺序不同虽侧重不同,但都是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和金融两大领域的相互交融,不同模式的探索与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都会推动两个领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迅速兴起,对传统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一形势,有人开始唱衰传统银行,认为传统银行会成为下一个"新华书店",也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银行的有效补充,不构成冲击。从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和传统银行的优势出发,认为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相互补充的形式,而非相互取代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期以来,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汹汹而至,业内外关注这一事物的银行家、金融机构高管、学界专家、IT企业领袖等,都在以各种形式,或论坛演讲,或著作文章,或网络博客,谈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冲击与影响。在很多人的眼中,互联网金融大有取代传统金融业地位之势。  相似文献   

17.
《投资与理财》2014,(9):18-20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从“余额宝”在到“现金宝”,从阿里巴巴到腾讯再到苏宁,互联网企业金融创新旋风不断挂起。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借鉴“余额宝”成功经验,跳出传统金融的框架和理念,以信息科技为引领,运用互联网金融思维,以网络化、移动化为方向。重构商业监银行的渠道体系,重组内部的组织框架。  相似文献   

19.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是由原先的储蓄业务发展而来的,那时的银行类似于“生产型”企业,只提供标准化的基础产品,由客户来选购。2005年以来,为了配合客户需求的变化、满足股东对利润的追求,各家商业银行陆续开展了零售业务转型,搞得如火如荼,先后经历了硬件改造、服务提升、培育营销意识和技能等几个阶段,初步完成了从交易结算型网点向营销服务型网点的转变,实现了服务生产力的提升,使传统零售银行从一个“生产型”企业回归到了服务行业,赶上了其他服务行业的步伐。2013年以来,互联网服务业快速发展冲击着传统服务行业,也对传统金融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互联网金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存款投资化等一系列挑战,零售银行的转型不但不能停止,而且要提速、要主动、要超前。  相似文献   

20.
卢永涛 《财会学习》2018,(5):140-141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监管政策的日趋完善,互联网金融的逐渐规范,我国的传统银行将面临着向互联网金融的转型,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传统银行向互联网金融转型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