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了一系列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是新准则中最大的亮点。2006年9月,FASB正式发布了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FVM),新颁布准则建立了公认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扩大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范围,是公允价值会计理论的最新成果。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上的指导和规范,必然会推动财务会计计量的改革和发展,并且对国际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界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崔蕾 《时代经贸》2008,6(10):137-138
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更好的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尤其是金融资产等一些市场价值变化较大的资产,用公允价值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公允价值的应用更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关系,突出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及必要性,具体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并对引入公允价值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更好的反映资产的市场价值,尤其是金融资产等一些市场价值变化较大的资产,用公允价值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准确.公允价值的应用更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分析公允价值产生的背景、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其他计量属性关系,突出强调了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阐述了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的原因及必要性,具体分析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情况,并对引入公允价值后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已经沿用和探索了多年时间,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和新所得税会计准则成为当时实施的两点。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我国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尤其在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上,公允价值计量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本文主要研究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所得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敏娜 《经济师》2007,(9):162-163
我国于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首先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计量引起了会计界广泛关注,是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怎样科学认识公允价值计量的实质、应用条件及计价方法等,对公允价值计量这一与国际管理接轨的会计计量模式在我国的顺利、正确地实施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在中美会计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玲芳  齐磊 《经济师》2008,(5):162-164
美国会计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历经较长时间的发展,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公告(SFAS157),SFAS157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内容。我国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新会计准则中已经开始大量推广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应用。文章通过对美国和我国会计运用公允价值发展的历程分析,谈了美国有关公允价值的规范对我国新准则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历史、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允价值是国际惯例中一种重要的会计计量属性。本文阐述了我国从1998年首次使用公允价值,到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大力推广的历史以及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将来新准则中应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析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的应用将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趋同.尽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并没有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地将公允价值列为计量属性,但在有关准则中却对公允价值进行了广泛的运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的会计准则项目,与国际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范围基本一致,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本文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现实意义、应用的体现、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是我国新会计准则提出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其相关规定散见于17项具体会计准则中,没有形成统一的准则指南。新准则实施六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运用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急需制定一套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来规范和指导会计实务。基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国际趋同的趋势和政策决心,学习和研究I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吸收和借鉴其优秀成果,将是我国解决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困境最便捷的途径。本文通过详细阐述I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出台背景及其对公允价值定义、计量方法、披露要求等方面的规定及看法,基于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上与国际趋同的决心,结合我国兼具新兴市场经济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环境,提出国际公允价值计量的新发展在中国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文章论述了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确认计量等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探讨了公允价值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局限及其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新会计准则中推行公允价值的运用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的预期影响.分析表明,公允价值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以及相关的信息市场、价格市场、配套的政策法规、公允价值的评估体系等还没有得以完全解决,并且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确实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趋同性,我国2006年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并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带来了重大影响.本文在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新会计准则中推行公允价值的运用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的预期影响。分析表明,公允价值所涉及的理论问题以及相关的信息市场、价格市场、配套的政策法规、公允价值的评估体系等还没有得以完全解决,并且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确实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很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引入和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文章对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定义、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位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我国我国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定义陈旧过时,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定性不准确、定位不合理,因而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面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2008年的这场全球金融风暴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倍受争议,美国金融界有关人士极力反对运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6.
公允价值的计量在 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必要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与老会计准则相比我们可以发现新会计准则有了很大的变化,取消了存货计量中的后进先出法,金融资产的分类也和以前大不相同,但其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可谓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大多数的资产计量都会涉及到公允价值的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中迈出的实质性步伐,也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资本市场中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这是否表明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标准更偏重于相关性呢,下面将就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剖析。在已经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有17个具体准则中运用了公允价值,范围涉及工商业及农业、金融业等特殊行业。可见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已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
自晓佳 《时代经贸》2007,5(2X):62-62
公允价值的计量在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必要性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建设也非常重视公允价值计量,1998年首次在部分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2001年修改会计准则时,取消了大范围的公允价值;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又重新启用公允价值,《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首次在法规层面上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