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经济》2005,(7):30-31
2005年是落实《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以下简称《两控区“十五”计划》)关键的一年。目前,《两控区“十五”计划》重点火电项目进展缓慢,国务院领导做出批示,要求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切实推进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计划,如期完成国务院批复的“十五”计划要求。为落实国务院领导批示,  相似文献   

2.
家环保总局4月22日称,全国“两 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十五”计划原定目标难以实现。就在几个月前,环保总局曾发布报告,称“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的“十五”计划目标难以实现。“两控区”是指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包括4个直辖市、21个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3.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比2000年降低10%,力争环境污染的状况有所减轻。——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继续抓好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区、北京以及渤海的环境治理,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抓紧修改和完善三河三湖“十五”环境治理计划,切实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十五”计划。“两控区”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要比2000年降低20%,重点推进电厂脱硫,有计划地关停小煤矿、小电厂,鼓励使用低硫煤和清洁能源,大幅度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轻酸雨污染;北京市继续加大综合治理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113个重点城市1993-2009年工业三废排放量、污染治理投资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量等大样本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对1998年实施的"酸雨控制区与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政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两控区"政策的施行使得污染治理总投资增加46.0%、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增加44.1%,"两控区"政策的出台明显改善了工业二氧化硫污染治理效果。研究结论还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包括以工业废水治理投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及对"两控区"城市的地理、空间、政治不同属性的检验。研究为评估环境政策总体效果提供了借鉴,探讨了环境政策的影响路径,并从企业角度和政府角度对环境污染治理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雪莲  王佳琪  张迁  踪家峰 《经济地理》2019,39(9):122-128,137
环境管制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文章采用准自然实验法,考察1998年实施的"两控区"(指酸雨控制区或者SO2污染控制区)环境管制政策对我国149个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两控区"政策显著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向服务性行业转换,外资投资及人力资源水平也有积极的正向影响。从区域空间分异看,"两控区"政策对东部、中部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向推动作用,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而西部和东北的"两控区"政策对城市产业结构变动却呈显著负向影响。再以2010年作为时间节点,考察更为严格环境管制条件下的政策效果,发现只有东部城市的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转向服务性行业,验证东部"污染光环"假说。  相似文献   

6.
政策快讯     
《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确定 该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抓好三河三湖、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以及渤海、北京市的污染防治工作,抓紧治理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水污染;继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限期关闭污染严重企业,综合治理重点城市水、大气、垃圾和噪声的污染,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遏制人为破坏。确保到2005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2000年减少10%,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城乡环境质量特别是大中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0—201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污染排放数据库,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分别从企业和行业层面研究2006年将环境治理纳入官员绩效考核后"两控区"政策对污染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企业层面看,"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提高了企业的污染减排力度;从行业层面看,"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提高了行业的污染减排力度,同时提高了行业内部的企业生产效率;从行业资源配置看,"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导致生产要素发生了不平衡流动,行业内生产效率的离散程度增大.进一步利用DOP分解方法将行业污染变化分解为企业自身提升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企业进入效应和企业退出效应四个部分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两控区"叠加环境绩效考核政策会促进资源向污染强度低的企业流动.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适当增加政府减排压力能够显著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对未来中国制定环境政策以及如何落实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视点     
环保总局公布46家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名单国家环保总局最近通报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十五”计划重点火电厂脱硫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布了望亭发电厂、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等46家尚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名单。其中未启动项目数最多的省为山东省、河南省和山西省。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十五”计划中共有137个火电厂脱硫项目,2005年年底前应全部完成,目前已建和在建的项目91个,仅占项目总数66.4%。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指出,火电厂是中国排放大气污染物大户。按照目前的排放控制水平,到2020年,中国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将达…  相似文献   

9.
东方 《环境经济》2006,(11):65-65
"十五"时期,我国二氧化硫减排指标没有完成,"十五"计划要求削减10%,实际上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上升,2005年排放量达到2549万吨,比2000年增加了27%.其中的原因,除了一批老火电厂没有安装脱硫设施外,新火电厂安装了脱硫设施不运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硫已连续多年超过2000万吨,居世界首位.火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占整个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比重相当高.据统计燃煤工业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40左右.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严重,酸雨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30.同时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控制燃煤二氧化硫的排放是我国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重点,目前燃煤锅炉在用的脱硫除尘技术已涉及到很多种工艺,各种工艺在运行过程中所具有的减排特性、可靠性、经济性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调查了解掌握国内外目前主要的在用脱硫技术性能和生产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