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再贴现是现代西方中央银行最先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最初于1933年在英国被确立,以后逐渐为其他国家所效法,并一度占据货币政策工具的主导地位。进入本世纪后半叶以来,再贴现已形成从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列退出之势。我国再贴现业务诞生于1986年,十多年来,中央银行一直在不懈地推广与发展再贴现,力求其成为我国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再贴现业务兴起之际,分析西方再贴现指导思想的演变轨迹及其经济背景,将有助于理解再贴现在我国当前的现实地位,并为解决我国再贴现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经济手段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当的货币政策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货币政策制度是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的基础,我国以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功能。货币政策的执行必须以各式的工具组合为依托,因此如何在具体的经济形势下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实现工具优化,对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多次强调金融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1)。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再次强调“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3)。人民银行、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两大经济手段,二者都从价值上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以实现宏观调控。下面探讨一下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协调这两大经济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实施角度出发,探究低利率环境下非常规货币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与应对外生经济冲击方面的作用。2013年初,我国央行在借鉴其他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实施经验后,同样引入SLO、SLF、MLF与PSL等创新性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定向补充流动性的目的。本文综合多个经济发展情况,利用因子回归思想,同时利用大量的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潜在经济因子,进一步通过FAVAR模型来估计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对工业生产和通胀的冲击和影响,即重点分析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在促进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从无到有,并通过运用各种货币工具,在紧缩性与扩张性的实施中不断地调整、发展,发挥了突出作用。针对2007年我国经济过热等问题,我国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针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当前,金融海啸愈演愈烈,已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回顾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介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概括了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历程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它的通畅与否,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从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它的通畅与否,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从人民银行一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一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从中央银行一金融机  相似文献   

9.
金融     
<正>央行:下半年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8月2日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下半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二是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加快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三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现状(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历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它的通畅与否,对实体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从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企业,基本没有商业银行、没有金融市场,传导过程简单直接,从政策手段直接到最终目标;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随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金融机构的发展,货币政策形成从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传导体系,货币市场尚未完全进入传导过程。九十年代以后,金融宏观调控方式逐步转化,货币市场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从中央银行→货币市…  相似文献   

11.
货币政策工具亦称货币政策操作变量,它是一国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由于各国金融体系及发达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采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各具不同特点。分析研究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各国的实施效应,对于建立与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机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千年的第一个年头,我国金融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在宏观金融调控方面,中央银行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扩大内需,积极支持经济增长,其成效已逐步显现。在金融改革方面,为迎接加入WTO后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中央银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出重大举措。同时,我国的金融监管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外开放继续扩大。一、一年来我国金融工作成果回顾(一)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作用,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针对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形势,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年初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货币供应量适当增加。上半年,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增加再贷款1500多亿元,同比多增加2000亿元;为加大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增加再贷款333亿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能够选择并且能够控制的,但要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等,中央银行则不能决定。为了实现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目标,就需要通过一个传导环节,既能够为中央银行所控制,又能够对经济活动和物价水平施加影响。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它是货币政策调节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传导环节。虽然它本身不是货币政策的预期调节目的,但其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在实践中,一般选择超额准备金、基础货…  相似文献   

14.
作为重要宏观经济政策的财政政策,在我国曾经长期存在并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理论工作者并未给予财政政策以明确的界定。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在引进宏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引进了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一类概念,但是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理解不尽相同。一、财政政策内涵与外延演化的前提财政是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财力保障,财政政策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之一。因此,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的扩大是与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分不开的。“重商主义”主张实行国家干预政策,以建立市场秩序和促进…  相似文献   

15.
一、我赞同本文的基本观点 本文通过对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和外国的等大量经济实证材料的分析,主张我国当前应采取区别对待的货币政策。我同意这个基本观点。在货币政策上一刀切,这实际上是把  相似文献   

16.
利率市场化是建立中央银行间接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前提,没有利率的市场化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间接货币控制。利率市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1.是否有完全竞争的市场?2.货币市场和货币政策工具是否能够影响银行信贷资金的边际成本?发展各种市场工具操作货币市场,稳定和影响利率是保证利率市场化,避免利率大起大落的重要手段。货币市场的利率是银行信贷资金边际成本的调控器。3.本国市场决定的借贷利率对本国的货币政策和国际利率、汇率反应是否迅速?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和经济开放度的扩大,货币政策的工具操作和国外利率和汇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土地资源作为各行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该问题,首先从市场失灵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欠佳的角度分析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其次,运用IS-LM模型探讨了土地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相配合,从而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而选择作为调节对象的目标。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中,中介目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的桥梁,也是实现间接调控机制的基本条件。所以,中央银行必须选择和制定适合本国实际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9.
浅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作为经济的监管者和调控者,要靠货币政策,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一般情况下,不管哪种货币政策工具,都要通过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指标。但是,中国的利率机制并没有放开,完全是由央行的基准利率执行的。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对于经济各项指标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为了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相对稳定,可以通过上调存贷款基准金利率来收缩流动性;反之亦然。本文从利率与汇率、消费、投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开市场业务亦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指国家公债和国库券)和银行承兑汇票,以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项业务活动;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当中央银行大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