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技公司的研发项目评价需要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科技公司通过项目前期评价,可以实现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通过项目中期评价,可以对项目的实施情况或项目目标进行调整;实施项目后评价,有助于分析研发项目的价值、提高项目的研究质量,从而为后期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文章通过分析JN科技公司在研发项目评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在落实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实施研发项目前期、中期与后期评价管理的改进方向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土地整理评价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详尽梳理,指明土地整理项目评价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内外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较多关注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数值的获取,而较少涉及评价结果的影响机理以及改善对策等的内容;(2)国内土地整理项目评价中绩效理念尚未植入,多项目评价的比较研究缺乏。研究结论:今后国内土地整理项目评价研究应注重比较研究方法的应用,围绕绩效评价、影响机理与改善对策、质量控制以及评价管理等主题继续完善和深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研究建立符合国家财政改革总体要求的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制度以及组织实施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已成当务之急。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是对地质调查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有效性进行的测算评价。开展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应建立有关工作制度,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同时要硬化评价工作结果的约束力,建立绩效评价工作信息库。  相似文献   

4.
庄安尘 《水利经济》2005,23(6):67-69
为探索移民项目评价的基本规律,完善移民项目评价体系,根据小浪底移民项目的实践,从经济效益评价、生产生活环境评价和移民收入分析3个方面进行研究。介绍世界银行、监理、监测等部门在小浪底移民安置工作中使用的各种评价方法以及最终的评价结果,分析评价数据与移民安置效果的关联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应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水库移民项目评价体系,并使评价工作制度化,同时,对移民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内容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农业科技项目的特点及对农业科技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看法。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两部分。经济评价包括对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性及项目经济指标完成程度的评价;社会评价包括项目对国家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对其他社会目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央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投入资金的不断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的绩效评价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与农民的关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绩效评价是明确项目实施状况,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现实需求。基于此,文章以新疆吉木萨尔县为例,以项目实施管理、项目产出及项目影响为评价内容,建立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获取吉木萨尔县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表明:管理绩效、产出绩效、效果绩效的最大隶属度为0.894 4、0.533 6、0.828 9,评价结果为优、优、良,项目实施结果良好,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目标。政府应继续加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资金投入,加快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建设,进而提高支农资金绩效。同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加强对农户就新建农产品初加工设施的技术培训工作。该文丰富了财政支农评价指标体系,也为相似地区开展该项目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评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考核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也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绩效。而平衡计分卡作为企业绩效评价中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能更好地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利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广、周期长,构建水利建设项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对均衡、有效利用水资源、解决水资源贫乏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的循环经济特征,结合水利建设项目的投资属性和目标要求,构建了包括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及基于循环经济的水利建设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目的:分析目前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的突出问题,从实施全过程入手探寻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问题的成因机制并发现控制问题产生的关键环节,提出保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高效实施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调研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及定性与定量结合法;研究结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立项、规划、施工、验收4个阶段,目前项目实施中存在规划设计变更大、施工周期超期、工程质量不优、验收进度慢和后期管护不到位等突出问题,研究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以从项目实施过程对已有问题进行控制,并从项目立项审查要点、规划设计审查体系、从业单位评级制度与准入机制、全业务流程的信息监管平台、经费使用与管理体系和管护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土地整治项目高效实施的对策。研究结论: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全过程控制可以有效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亟待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的高效实施支撑体系以保障土地整治项目的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侯勇  施宇倩 《水利经济》2016,34(4):61-64
从精益化财务管理理论入手,基于江苏水源公司的基本情况,介绍该公司目前科技研发项目的财务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挑战,说明提升科技研发项目精益化财务管理水平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适用于江苏水源公司,由战略层、制度层、业务层、评价层、虚拟层组成的科技研发项目精益化财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社会、生态和景观4个方面构建了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对宣城市养贤乡土地整理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较好,建议尽快实施.由于该项目生态和景观效益一般,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生态和景观效益,使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城市供水PPP项目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依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代表性原则,构建了由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项目结果 4个一级指标及若干个二、三级指标组成的城市供水PPP项目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评价指标的内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试论重大科技项目招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重大科技项目实行招标作了论述,并对招标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产创建项目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高产创建项目的核心要求,设计了投入/产出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构建了项目实施水平的量化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分析了小麦、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情况。研究发现: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潜力很大;在各种技术推广方式中,物化技术推广目前对提高技术到位率最为有效;从项目实施的整体情况看,限制项目成效提高的主要因素是投入不足;提高项目成效,省级的重点工作是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县级则是提高项目实施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全生命周期,系统整合现有监测措施和方法,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以规范监测环节、统一监测指标、集成监测方法,实现监测目标。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形成5个监测目标类、16个监测类型类、86个监测指标类。研究结论:研究构建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体系,对规范中国土地整治制度体系和完善土地整治监管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钟云  薛松  严华东 《水利经济》2015,33(5):34-38
在物有所值(VFM)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研究,比较不同国家VFM决策评价体系,并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分析我国PPP模式下水利工程项目VFM决策评价流程。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研究PPP模式下水利工程项目VFM决策评价方法,为有效构建并完善PPP模式下水利工程项目的 VFM决策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对土地整理项目效益的评价多集中关注于经济效益评价,对生态效应的评价较少,更没有将评价结果应用于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中。该文从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出发,结合宏观的景观格局与微观的生态过程,选取了斑块个数、破碎化指数、景观隔离度、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物质循环速率、干扰频率和土壤质量8个二级评价指标,构建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应评价体系,运用归一化方法对评价指标量化,并结合天津市七里海镇土地整理项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土地整理项目在景观格局方面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斑块个数减少,破碎化指数降低,总体景观隔离度降低,但局部区域由于修建水泥道路导致隔离度增加。在生态过程方面,植被覆盖率提高,但呈现季节性,生物多样性降低,物质循环速率和干扰频率增加,土壤质量有较大提高。总体上,土地整理项目取得了耕地面积和土壤质量改善方面较好的效益,但在生态系统方面受到较大干扰,带来了负效应。今后需要在土地整理项目中从生态学角度进行规划设计,以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雷震  郝方 《水利经济》2017,35(6):33-37
PPP水利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及风险高的特点,借鉴模糊数学思想,构建模糊决策条件下的PPP水利项目期权价值评估模型,定量评估分阶段实施的项目模糊期权价值和模糊决策条件下项目整体价值的变动情况。结合实例分析,找出模糊期权价值的关键影响因素,强调PPP水利项目实施中应注重现金流价值管理。结果有助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全面了解项目价值,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并合理应对潜在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建立国内支农项目咨询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针对“三农”问题所开展的众多支农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普遍的不支农现象。通过对国际发展项目与国内支农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机制的对比研究,发现国际发展项目中咨询制度的建立充分保证了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实施效果,而我国的支农项目在计划、确立、实施、监测与评估等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咨询制度缺失。为了保证支农效果,我国支农项目也应与国际接轨,引入咨询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考核工具,很难从理论上评判我国的城市水环境现状以及治理后的可持续性。借助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基于五元联系数的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模型,并选取许昌市水环境治理PPP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整体可持续性较强,并存在上升的趋势,但项目公司管理可持续性处于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运用集对分析模型,不仅可以得出项目整体的可持续性及趋势,也可以得出各评价指标的趋势,为项目提高或保持其可持续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