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群 《商》2012,(8):173-173
母语迁移是影响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也是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之一。研究母语迁移,需要正确认识并积极引导,这对于二语习得以及语言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从正负迁移两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母语迁移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产生的利弊。  相似文献   

2.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着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现象,本文从语言迁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俄语词汇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负迁移.提出在俄语词汇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母语对俄语词汇习得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3.
王焱  杜宇 《中国市场》2014,(2):125-128
母语的负迁移是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阻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五大语言习得理论假说,其中输入理论是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内容。该理论认为,人们只有获得足够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才能习得语言。本研究通过一个教学实验证明了,在克拉申的输入理论背景下,适当的可理解性阅读和背诵输入练习,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4.
语言迁移是指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对其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的现象.在二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现象广泛存在.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能对二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对目的语的学习产生阻碍.因此,在二语学习中要尽量避免负迁移对二语学习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二语学习的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二语学习中常见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就此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潘红 《商》2013,(7):289-290
语调在语言交际中不可缺少。它不仅准确传达信息,还表示说话者的语气和态度。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目标语语调的完善习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在英语语调习得上存在的问题,并将英汉两种语调系统进行对比,进而指出母语语调的负迁移等是语调习得中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王焱  魏芳 《中国市场》2013,(21):91-93
母语迁移理论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一个极其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心理过程。由于已经具有了数十载母语知识储备,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规则及其他知识经验的迁移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着重分析了二语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从而使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7.
孙晓曦 《商》2014,(38):297-297
认知心理学认为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目的语存在着迁移作用。迁移可以促进目的语的学习,同时,也可以阻碍目的语的学习,国内外学者称之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以前期研究为基础,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采用有效合理的方法,降低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秋畹 《中国市场》2010,(27):156-157
二语习得的中介语僵化是普遍现象,是二语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重要特征,是妨碍学习者语言输入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中介语僵化现象及其对二语教学的作用,并提出应对策略,以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语言习得,优化二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母语中的一些习惯表达迁移到过渡语中,或者当目的语知识水平不足以准确表达时,人们因为求助于自己的母语,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从而出现不符合目的语规范的中介语,干扰了第二语言的习得.  相似文献   

10.
《商》2015,(9)
二语习得者在做汉英翻译实践的过程中普遍存在Chinglish(中式英语)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词汇负迁移的层面出发,就公示语误译、增译范畴词、"假朋友"词语搭配三方面高频误区进行分析,从而给出建议,以期将母语对汉英翻译中产生中式英语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二语习得的中介话僵化是普遍现象,是二语习得区别于母语习得的重要特征,是妨碍学习者语言输入的重要因素.关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注.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不仅仅是表现在语言输出上,而且还包括母语在第二语言输出过程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认知处理和逻辑分析后产生的影响。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二语言学习者无法消除来自母语的干扰。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重视语际平衡对比,使母语的干扰降到最小程度,提高学生对语言距离的觉察力,充分发挥母语正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习得是对一个人习得母语之后是如何习得第二语言的系统研究.其中,母语迁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正向迁移还是负向迁移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其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从而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三语习得背景下的广西壮族学生英语学习语法迁移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壮族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对英语语法学习有正迁移也有负迁移作用,并且负迁移作用较明显。特别是在英语关系从句和英语判断句方面母语和汉语负迁移作用巨大。  相似文献   

15.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人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或多或少在发音上会受到母语语音特征的影响.对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母语并非是普通话,而是方言.因此研究方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对英语语音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初步探讨南通地区十二名男生在元音/(ae)/和/aυ/的习得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16.
徐燕  周芸  王凤琴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264-265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有的语音系统和发音规律,人们在学习一门外语时或多或少在发音上会受到母语语音特征的影响。对我国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母语并非是普通话,而是方言。因此研究方言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对英语语音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初步探讨南通地区十二名男生在元音//和/ 的习得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二语习得迁移理论,第二语言学习及使用会受到母语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以字、词、句、篇为框架的传统英语写作课程类似于汉语写作课程,导致学习者将汉语写作经验直接用到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频现。笔者结合语言研究理论和教学经验,认为英语写作的最大障碍存在于句子层面,以正确语法为基础的写句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增强写作教学效果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不失为有效英语写作教学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词汇的意义除了基本的概念意义外,其联想意义与其语言所在的文化有紧密联系.了解第二语言的文化,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词汇习得.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现象指的是先前学习的语言对将要学习的语言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获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的过程,它有别于第一语言的习得。第二语言习得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研究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语言因素。分析了第二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认知过程和学习者的语言特征等;最后,分析了母语在第二语言获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乐 《商》2014,(41):285-285
二语习得理论又称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它主要研究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具有的相同特征和不同差异,并分析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内外部因素,基于这个学科的学科特点,我们发现它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是有联系的,它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下面我们来探讨二语习得理论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