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危石林 《时代金融》2014,(8X):72-72
在我国金融业市场竞争中,随着城市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小商业银行迅猛发展,使得银行同业间的金融竞争也异常激烈。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信息时代,以财付通与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方式正在异军突起,直接影响着银行金融生态,极大的冲击着我国银行曾经很难撼动的支付方式与交易媒介等金融功能。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创新与银行变革。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发展日新月异,日益侵蚀着传统商业银行的领地。2015年3月两会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指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产业调整发展方向。本文在综合梳理互联网金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探索模式,全面评估新兴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等业务的冲击影响,分析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现实差距,并给出传统商业银行向"互联网+银行"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传统商业银行在新常态下实现变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智移云物”技术的发展,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在我国快速兴起,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结算业务产生了巨大冲击。文章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历程,解析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实证检验发现,互联网金融会对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更大;最后,本文从积极展开合作、支付方式优化、潜在风险管控以及顶层制度设计四个维度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金融已悄然在中国兴起。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传统银行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基于商业银行现状,对目前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及如何应对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进行了比较,揭示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优势与短板;最后指出商业银行如何通过抢占移动支付端、大数据的运用及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寻找出传统银行转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对于金融业的竞争,固有的观念是来自同业。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种中小商业银行的层出不穷,来自同业内部的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难以撼动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交通银行新任董事长牛锡明最近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就金融竞争、生态环境的变化、银行转型变革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给出了富有远见的精粹阐述,并为我们勾画了银行业的未来:"2 0年后,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以客户自服务为特征的银行。"  相似文献   

6.
刘立新 《会计师》2019,(8):28-29
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革,微信、支付宝、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下支付结算的潮流,迫使银行改变传统的支付结算方式,大力拓展移动金融业务版图。但在互联网环境下,虽然支付和结算方式更为便捷,但也给银行带来诸多方面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给银行支付结算带来的影响,阐述银行支付结算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如何应对风险提出解决对策,以提升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各商业银行也纷纷探索自身的转型路径,以应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采取的电子银行、银行电商平台、直销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建立联盟等路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和特点分析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各商业银行也纷纷探索自身的转型路径,以应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采取的电子银行、银行电商平台、直销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建立联盟等路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和特点分析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龙春玲 《银行家》2014,(4):90-93
正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迅速发展,特别是大量进入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对银行产生很大影响。银行亟需尽快研究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所谓互联网金融,从广义来讲,即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技术从事金融业务。广义互联网金融,既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从事的金融业务,如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基金、电子保险等,又包括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如第三方支付、P2P融资平台等。在广义互联网金融中,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的电子金融业务是主导力量。2012年全国网上银行交易额突破900万亿元,全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10万亿元,仅占全国网上银行交易额的1%。目前常说的互联网金融为狭义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狭义互联网金融(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可能涉及的新市场进行研究。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新市场能够带来大量客户和商业机会。互联网金融形成三种单一功能性新市场,即网络支付市场、网络存款理财市场和网络融资市场,以及综合类新市场,即银行自建电商平台。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新市场的措施包括:通过打造业务"生态圈"来拓展网络支付市场;运用综合理财服务、建立直销银行等手段来拓展网络存款理财市场;通过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创新产品和管理来拓展网络融资市场;加快客户积累,提升客户体验,推行商业银行"电商平台"。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我国各商业银行也纷纷探索自身的转型路径,以应对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本文探讨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采取的电子银行、银行电商平台、直销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建立联盟等路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和特点分析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了,对我国传统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业务形态,然后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借贷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影响,以及分析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现状,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在便捷性、普惠性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传统银行在网点布局、风控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加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融资、支付和资金中介等金融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它包括金融机构将传统的金融业务由线下交易转为线上交易以及电子商务企业基于互联网而推出的新兴金融创新业务这两个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凭其自身的优势不断冲击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严重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前景。为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改变目前经营方式,不断创新,以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金融》2013,(7)
编者按:对于金融业的竞争,固有的观念是来自同业.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各种中小商业银行的层出不穷,来自同业内部的金融竞争十分激烈.然而,在信息技术时代,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异军突起,正在改变着商业银行的金融生态,对商业银行承载的难以撼动的交易媒介、支付手段等金融功能带来冲击和挑战.商业银行应如何转型创新以应对互联网时代新的金融格局?交通银行新任董事长牛锡明最近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就金融竞争、生态环境的变化、银行转型变革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热点问题给出了富有远见的精粹阐述,并为我们勾画了银行业的未来:“20年后,商业银行将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以个性化服务为主、以客户自服务为特征的银行.”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等得到了快速发展,银行的经营管理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各类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商业银行要实现长效发展机制,必须迎合"互联网+"金融时代发展需求,进行管理创新。本文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当前商业银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几点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推动商业银行银行管理创新提供思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要求各行各业都要进行创新,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必然是技术发展的结果,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互联网+"与金融业结合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金融业的一种改造。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商业银行传统的金融市场垄断地位受到极大的挑战,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在支付领域、消费信贷、融资理财等领域对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与表外业务都产生极大的竞争威胁,因此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情况,从而提出具体的合作对策,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对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运营带来的风险冲击进行研究。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涉及客户资金交易风险控制的开户认证、交易支付等环节,仍主要依赖于银行实现,而交易支付中的信息停留在前端互联网企业,信息的相互割裂增大了银行运营中的风险,风险向银行传导的途径增多,对银行风险管理带来较大影响。其中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多头接入、支付交易、洗钱套现和信息泄露等风险,P2P平台存在监管、声誉和违约转嫁等风险,电商平台存在信用卡套现、循环透支和虚假交易等风险,这三类与银行运营密切相关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对银行运营潜在风险冲击最大。  相似文献   

18.
刘洋 《金融博览》2013,(21):41-41
互联网金融渐成气候,金融互联网、移动支付、电子商务、P2P融资等经济形态也在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冲击下获得新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冲击和挑战更值得关注。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从建立零售银行统一视图、信息时代零售产品建设、未来银行智能探索、零售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等方面进行系列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革命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应运而生.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依靠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正不断侵占传统银行的经营领域,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本文试图从博弈论的角度来探讨分析双方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策略选择,并认为双方应该注重合作融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在理财、融资、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加强互惠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互联网金融正以方兴未艾之势深刻影响和改变传统金融体系,渗透和撼动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新的机遇,启动了平民理财市场,开创了碎片化理财;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挑战,抢占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份额,弱化了银行的支付中介功能,改变了客户的思想观念。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巨大冲击,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具备"服务海量用户"、"关注个性化需求"、"重视创新"、"重视用户体验"等互联网思维模式,方能应对未来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振动和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