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史薇  周强 《科学决策》2019,(11):83-98
本文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老年专项调查数据, 使用倾向值分析和工具变量方法,研究老年协会参与对老年虐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老年协会参与能有效抑制老年虐待。从作用机制来看,老年人在家庭私人生活领域之外的社会参与程度越高,参加文娱活动、志愿服务、互帮互惠等社会交往活动越频繁,法律意识越强,遭受家庭成员虐待的风险越小。但是目前广大老年人群特别是非精英的普通弱势老年人参加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广泛性还不够。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强化城乡基层老年社会组织建设,为广大老年群体尤其是普通老人积极参与创造条件。针对家庭赡养中的虐老问题,老年社会组织应从法律、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鉴别、预防和干预工作,提升老年人法律素养,实施家庭支持策略强化延续家庭养老功能,维护弱势老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作为市民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老年人打造特色的活动空间,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活动,可以为广大老年群体提供便利,让他们可以自由的学习、获取资源;能够为老年人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培养老年人的学习、阅读兴趣,丰富老年生活,提升老年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同时还可以营造文化养老、文化助老的社会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相似文献   

3.
养老服务业是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由社区和社会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住养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疾病护理服务、精神文化服务等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老年人的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设计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手机来对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基于人因工程的理论对老年用户的生理和心理进行分析,采用人的因素、色彩理论、人机界面和人体测量等方法,在用户界面、外观和功能三个方面对老年手机进行了科学化、系统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建议建立"社区老年餐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陕西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400多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随着社会发展和时间推移,老年人口还将继续增长.许多老年人常常为做饭、吃饭发愁,尤其是65岁以上老人、单身老人和空巢老人,希望能有为老年人服务的"老年餐厅".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是广播节目最忠实的听众。老年广播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听众的文化娱乐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适应老龄化、针对老年人自身需要的广播节目与服务,比如老年休闲旅游养生娱乐等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种听众结构的变化应该促使我们进一步开发老年广播市场。广播关注老年人不仅是一种责任和美德,而且是传播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按照我国老龄化的趋势,老年节目的数量还远远不够,老年广播节目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年龄不断增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不断下降,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逐渐增多,越来越需要他人及社会的帮助.本文介绍了太原市老年服务社会化的必然性,阐明了老年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和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社会参与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本文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必要性出发,对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政策保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我国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养老服务和数字生活的社会实践特征,从再就业、组织化和数字化等方面分析了社会参与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在体系建设、政策完善、组织发展和数字化支撑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居家养老是人们基于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化机构养老的缺陷而做出的新的养老选择,它有节省开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家庭成员压力、促进社区自身建设和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要从建立现代养老保障制度、构建老年社区支持网络、培育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和人员、改进社区服务、完善评估机制、加大政府的主导力度等方面加强实施。  相似文献   

10.
正老年服务方面关键词老有所养"特级厨师掌勺,一荤两素,饭菜好吃,价格还亲民。"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老年食堂内,叶老伯和他的老伙伴们赞不绝口。这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除了配备食堂,还提供文化娱乐、日间托养、社团活动等服务,同时通过信息平台等,搭建了一个连接企业、商家、社会组织、志愿者与老年人的枢纽平台,以满足老年人多  相似文献   

11.
彭玮 《改革与战略》2014,(11):55-58
建立与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覆盖农民生产生活各领域、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跳出当前"三农"工作窘境,促进农业繁荣、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并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突破口。湖北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多元主体无序共生导致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服务总体水平低下导致供需矛盾突出;服务主体发育缓慢导致市场化程度偏低。应明晰多元化服务主体的功能定位,拓展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内容,搭建综合性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福乐多医疗福祉事业自1994年开创至今,针对银发产业努力在营利与非营利之间找寻发展的平衡点,并以社会企业形式建立在地老化的创新服务网络,在社区形成一个紧密的服务网络,满足高龄者对多元服务与产品的需求,进而达到在地成功老化的目的。个案内容主要分析:(1)福乐多成立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情形;(2)福乐多居家生活馆的运作模式。通过对福乐多发展社会企业个案的探讨,可以了解如何为高龄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与专门的产品,并建立可行的在地老化服务网络,让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开创银发产业双赢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及家庭结构核心化,我国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呈现不断弱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导致家庭照料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更加凸显。基于社会支持理论,文章审视了农村老人的照顾需求及其差异性,同时也探讨了农村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的内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当的社会支持网络的政策建议,以弥补老人照顾需求与家庭照顾的不足,最终实现维持社会与家庭照顾责任之间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喆 《乡镇经济》2011,(6):37-39
新社会组织是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管理则是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及控制的过程;当前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与党的活动开展得较有成效,也存在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浩淼 《乡镇经济》2010,1(2):34-37
1990年代中后期,拉美各国纷纷改革了原有的社会救助制度并相继设置了许多新型的社会救助项目,新建立的社会救助以"发展"为价值理念,把救助资格与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和个人就业等人力资本发展政策结合在一起,这类新型社会救助改变了过去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残补、边缘的地位,显示了拉美社会保障制度关注重心与发展方向的转变。从拉美的新型社会救助中,中国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并找到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6.
吴小军 《特区经济》2012,(9):226-228
随着社会老龄化和家庭结构的演变,空巢老人问题日益凸显。保障老人生活无忧的晚年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剖析空巢老人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和生活现状,借鉴国外养老模式中的可取因素,对我们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相应对策,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保障制度,尽快形成适应城乡不同特点的养老服务体系,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南的成功不只是经济的成功,更在于苏南社会管理创新的成功.苏南地方政府在强化经济发展的同时强化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苏南地方政府创新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培育、促进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并发挥其作用,建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强化社区建设、培育社会管理创新人才,完善利益表达与利益诉求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有苏南地区特色的社会管理经验.探讨苏南社会管理创新的动力与实践,对于进一步推动苏南经济与社会建设和谐共生发展,全面建设美好江苏,并在全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中树立典范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绩效、问题与再改革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斌 《特区经济》2007,221(6):121-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同时,一些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不相适应的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深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优先解决资金不足和立法滞后两个难题;重点建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9.
对南京、扬州、张家港等地老年人的生存和精神状况进行实地调研,深度剖析江苏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相关政策。江苏城镇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已初见成效,但是存在老年社会保障财政压力渐显、老年社会保障差异化加剧、现行老年保障体系呈现“碎片化”状态等问题。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完善江苏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为例,基于2013-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OLS、PSM-DID等方法,尝试解答助人会让人变得更幸福以及助人会对不同年龄群体幸福感产生差异吗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有助于提升幸福感水平,且在考虑到内生性问题情况下,该结论仍成立;第二,进行分样本讨论发现,这种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具体而言,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对幸福感有显著提升作用,但对中年人影响并不显著;第三,经济因素并不对志愿服务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第四,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中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通过提升积极情绪实现,而消极情绪则起遮掩效应。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理论上,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中老年人志愿者服务对幸福感影响的文献,丰富了当前我国中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和幸福感关系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实践上,为推进我国中老年人志愿服务参与、保障幸福老年生活及构建互助的社会网络支持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