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计中,我们常见的是“账外账”,也叫“小金库”,一般是指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并小范围违纪违法支出的行为。由于“小金库”负面影响很大,危害严重,财政法规处罚设定一般较重。近几年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发现,为逃避监督和处罚,许多单位“账外账”的花样不断翻新,其违纪的隐蔽性更强,“账内账”即是其变柜形式的典型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最近,郯城县审计局在对乡镇计划生育经费专项审计调查中,共查出“账外账”10个,金额135万元,开支五花八门,主要用于超生费返还、招待费、走访、生活补助等支出。 “账外账”的普遍存在及其对国家利益的损害,早已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曾三令五审,禁止私设“账外账”、小金库,但因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逃避监督、检查。小金库一般是某些单位为了个人或小团体利益而设置,目的是逃避监督。由于计划生育工作是个难点问题,为了抓好这项工作,县有关部门给各乡镇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措施,各乡镇为了达到要…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问题日益突出,这已成为助长单位违纪和导致个别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条件。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已成为当前审计部门惩治违纪和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小金库”的存在形式各异,加之人们对有关定笥法规在理解和掌握上的不同,造成对这一问题的认定标准不一。结合工作实践,笔认为,“小金库”的认定,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判断。  相似文献   

4.
企业“小金库”资金的处理及预防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琼  华春 《财会通讯》2006,(4):77-77
“小金库”就是企业对应作收入的款项不入账,或虚列成本套取现金等方式设置账外账,违纪存放资金的一种方式。由于“小金库”可以给部分人带来利益,所以,“小金库”屡禁不止。在内部审计中,“小金库”也是常规审计和各种专项审计的重点,备受关注。在众多的审计案例中,对“小金库  相似文献   

5.
一、“小金库”的特殊表现形式1.“账外账”形式。这种形式的“小金库”一般设在财务部门,也有的设在“小金库”资金相关收入和使用的部门。其特点是在单位内有一定透明度,收入和支出均有账簿记载,有的还比较规范。其资金来源既有合法收入,也有非法收入,其支出中也多存在合理支出和不合理支出并存现象。不少审计人员在定性时往往被其看似规范的核算方式所迷惑,  相似文献   

6.
随着审计监督的逐年深入,一些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行为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和多变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藏污纳垢的“小金库”,以其行为隐秘、线索少、账务记载难觅踪迹,而成为审计执法中亟待研讨的一大课题。近年来,惠民县审计局在认真总结分析“小金库”违纪行为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小金库”的种种苗头,抓住“账外线索”这条小金库的“狐狸尾巴”不放,采取多种审计手段,先后查出了6起违纪总额高达280余万元的“小金库”。一、“工作总结”有线索。工作总结,反映了一个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业务活动概况。该县审计人员…  相似文献   

7.
“小金库”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私存私放的资金。由于“小金库”未列入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极易导致少数人私分、贪污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它是腐败的温床,因此必须加大对“小金库”的查处力度,研究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今年来,翁源县审计局贯彻朱总理“加大审计执法力度”的指示精神,认真分析近年来有些部门对审计查处问题屡查屡犯的原因,发现审计执法力度不足,对问题的“曝光”力度还不够。针对这一问题,他们调整工作思路,加大了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披露力度。一是从今年开始每季度把审计发现的问题综合整理成《审计要情》向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二是将近年来审计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如实地向本地人大常委会报告;三是把近年来屡查屡犯、违纪违规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的单位,由县政府向全县通报“曝光”,较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释疑解惑     
问:如何区分、处理“小金库”和“账外账”?答:“小金库”和“账外账”是审计中常见的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5]29号)第一条规定,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根据《会计法》第十六条、四十二条和《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账外账是私设会计账簿和在法定的会计账册以外…  相似文献   

10.
随着审计监督的逐年深入,一些被审计单位的违纪违规行为呈现出智能化、隐蔽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藏污纳垢的“小金库”,以其行为隐秘、线索少、账务记载难觅踪迹,而成为审计执法中亟待研讨的一大课题。实践中针对“小金库”的种种苗头,抓住“账外线索”这条小金库的“狐狸尾巴”不放,采取多种审计手段,可以有效查出“小金库”。  相似文献   

11.
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常常把查出的“账外账”与“小金库”问题相混淆,认为“账外账”即是“小金库”。虽然在财经法规中找不到对“账外账”含义的解释,但笔者认为:“账外账”与“小金库”有不同之处,应当严格区分。一.国家或单位的收入虽然未纳入单位财务会计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但“账外账”的收支业务多数人知道,不是私存私放,而且账薄记录清楚、规范;“小金库”最突出的特点是私存私放,其表现形式是收支业务只有少数人掌握,收入具体数额不清楚,开支多数以“条条”代账,有的即便有账也是“本本”账,杂乱无章,不规范。二.…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长春市审计局对辖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系统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使各单位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总结近几年审计经验,结合审计实践,我认为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存在以下违纪违规问题:一、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在我们审计过的单位中,遇到比较多的是私设小金库的问题。如2000年我们在对某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时,看到该单位一楼出租给银行办公用,但在帐上却没有出租收入,经过我们询问,该单位领导承认了房屋租金不入帐,主要用于职工伙食补贴、请客送礼,形成帐外“小金库”20多万元的违纪问题。又如我们…  相似文献   

13.
在历年审计中,我们都查出人民银行有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这些“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多,主要有截留收入、虚列支出、下属实体以各种名目返还的款项等,其涉及部门多、时间长,而且近两年随着审计监督的加强,私设“小金库”的形式、手段也更加隐蔽。我们在对某中心支行审计时发现,该行1000多万元的帐外资金,竟然全部以个人名字存入储蓄所。在此,我们根据审计实践总结出几种人民银行“小金库”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审计署最近提交的审计结果报告来看,38个中央部门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等违规行为。这次审计查出的各类违规问题金额庞大,涉及面广,暴露出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中带有共性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个别被审计单位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的问题较严重,导致消费资金非正常增长,扰乱了经济秩序,并诱发和滋生各种腐败现象,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情况,为了让审计人员更好地掌握查处“小金库”、“账外账”的方法,翁源县审计局组织经验丰富的审计干部编写了《审计小金库工作手册》。该《手册》对小金库的资金来源渠道,审计程序和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对深入查处“小金库”,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韶关)翁源县局编写《审计小金库工作手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健全 ,部门单位的“小金库”现象虽然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但还没有完全消失 ,而且更加隐蔽 ,手段更加高明。如何查出“小金库”呢?首先要认别易出现“小金库”的部门和单位 ,然后掌握有关线索及审计方法。1 根据群众举报进行审计。如群众举报某公路部门有“小金库” ,并提供了一个非正常的银行账户及目前“小金库”的余额。在查处时 ,审计人员应从外围入手 ,首先根据群众提供的非正常的银行账户 ,到其开户行去查询该单位在开户行的所有银行账户 ,并将认为有问题的银行账户的收支全部打印出来。然后正式进点审计…  相似文献   

17.
现金盘点是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被审计单位存在的一些违纪违规问题,仅凭审查会计资料是不易发现的,而突击盘点和清查库存现金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能突破被审计单位所设防线,通过丝蛛马迹,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2001年我们在对省直某单位进行2000年度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时,通过突击盘点和清查库存现金发现了其下属两个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规违纪问题。如在对其下属某服务中心审计时,看到该中心各项会计资料比较完整、规范,业务活动比较繁忙,经济效益比较好,没有发现什么重大违纪违规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小金库”这种违规形式,凡是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均属“小金库”。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收支不在本单位财会部门账上反映,具有逃避财政、审计部门监督的性质,小金库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从就地审计到报送审计,从单户、项审计到现在的结合同级预算审计,审计中发现的违纪问题普遍,而且屡查屡犯,形势比较严峻。一、行政事业单位的违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负责财务工作的领导,尤其是“一支笔”签字的领导、会计人员、出纳员没有形成有效的内部牵制。有的单位领导独断专行,财务人员失去监督作用;有的财会人员背着领导进行违纪活动。(二)收费票据使用不合理现象极普遍,为各单位形成“小金库”提供开源之水。很多行政事业都有用往来票据、外购的收款凭据收费,甚至是打白条收费现象,形成乱收费,乱收…  相似文献   

20.
真实性是对审计结果的最基本要求,是审计质量的生命。我们必须将审计真实性放在重要的位置,并在实践中对审计结果真实性问题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影响审计结果 真实性的原因 (一)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完整。部分单位为了局部利益,逃避监督,违反财经法纪,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甚至做假账,在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仅提供部分账目,“小金库”、账外账隐匿不报。如果提供的账目没有明显的破绽,或者审计机关没必要的线索,则难以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这样审计结果自然就不真实,这是影响审计结果真实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