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本文探讨了与美联储及其货币政策相关的四个问题,包括量化宽松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美联储在为国际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方面的作用、量化宽松政策与货币操纵以及国际贸易与国际资本管制等,并提出新兴市场国家应通过政策调整应对量化宽松政策、增加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投入及推动双边投资和自由贸易谈判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元作为主要世界货币,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其他国家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对提高我国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防止跨境资本大进大出、汇率大起大落,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等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分析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退出对包括跨境资本流动、全球原油价格、我国货币政策、汇率、物价水平在内变量的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关系,为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以及宏观审慎管理提供实证基础。研究结果表明,美联储利率政策对我国跨境资本冲击具有一个持续的冲击效应,应当防范来自外部溢出效应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中,西方发达国家使用了形式多样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引导经济发展。但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美国正在削减购债规模,逐渐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发达国家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与退出,不但在发达国家内部产生了政策效果,而且对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也产生了溢出效应。本文从汇率波动、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等多个传导渠道,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进行了综述研究,同时探讨了溢出效应对中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新兴市场国家应对新型货币政策冲击的措施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晓玲 《金融纵横》2011,(6):8-11,25
本文以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为例,分析了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特别是储备发行国政策变化对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动影响的传导机制和影响程度,并提出我国应采取合理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储备管理、资本管制以及完善金融市场建设、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政策组合减少外部政策变动产生的负面冲击,同时还应呼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5.
美联储加息通常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较大扰动,引发部分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撤离和汇率大幅贬值。2022年3月,美联储启动加息,标志着美国开启新一轮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历次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是否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次美联储加息将会如何影响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形势多变、国内经济承压的局面下,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本文将从国际收支角度展开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前瞻性指引溢出效应的相关理论,选取17个代表性新兴市场国家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实证分析美联储前瞻性指引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联储前瞻性指引在短期内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冲击,在长期内对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存在滞后的正向作用.新兴市场国家应采取应对策略,做好风险识别和预警,加强预期管理,增强货币政策协调和合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外溢影响.  相似文献   

7.
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促进了国内经济繁荣和世界经济复苏,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加剧了国际资本流动。随着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流动将产生冲击,并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贺勤超 《时代金融》2012,(35):26+28
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受到各界广泛关注。量化宽松政策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对内层面多呈现积极效应,对外层面则更多地表现为消极效用,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新兴市场国家应做好应对,减轻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联储时隔3年再度加息,2000年以来首次50个基点的大幅加息,后续还将伴随缩表等系列紧缩货币政策。这将会影响国际金融市场稳定,收紧全球金融环境,加速新兴市场资本外流与货币贬值。本文认为,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将从减缓外资流入、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加速外需增长拐点到来、刺激资本回流、增加中国海外资产负债安全风险等五个溢出渠道影响中国经济。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行情是市场纠偏而非政策引导所致。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较大的贸易顺差、官方与民间外汇储备充足、有力的宏观审慎措施,以及必要的资本外汇管理情况下,中国完全有信心、也有条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鉴于当前外资已持有相当规模人民币金融资产,在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保持汇率政策的灵活性应是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压力,各国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紧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较大偿债压力。就应对全球金融紧缩周期而言,增加汇率制度灵活性这一教科书式的操作并不是万能的,现实中这些国家采取的应对方式是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开放经济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价格黏性、外汇市场不发达、资产负债表的“货币错配”等多重摩擦。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货币政策框架,以外汇市场发展水平和债务水平为标准,将所有经济体分为四类,分别确定应对多重摩擦的最优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2.
黄志龙 《国际金融》2013,(10):49-51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有一些相似之处,如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引发国际资本流动逆转,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加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导致新兴经济体贸易条件显著恶化等。一、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环境与1997年有几分相似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环境面临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带来的冲击,这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有几分相似。1994年至1997年,美联储累计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分析和判断以及美联储会议纪要透露的信息,认为美联储在2013年年底开始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概率较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对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明显的溢出影响,我国需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各项政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新开放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外部需求冲击与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及最优政策应对机制。研究发现:(1)美联储政策取向对中国通货膨胀具有重要影响,也相应影响中国货币当局最优政策选择。(2)若美联储为相机抉择的政策制定者,则"浮动汇率+利率规则"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若美联储为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制定者,则固定汇率制度是中国最优的政策选择。(3)货币政策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决定中国最优政策选择的核心,增强政策可信性并建立强硬反通胀的政策声誉能够稳定中国的通货膨胀。(4)汇率制度选择并不必然遵循由固定到中间再到浮动的唯一路线,中国货币当局应根据外部冲击、美联储的政策取向做出具体选择。本研究不仅能够为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参考,同时也能够为全球量化宽松背景下以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时,中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收紧速度和收紧程度将是影响2022年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走势的重要变量。本文复盘次贷危机后美联储量化宽松和加息、缩表历史,寻找规律性经验,推演政策收紧路径,研究对全球资产价格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以及中国央行的应对,展望2022年中美货币政策走势,并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后疫情时代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其通胀高企,美联储开启史诗级加息周期,国际资本大幅快速回流美国,导致全球金融风险显著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亟须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监管。本文构建一个包含无息外汇准备金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的小型开放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研究“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加息冲击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美联储加息冲击下,国内产出和通胀下滑,人民币贬值;此时采取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政策能稳定汇率并降低经济波动,主要机制是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能增加国内金融机构外汇贷款的资金供给,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第二,提升利率政策虽然有助于稳定汇率,但会增大经济波动且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双支柱”调控不仅能降低产出和汇率波动,还不会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第三,“双支柱”政策最优组合是货币政策盯住国内产出和通胀波动,宏观审慎政策盯住国际资本流动。据此,本文认为,我国应采用“双支柱”调控应对美联储激进加息,降低利率以应对通胀和产出下滑,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汇率稳定。  相似文献   

17.
袁天昂 《时代金融》2013,(17):19-22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实行了四轮超宽松的货币政策(QE1~QE4)。在刺激其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来加强中国经济稳定,以减轻其有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退出时机、操作目标、退出模式等因素及其影响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美联储逐渐退出了其自2008年来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经济进入加息周期.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频繁.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影响如何?本文以2013年11月至2016年6月美联储的持债规模和上证指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一年期Shibor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结果显示,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人民币具有贬值的压力;对上证综合指数有负向冲击,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降低;对一年期的Shibor有正向冲击,一年期的Shibor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期间会上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美联储考虑加快缩减购债(Taper),加息预期日益强烈,这一轮加息周期将伴随着持续通胀压力、新冠疫情反复、经济复苏崎岖等特征。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周期错位、国际资本流动加大、经济增速放缓等影响。面对新一轮紧缩,加息预期支持美元指数高位震荡,货币政策分化令欧元和日元暂时承压,英镑和加元、澳元等商品货币料将追随美元加息,新兴市场货币波动可能加剧,人民币弹性增强,整体保持良好韧性。  相似文献   

20.
量化宽松对世界新兴经济体影响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基础上,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降低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加大新兴经济体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等结论,认为这些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稳定。因此,我国应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中国可能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