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我们对莱州市村级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中发现,村级财务公款私存现象较为严重。在调查的20个村中,有7个村将村委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所,公款私存最多的村达20万元,最少的也有2万元。村级财务出现公款私存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村级干部和财务人员财...  相似文献   

2.
黄金 《广西审计》2001,(3):60-60
近年来,教育系统频频出现经济问题,如挪用、私分和贪污公款,私设小金库等。去年就 查出来宾县22个乡镇教办挪用、私分和贪污公款四百多万元的案件。再从笔者从事的审计工 作来看,不少教办、学校都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小金库的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十万 元。一、原因探析1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失控。从学校的财务支出方面可知,很多学校都 存在严重的白条列支现象,且支出的随意性很大,一项支出往往就凭一张现金支出单据支付 ,少则几角钱,多则上千元、上万元,却没有主管领导和会计的审批,出纳同时行使了三个 人…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咸丰县审计局在对该县某经贸主管部门财务收支审计中,一举查出该单位采取收入不入账、公款私存等手段,私设“小金库”67.4万元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怎样从会计资料中发现经济犯罪线索□刘发明李桂风□一、当前经济犯罪在会计资料上表现出来的几种手段(一)采取侵吞收入,骗取公款手段进行贪污犯罪。主要表现:(1)收入不记帐,或伪造、涂改、隐匿、销毁收款票据等。(2)制造虚假报销票据,如假发票等。(3)虚报...  相似文献   

5.
1996年 6月,某稽核审计部门在萍乡市的一个农村信用社查出一起贪污 10.71万元公款的案件。经查,是该社的会计采用虚增“应付利息”、“其他应付款”,少记归还的短期农户贷款或“利息收入”的手段将资金转移到“活期储蓄存款”、“定期储蓄存款”科目中,待有机会替代储蓄出纳岗时,自填储蓄取款单,把资金转到化名账户或其亲戚的储蓄账户上。 事隔两个月后,稽核审计部门又在这个信用社的一个分社查出了贪污 15.08万元公款和长期挪用储蓄存款的案件。经查,是作案人采取办理储蓄存款时只填写储户存折或定期存单,不留底卡,不做现金收入…  相似文献   

6.
一、“小金库”的主要来源1.截留收入。主要是截留收费采取不开票或只开不合规票据的收入,或者是长期挂账的贷款回笼不入账等收入。2.店租收入。有二种情况:一是将全部的店租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二是将部分的店租收入不入账,转入“小金库”。后种情况较为普遍。一般是与租方签订两份价款不同的协议或者是在原来的协议上,再签订一份补充协议,将小头入账,大头则入“小金库”。采取掩人耳目的方法,逃避监督。3.利息收入。主要是指一些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行为而产生的利息收入。这些单位或部门将手中部分闲置资金借给外单位或本…  相似文献   

7.
2002年的9月,受上级组织部门委托,厦门市审计局对党史研究室法人代表黄顺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他们以咬住线索不放松的精神,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发现该室存在财务管理混乱,隐瞒收入、私分滥发公款、虚开发票、套取现金、重复报账、私设“小金库”116万元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查出黄顺通贪污公款26余万元(黄顺通,男,1941年出生,1963年大学毕业,毕业后先后当过中学教师、宣传干事、大学校刊编辑室副主任,1991年至2001年任厦门  相似文献   

8.
村级往来,就是村集体在收缴“三提五统”时,部分群众由于种种原因未交,或由于种种 原因,村集体欠部分群众或其他单位款而无力兑付,一直挂在集体和群众的往来账上。正在 推行的税费改革,将改变过去“三提五统”的收费方式,而以新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的方 式征收。那么,税费改革后,村级往来该如何处理呢?调查摸底,分清性质村级往来,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0多年,款项达几十万元。清理工作必须搞好细致的调查 。村级往来,有群众欠集体款、集体欠群众或其他单位款、群众和集体相互欠款等三种情况 。群众欠集体款项,又分为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乡镇所站点多、面广 ,人员分散 ,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一些党员干部凭借本行业特点以权以职谋私 ,在群众中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影响。全州县纪委监察局最近检查了 6个基层所站的财务收支情况 ,发现存在着十分严重的违纪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件的查处 ,引发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一是乱收费。据查处的 6个基层所站 ,不同程度存在自立项目乱收费 ,金额达 8.4万元 ,其中收入不入账的 6 .1万元 ,私分 4.3万元。如某乡村建站 1999年用非财政部门监制的收款收据收取房屋签证抵押金 140 0元 ,其他费 15 6 3元 ,合计金额 2 96 3元 ,均未入财务账 ,年底…  相似文献   

10.
经过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立案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认为;当前企业员工构成经济犯罪窝案、串案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1、集体私分型。调查情况显示,构成这类经济犯罪的多是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参与;但也有为堵住该单位会计、出纳等知情人之口,同他们合伙、拉他们下水的。该类犯罪主要采取私设“小金库”、账外账、隐瞒收入、收入不记账、虚开发票列支、虚开费用成本等手段,避开正常的审计监督,以发奖金、补助等名义将公款私分。如某市乡镇企业供销公司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某;于1992年3月至1997年7月间,伙同公司副经…  相似文献   

11.
《当代经理人》发起探讨“家贼难防如何防”的讨论。其背景案例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出纳员,短短三年时间挪用、贪污公款900多万元人民币。事实上,全国这类案件时有发生。从财务会计的角度,这种事件确有“家贼难防”之势,但是家贼必防也能防。一、“家贼难防”三种情况和原因在单位的资金运动过程中,财会人员往往监守自盗,方法翻新,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是收入不入账,就目前的情况分析,单位的收入可以分成体外循环的收入即小金库收入和体内循环收入。体外循环的收入不仅意味着这收入没注入单位的会计账簿系统,而且,取得该…  相似文献   

12.
清理和清收部分农户所拖欠的村级的债务不仅是有利于增加农村集体收入,解决农村日益匮乏的农村公共支出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体现公平,维护农村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真实反映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情况,向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今年5月份,我们对德州地区四个县六个乡镇的农村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调查,发现目前在深化改革中,农村财务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白条子多,致使报销凭据中掺有"水份";二是帐目不清,部分基层干部贪污公款现象严重;三是集体财物家底不清,长期被私人占用;四是拖欠公款,集体资金沉淀,不能融通;五是利用公款大吃大喝,挥霍浪费,群众强烈不满;六是提留征购款加码多,农民负担重;七是不能够坚持民主理财、帐目公开,群众上访多;八是农村干部变更,因财务不清难以交接。  相似文献   

14.
1999年1月 ,我们在对某肉食加工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 ,深挖细查 ,查出该企业原法人代表及会计等3人利用虚开假购进、假销售及虚开现金支票等手段 ,贪污挥霍公款165 3万元的违法犯罪案件 ,并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蛛丝马迹该  相似文献   

15.
案中案     
1997年5月,某县严肃查处了县属粮油加工厂厂长徐某等四人集体贪污公款2万元,徐某挪用公款3.7万元,徐某伙同县属饮料厂厂长王某等人非法侵占公物6000余元,以及王某挪用公款3000元,索取贿赂3000元等系列经济违法案件。查处这系列案件起始于审计机关依法对县粮油加工厂进行的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内控测评,初露端倪1997年元月,县粮油加工厂厂长徐某因故被上级主管部门调离原职,审计机关依法对徐某进行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组进驻粮油加工厂,依照审计程序,对粮油加工厂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初评测试,发现该厂各项管理制度残缺不全,漏洞百出。集中表现在原材料物资、产成品出入库无章可循、产品销售毫无监督机制,主营业务面粉加工原料小麦无领料出  相似文献   

16.
据河南省鹤壁市检察机关不完全统计,1993年前九个月已接待和受理群众集体上访近170余件次,最多时一天四、五起,是该市继1990年以来的又一次集体上访高潮。上访问题的焦点当前农村群众集体上访所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贪占挪用现象严重。个别农村基层干部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收入不记帐、开假票、个人购物公款报销等手段,肆意侵吞群众的集资款、承  相似文献   

17.
田国志 《新远见》2011,(7):85-89
一、“小金库”的形成及其危害 “小金库”的来源尽管名目繁多,但其实质都是采取欺骗手段使国家资产逃避财务监督的,转变为单位或个人非法使用的行为,国有企业”小金库”的形成主要表现形式有隐匿收入设立”小金库”: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转移资产设立“小金库”;其他形式设立“小金库”。与贪污和私分国有资产等腐败犯罪和采取欺骗手段侵占国家财产的性质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18.
目前,医院对强化财务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财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因内部控制制度松弛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薄弱、账目混乱、财产不实和数据失真;因会计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频繁和会计资料严重缺失;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与变更虚假的会计凭证,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部分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发生少列收入或截留各种现金收入、公款私用、私设小金库等贪污舞弊行为。因此,切实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9.
经济责任审计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们党和政府为了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管理制度。通过几年的实践,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审计工作条件上的限制审计技术方面存在不足。实际中,部分领导干部设立小金库、收入不入账、私分公款等等,一般不会留下记录和痕迹;或者利用权力和地位,超越会计控制,使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就经济责任审计而言,通过单位的审计情况来评价领导人廉政建设状况明显力不从心。在审计手段…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合肥市历时两年多,在全国率先对全市107个乡镇财务进行了彻底普查清理。由于采取了特殊手段,乡镇多年隐藏的“财务黑洞”得以充分暴露:白条子泛滥成灾、“小金库”比比皆是、“土票据”五花八门、工程造价虚高、干部长期拖欠公款、1000多人有违纪违规款。“财务黑洞”触目惊心合肥市的这次乡镇清财行动源于孙集、山南事件。2001年,合肥市肥西县孙集、山南两个乡镇因财务管理混乱、违纪违法问题严重,发生了群众多次集体上访事件。随后的调查发现这两个乡镇财务管理存在严重问题,被贪污挪用的公款近300万元,44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