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伴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服务终端、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旅游业中的逐步应用,"大物智移云"时代下在线旅游的发展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井喷状态。在线旅游业有机融合了旅游业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潜力巨大。二十年间,在线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传统化培育期、细分化成长期和多元化整合期的三个历程,本文对江苏在线旅游业的运营特征与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江苏在线旅游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态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邹再进 《商业研究》2007,(12):156-160
源于流通产业的业态概念应用于旅游业,既是旅游产业竞争加剧的结果,也是人们开始关注旅游产业自身综合发展的体现。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和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旅游业态问题事实上是旅游业发展问题的综合。借鉴和综合流通产业业态相关理论的基础,我国未来旅游业态的良性发展应是以行业结构多元化、行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素质一流,核心竞争力突出;特色鲜明,品牌效应显著为特征的,并在旅游业态发展方针和旅游业态良性发展指标指引下的一种业态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Malmquist指数,针对云南省16个城市旅游业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从云南省整体角度对旅游业效率进行评价,以期从横向比较的角度揭示出昭通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4.
文章构建了旅游业发展影响工业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6年中国58个旅游城市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模型,从总体、专业化、规模和区域等多维度,分析检验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的影响及差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三种分类检验,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工业化都具有负向效应。当前,中国旅游城市存在一定的“旅游诅咒”效应,阻滞了其工业化深化;分专业化研究可知,旅游业发展对工业化的负向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高专业化、低专业化和半专业化城市;分规模研究发现,中型旅游城市的最显著,小型旅游城市次之,而大型旅游城市最不显著;分区域研究表明,中西部旅游城市的较突出,而东部旅游城市统计上并不显著。这为各个旅游城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范和规避“旅游诅咒”效应和正确处理“旅游业+工业化”关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哲学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构成现代旅游业大系统的三大组成部分。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存在的基础;旅游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旅游服务则是旅游业运行的保证。同样,它们也是现代旅游业最重要的竞争要素。当今世界各国无一不是围绕着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三个方面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展开竞争的。任何一方面存在问题,都会从总体上削弱一个国家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三者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90年代以前,国际旅游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旅游产品以标准化、低成本、大市场为特征,各国主要通过完善…  相似文献   

6.
泉州城市旅游竞争力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选取20个旅游经济与人文指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福建省5个主要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实力,将泉州旅游与其它4个城市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泉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城市旅游竞争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文章结合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利用PCA法,以山西省内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构建山西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11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做了定量的分析比较。从综合得分来看,太原为竞争力强的城市;大同和运城竞争力次之;其他城市综合得分都小于零,为竞争力较弱或弱的城市。由此明确各个城市的竞争优势和问题,从文化挖掘、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给出了发展策略,以期促进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宜君 《商场现代化》2006,(26):242-244
传统的旅游城市分类侧重从主体吸引物和城市旅游功能的主要特征进行,但忽视了城市的动态特征,不能满足城市旅游业发展问题研究的需要。针对城市旅游空心化问题,作者运用增长极理论、历史与环境整合分析法、空间结构分析法,提出了外生型旅游城市的概念,比较了外生型旅游城市与内生型旅游城市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外生型旅游城市双核型内部空间结构模式。指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发展错位、忽视空间结构构建是导致此类城市城区旅游空心化的主要原因。提出:必须构建外生型旅游城市“双核型”空间结构,建立核心景区与城区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城市旅游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任何行业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与支持。我国传统旅游业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目前,我国旅游人数持续增长、旅游收入日益增多、旅游消费规模迅速扩大、旅游模式不断创新发展。然而,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带薪休假制度不合理、旅游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提高旅游产品供给质量、完善相关机制体制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旅游管理水平,是促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其产业链上酒店住宿业已聚集成世界级规模效应。但酒店行业的发展面临着新技术与跨界竞争的严峻挑战。智慧旅游的出现是新技术赐予行业转型发展的极佳机遇。本课题对40多家星级酒店及公司进行调研、数据采集并研究,得知行业对智慧应用的整体认知高频达84.21%。结合酒店运营的特征与现状,智慧酒店应在智慧经营、智慧服务和智慧控制三个领域推进,三个层面彼此形成交叉立体的智慧空间,将涵盖物联网、数据分析、控制工程等新技术应用,也包括新的商业模式。酒店应整合好这些技术,不断满足客人的体验与行业发展的需求,提升全域旅游的环境,促进我国旅游战略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方面先试先行,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举措,两业融合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在两业融合发展推进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全球市场萎缩、新冠疫情蔓延的外部环境下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激烈角逐中,如何促进产业间配合、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培育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自身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产业发展基础、产业网络模型、产业关联基础树、产业群簇等角度和领域分析广东两业融合发展进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促进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提出从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并未产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的现象,这既与转出地区政府的产业政策、产业集群产生的效应有关,同时也受到了转入地区政府政策选择的矛盾、产业配套能力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物流成本高等的负面影响。指出转入区和转出区都做出产业政策和布局的调整,从而促进我国产业转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1978—2012年山西省11地市的相关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和产业结构变动方向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山西省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转化能力。研究发现,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变动度是呈现上下波动态势,但波动程度差异较大。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在2000年前后变化相对较大,但趋于变小,表明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经济增长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创新点在于,用数学模型分析山西经济单一的原因,指出要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涉及的产业结构齐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处于不断调整优化中。分别从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产业组织演进、产业组织优化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对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文献进行梳理,并在综述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尚永胜 《商业研究》2006,(24):83-86
从近几年中国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看,服务业发展缓慢是造成三次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工业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重工业化特征并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服务业和工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产业结构升级。当前应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通过自主创新解决产业发展和升级中的技术供给,促进我国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相似文献   

16.
马冰  陈雪梅 《商业研究》2005,(21):30-33
从三个角度分析了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工业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它通过一个区域内物流和能源的正确设计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对园区内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强区内企业的集群化协作,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生产者、社会和其周围的环境带来巨大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7.
东北工业遗址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遗址旅游是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新兴旅游形式,东北地区开展工业遗址旅游应该坚持理性开发,突出主题特色,展示工业遗产文化。  相似文献   

18.
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承接产业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些企业纷纷向中部地区转移.而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却存在着企业规模较小,配套实力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缺乏做大产业基础.为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应充分认识产业配套的重要性,承接的产业尽可能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相配套,对没有配套能力的产业要进行全产业链招商,加快对重点引资领域的配套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以尽快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推进中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我国东部欠发达地区如何构建工业园区产业链问题,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自生能力概念提出产业链生命周期和产业链发展能力两个概念,以其作为构建产业链的理论基础。产业链的构建应根据产业内在联系,理顺其逻辑和时空关系,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工业结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市工业发展进入了第二次调整时期 ,如何通过结构转变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效率与效益 ,谋求经济格局中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从工业结构的角度 ,从投入结构、产出结构、规模结构及技术结构等方面研究宁波市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为进行策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