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人口红利,福建省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的,其效应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福建省是否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福建省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小乃至消失,在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效应的同时,应从人力资本的积累、产业结构的转型、劳动力的流通、就业机会的创造等方面着手,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口流动改变了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创新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则导致人口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空间效应。采用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人口流入会促进本地创新,而人口流出会抑制本地创新;本地和邻近地区的人口净流入均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人口流动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流动促进人口净流入地的创新能力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会抑制人口净流出地的创新能力并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人口流入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老年人口流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效应不显著,但老年人口流入达到一定规模后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人口流动对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距离中心城市较近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较强,不同的城市群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采取差别化的人口流动引导政策,充分挖掘各年龄段流动人口的潜力,有效促进各地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和人口转变,人口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人口生态问题更加的突出.  相似文献   

4.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学说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资本形成和资本/产出比例变动模型、“临界最小努力“发展模型以及技术进步发展模型等理论学说为基础,阐述了20世纪以来有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理论学说,并对其学术价值进行了简评。然后就人口增长的经济效应、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进行理论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青藏铁路的开通将使西藏的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特别是旅游人口将成倍增加;同时,人口收入和人口素质也将大幅提高,对人口分布、就业及城市化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政府应抓住机遇,修订若干人口发展的评估指标,增加对西藏人口发展的政府专项投入,建立西藏人口发展援助基金制度,启动内地帮助西藏做好人口工作的实施方案,促进西藏人口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再生产中确实存在人口逆淘汰现象.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主要是靠加大教育的投入、增加大学毕业生人数与初中毕业生人数来实现.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人口再生产正淘汰;人口城市化是改变人口素质结构的必由之路;发展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推进共同富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存在非线性递减效应。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减贫效应不明显,跨越门槛值后效应变得显著,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非线性特征,而对居民收入水平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数量型人口红利、质量型人口红利与配置型人口红利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周洋 《大众商务》2010,(12):327-327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和人口转变,人口生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由于种种原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等人口生态问题更加的突出。  相似文献   

10.
城乡二元结构是当前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当前我国人口城乡二元化趋势日益显现,其在区域间的表现是突出的且非均衡的。文章基于城乡视角,分析了人口二元化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固化效应机理,并运用混截面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城乡二元化对经济二元结构的固化效应,而这种固化效应更多的是源自劳动力比重的城乡差异性。因此,城乡二元结构的化解路径应十分重视人口这一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运用社会生态学、经济伦理学和人口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方法,揭示了人口环境系统的特征、动因及其容量,描述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和环境对人口的威胁,预测了全球与中国面临的人口环境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刘琼 《大众商务》2011,(10):28-30
在校大学生本身已经是个特殊的庞大消费人群,在经过了从1998年开始的两轮扩招后。中国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已达到将近3000万人。几乎相当于德国人口的1/3或者英国人口的1/2。  相似文献   

13.
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强调,必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特征,并不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继续维持人口数量的巨大规模;中国人口负增长是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必然结果,激励生育的政策效应之所以呈现递减趋势,根本原因在于更深层次的经济制度安排;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等价于生产力的提高,对人口增速下降作出简单的负面评价并不可取;担忧人口红利消失会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老龄”以及“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应当辩证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效应;中国式现代化若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将人口红利逐渐转变为人才红利。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思维方式来看待人口格局,就会忽略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错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上升幅度较大,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同时也加重了就业负担.山西省人口老龄化带动了老龄产业的繁荣,另外,也阻碍了技术进步,以及养老负担加重.政府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口经济学是从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经济理论发展而来的。本文以大量翔实的欧洲史料为基础,阐述了古典经济学派有关人口与财富、人口与收入、人口与资本之间关系的人口经济学说,并对古典经济学派人口经济学说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成分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16.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在面积不及中国1/3的土地上,拥有近11亿人口,且人口仍在快速发展,其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引起本国和世界的关注.本文从印度人口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印度经济增长现状,对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及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印度人口规模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这对我国走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洛阳市作为支撑河南省西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点城市,新型城镇化的状况,尤其是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状况研究,不仅对河南省发展具有指标性意义,而且对于打造中原城市群、推动中原崛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洛阳市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现状、生活现状和城市融入现状,以及农业转移人口的群体特征,拟对洛阳市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提供制度建设与政策制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大国.在面积不及中国1/3的土地上,拥有近11亿人口,且人口仍在快速发展,其人口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已引起本国和世界的关注.本文从印度人口问题分析入手,探讨了印度经济增长现状,对影响印度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及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印度人口规模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这对我国走人口、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外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计划生育"这一崭新观点;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对中国人口问题有较深的认识和研究,形成了邓小平人口思想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人口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新的时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了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效应,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利用我国1991-2011年的人口经济数据,对我国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挖掘潜在的人口因素机遇,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