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华糖商情》2001,(33):37-37
近年来,世界食糖市场不断受到果葡糖浆等淀粉糖和人工合成高甜度甜味剂的冲击,蔗糖与果葡糖浆、高甜度甜味剂的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食糖生产与消费 (一)国际食糖的生产分布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统计,国际最大的农作物是甘蔗,其次是麦、稻米、玉米、甜菜。甘蔗和甜菜不都是生产分蜜糖。许多甘蔗传统是产非分蜜糖,由生产者或所有者直接供应当地市场。有些国家用一部分甜菜作饲料。但绝大部分的甘蔗和甜菜是生产分蜜糖,其中甘蔗占食糖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以国际食糖产量较正常的1982年计,总产量10160万吨,其中蔗糖6430万吨,占食糖总产量的63.3%,甜菜3730万吨,占36.7%。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我国是食用糖生产大国,食用糖年产量可达700多万吨,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糖精等化学甜味剂虽然在口感上与食用糖相差无几,但长期食用对人体有较大副作用。国家计委和原国务院生产办公室曾联合下发了《关于限制生产、使用糖精等化学甜味剂的通知》,对使用糖精化学甜味剂故出了明确的规定。但目前食品饮品市场仍大量存在着以糖精等化学甜味剂冒充食用糖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食糖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对人体造成危害。为加强食糖市场宏观调控,保证食糖市场急定,保护消…  相似文献   

4.
张伟伟 《华糖商情》2001,(25):37-37
由于本榨季食糖价格一路高涨,许多用糖企业例如一些糖果企业、饮料企业在生产中为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特别是一些饮料厂家,开始大量采用食糖替代品。目前,我国市场上主要流行的替代品是淀粉糖类。  相似文献   

5.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欧盟食糖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士菁  张建清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50-53,115
食糖产业是一种特殊产业,产糖国政府在食糖生产、消费以及贸易方面的干预使食糖市场成为世界上扭曲最严重的市场之一。近几年来,要求欧盟进行食糖体制改革的呼声很大,关于食糖贸易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因此,本文特别选择食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欧盟国家如何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来保护本国(区域)的食糖产业,使其在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一种人为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6.
信息专列     
我国将重点调整四类食品工业结构制糖 控制食糖生产和糖料种植总量,压缩过大的生产能力;支持制粮企业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关停并转一批原料无保证、亏损严重的小型糖厂,努力扩大食糖出口。酿酒 继续贯彻“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的方针,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饮料 重点支持果蔬菜汁、植物蛋白等天然饮料和名牌饮料的发展,积极开发茶饮料品种;重点培育名牌饮料,发展企业集团。乳制品 逐步降低奶粉比例,增加液体奶的生产和消费。(小军)薄荷产品货源短缺价格高近来由于…  相似文献   

7.
<正>承载着中国2600万亩甘蔗及2000万从业者的殷切期盼,中国人必将把食糖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日前,2019年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研讨会暨中联重科甘蔗机新品发布会在南宁隆重举行。来自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各级农机主管部门领导,制糖企业、甘蔗生产服务企业以及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代理商、用户代表共300余人齐聚一堂,汇集各方智慧,共商甘蔗全程机械化大计。我国蔗糖产量占国内食糖  相似文献   

8.
苦涩的食糖     
陈桃生  周浩 《中国海关》2002,(11):36-37
我国是食糖生产大国,也是食糖消费大国,去年我国的食糖产量为700多万吨,消费量达850多万吨,其中的差额主要依靠进口.加入WTO后,我国正逐步放宽食糖进口.由原来实行绝对配额管理转变为实行关税配额管理,今年关税配额量为176万吨,相当于我国年消费量的近20%,配额范围内税率降至20%.今年1-7月我国食糖进口量增价跌,其价格已降至国产食糖的成本底线,国内制糖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家“钻石”模型的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将中国食糖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与世界主要食糖生产或消费大国进行比较,从而对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基于国家"钻石"模型范式,从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产业组织及政府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造成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低下的原因,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中国食糖国际竞争力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主要食糖生产国、消费国和净进口国,在过去的30多年中,美国政府采取的市场调控政策,充分保护了国内食糖产业,对美国糖价长期保持平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美国食糖调控政策发展至今已十分成熟。我国作为食糖发展大国,食糖供需发展具有与美国共同特点。但近年我国食糖价格频繁异常波动,国家宏观调控对市场的稳定作用有限,政策调整势在必行。研究美国食糖市场调控政策,对新形势下调整我国食糖市场调控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能源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较大的国家之一,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生产活动都息息相关。以我国1990—2008年的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增长率的角度系统分析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关系,同时将结构因素和技术因素引入能源消费增长的原因分析模型中,分别讨论了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致富天地》2006,(5):48-48
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负责人表示,2005年我国食糖行业盈利达92亿,今年我国糖业盈利情况将更好。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消费量增加、食品工业发展、国际糖价相对较高等原因,促进了我国食糖行业的发展。“十五”期间,我国糖价平均为3066元/吨,相对较低,刺激’了消费的增加;2000-2004年,糖果生产增加了70%,糕点的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13.
王蕾 《商业时代》2007,(12):22-2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食糖流通渠道发生了积极的变化,食糖流通产业组织集中度低、缺乏规模效益、进入壁垒低与食糖生产企业的集中化、规模化形成反差,传统食糖批发商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面临着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由于全球食糖产量增长快于食糖消费增长,食糖供给明显过剩,国内外糖价进入下跌周期.今年7月国际原糖价格已由两年前的30美分/磅(折合白糖人民币到岸价约7300元/吨)以上下降到16美分/磅(折合白糖人民币到岸价约4100元/吨)以下,由于价差巨大国际低价进口糖对国内糖市形成巨大冲击,广西主产区食糖批发价已由2011年8000元/吨左右下降到目前5400元/吨以下,跌穿了5700元/吨的糖厂成本价,预计广西蔗糖产业将连续三个榨季全行业亏损.从中长期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我国食糖关税保护期结束和零关税临近,广西糖业生存发展面临着日益的严峻形势,存在着步“东北大豆产业沦陷”后尘的危险.为此,结合当前实际研究广西蔗糖产业发展问题、形势及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伟伟 《华糖商情》2001,(22):37-37
糖醇,包括木糖醇、山梨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而不是有些消费认为用糖精等高倍甜味剂生产的甜食品。因为高倍甜味剂甜度是食糖的几十倍至几千倍,在食品中用量很少。糖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食糖代用品。甜度稍低于食糖,基本上可以1:1地替代食糖,工艺上不作大的变化,能顺利地做出甜食品来。糖醇作食品配料,有一定粘度、溶解性、吸湿性、耐热性,还具有某些生理恬性,如不引起血糖上升,不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全国最大食糖基地。目前,广西的糖料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692万亩,产业规模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且广西糖业综合利用率超过40%,同样稳居全国第一。广西糖业的发展,惠及了大批农户,促进了经济发展,稳定了全国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国外低糖价的冲击下,大量低价进口糖、走私糖及食糖替代品等涌人,广西蔗糖产业已连续两个制糖期全行业亏损,2013年7月份中国进121食糖50.0万吨,与上个月4.0万吨的进口量相比激增112.2%,整个1-7月份,我国累计进口食糖量已达176.8万吨。广西糖业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蔗糖业虽然在短期内尚未受到进口糖大量涌人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实行“零关税”后我区糖业发展将面临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7.
苏娟 《财经界(学术)》2013,(35):139-139
在现阶段,我国食糖产量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存在着供过于求的问题,食糖价格也显示出下滑的倾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食糖生产制造公司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市场考验。因此,有必要进行食糖营销策略对销售利润的影响分析.从而促使食糖生产制造公司转变以往生产观念,针对市场供需状况来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食糖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在市场营销理论中,银色营销指针对老年人的营销活动。在我国,老年消费群体一直没有受到企业营销者的足够青睐,老年人消费的银色市场蕴涵的巨大商机尚未得到相应的体认。 老年人消费行为特征 老年人偏好储蓄胜过消费。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历经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乱,五、六十年代的饥馑,七、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国之一,中国是国际食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食糖进口受到国民收入水平,食糖消费水平以及国内市场供应情况和汇率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食糖进口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同时论证了食糖价格变动对食糖进口的重要影响,从而对我国食糖进口以及保证食糖进口安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我国玉米淀粉糖生产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并指出今后玉米淀粉糖产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