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行为选择角度探讨了房地产业的预售制度,明确回答了预售制度对于我国当前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对房地产预售制度调控的关键在于严厉打击房地产开发商和投机者的恶意炒作行为,促进合理市场预期的形成,建立合理的观测指标监控房地产业,通过对结构参数和预售融资比例的调整来调控企业行为,确保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晶晶 《经济师》2006,(4):252-253
我国房地产市场自建立以来一直被政策制定者高度关注着,2005年8月15日,央行发布《2004年度金融地产报告》,报告中提出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建议,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围绕该制度是否应该取消的问题争议很多。文章从六个方面讨论了取消房屋预售制度的弊端,并从福利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现阶段政府的任务并非草率取消房屋预售制度,而是从根本上发展和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当市场足够完善时,房屋预售制度的取消也将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3.
银媛 《时代经贸》2007,(2Z):25-27
商品房预售制度作为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推崇的资金筹集方式,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背景,预售制度确实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房地产预售制度的发展介绍,利弊分析以及与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房屋销售制度进行比较,提出完善预售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刍议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科 《时代经贸》2006,4(Z1):1-2
房地产预售制度在我国造成诸多问题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此弊病在房地产业的具体体现,预售制度不是造成问题的本质原因.当前可以通过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监管,重在消除商品房预售的融资功能,防范金融风险,同时通过销售计划书公示备案制度来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今年两会期间,商品房预售制度再次成为“炮轰”的对象。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议案,历数商品房预售制的各种“罪过”,要求修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彻底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我国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认为融资体制上的限制是我国内地预售制度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就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8月15日央行公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中建议:“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考虑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此语一出,房地产业界一片哗然.现在,热闹的喧哗渐趋平静,我们有机会静下心来思考,取消房屋预售制究竟我们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8.
商品房预售制度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商品房预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的典型特征是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标的物在签约时尚不存在、预售商品房大多是房产商已确定的地段、楼房、面积及辅助设施并标明每平方米的房屋价格以及商品房预售人在未来约定的时间交付商品房,而商品房预购人则预付商品房价金。由于商品房预售制度自身的特征,因此消费者权益会因此受到侵害。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国家可以通过健全市场监督机制,规范房地产市场以及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对缺乏诚信、违规经营的房地产开发商予以重处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何宁 《经济师》2010,(6):220-220
文章分析了取消房屋预售制度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实践中,预售商品房再转让活动较为普遍。一般所指的预售商品房再转让,是指商品房预购人将购买的未竣工的预售商品房再行转让他人的行为,即是所谓的“炒楼花”。实际上,预售商品房再转让是将不存在或正在形成中的商品房再行出售。作为现代房地产业开发、销售方面的重要制度,预售商品房再转让虽被各国承认并广泛应用,但却与传统的物权及财产权制度有所背离,在目前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为了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和地产开发商资金不足的困难,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广泛推行了商品房预售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虽然我国《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第3款规定:“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建设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开发企业预售商品房所得款项应当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但这些法律条文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商品房预售款的用途,并没有明确规定监管的主体、监管范围、监管权限和法律责任等。本文主要对商品房预售款监管的主体问题进行探讨。一、目前商品房预售款监管各类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预售制度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取消预售制度可能带来的弊端.取消预售制度的有可能带来诸多的不利条件,预售制度的缺点是发展中的缺点,和政府行政部门管理不利有很大关系.因此预售制度还是有长期存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商品房预售帝l度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以来,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近年来,有关商品房预售制度去留的争论此起彼伏。本文笔者通过对预售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客观分析,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提出完善预售制度的方法,以期从根本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佳男 《经济论坛》2006,(10):133-134
一、引言商品房预售是指预售方将正在建造而未完成的商品房卖给预购方、预购方预付部分房价款的行为。商品房预售是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产物,对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预购方普遍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并且商品房预售本身存在着高风险,故而导致纠纷不断。二、商品房预售的法律特征1.商品房预售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对商品房预售作了严格的规定,对商品房预售的主体资格也作了严格…  相似文献   

15.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问题研究”课题组发布报告称上半年市场走势偏离调控目标,房地产调控问责制没有兑现,建瞍在目前开发商商品房库存量较大的条件下适时取消期房预售制度,有利于控制开发商资金链促其快建陕销。  相似文献   

16.
商品房预售合同通常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尚未建成的房屋作为标的物出售并转移房屋所有权给购房者,由预购人支付价款的书面协议。商品房预售制度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了工程建设款项,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因而成为新建商品房销售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近年来,因房价高企,国家连续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而随着房地产政策调控的出台,时常会伴随着“退房潮”的出现,一些商品房买受人以“情势变更”为由请求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合同并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退还定金或首付款。  相似文献   

17.
李钟 《当代经济》2016,(23):64-65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房地产建设工程的开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一项我国广大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住房保障制度,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房屋购置的难题.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房地产建设工程的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现状作为切入点,浅要探究了当下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希望在解决我国广大群众住房问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促进房地产事业和房地产建筑工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品房预告登记制度取代预售备案制度的法律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权宏 《现代财经》2004,24(8):62-64,F003
我国法律规定,商品房预售实行备案制度。合同备案不影响合同效力。为保护商品房预购人合法权益,应建立预告登记制度。预告登记的法律性质是为保全将来取得房屋所有权而为的请求权登记,其应具有本登记的溯及力效力。  相似文献   

19.
一、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法律性质 何谓商品房预售合同,我国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我们认为,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指商品房预售方和预购方双方约定,预售方在约定时间内将建成的商品房所有权转移于预购方,预购方向预售方交付定金或部分房款并按期接受商品房的书面协议。商品房预售合同是以建造中的房屋为标的物的,属于买卖合同的一种,但商品房预售合同与一般买卖合同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拉动消费,需要促进商品房销售。现在,内地尤其是沿海地区,实践操作已经进行商品房预售抵押,理论界对此众说纷坛。为此,探讨商品房预售在内地的抵押和香港的按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特别意义。一、内地预售商品房抵押制度评介(一)购房人对现房的抵押和开发商对在建房地产的抵押。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6条,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具体而言,对于己竣工的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