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双边贸易和贸易效应引力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然后,通过建立两个引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中国的静态贸易效应中贸易转移效应远远大于贸易创造效应,而且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之间的差额逐年增长。最后,本文对此做出了解释,并建议未来的研究内容可以集中分析某一特定产业的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2.
耿协鹏  周霄 《商场现代化》2006,(36):198-199
一、引言 关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最经典的是零售引力模型、牛顿引力模型等,它们被国内外的学者进行反复改进后应用到多项旅游空间关联研究中.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1989—2011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选取金融发展相关指标构建模型,实证测量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金融支持是否为正效应及其大小,并提出加快金融发展,加大金融对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强化产业承接的集群化,支持优质、环保、节能产业承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引力模型构建FTA贸易效应的事后评价方法,分析中国-东盟自贸区实施对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定量分解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研究表明:在传统引力模型中添加国家和年度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有效性和经济学解释更趋合理,可以将这一模型推广应用于其他FTA的事后研究;从农产品总体来看,CAFTA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推动作用明显,增长主要来自贸易创造,区域内贸易并没有以贸易转移为代价来实现增长;CAFTA主要体现为贸易创造意味着贸易开放的贸易获益明显,但限于产业调整的滞后会减弱贸易得益。  相似文献   

5.
借助CR5指标选择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六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突变理论比较分析各地区产业集聚效率,构建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模型。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两方面进行辅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典型制造业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但并非所有制造业产业集聚效率与集聚程度成正相关,过度集聚、要素拥挤及效率损失现象显著。最后,本文提出制造业产业区域性集聚适度问题及其产业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6.
舒畅 《江苏商论》2023,(12):46-52
如何更好地促使中国铁路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注入经济新活力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本文采用引力模型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样本期内,中国的铁路建设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效果显著,不仅直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与周边地区联动形成空间溢出效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时期作用大小不同。另外,铁路网逐渐完善带来的劳动力外流会使得地区的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各地应择机适当出台人才引进战略以维持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平  张鹏鹏 《财经论丛》2016,(5):96-104
文章在区分正式环境规制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基础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区际转移的理论机制,进而选取2003-2013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影响产业转移的门槛特征与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正式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有显著的影响,且随着正式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会对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产生先抑制后促进的作用,验证了两者之间存在门槛特征和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整体上推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际转移,显现了非正式规制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作为我国新的对外关系倡议,这必将推动我国产业向外转移。结合了"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运用了引力模型,分析了我国部分产业对外转移的地域及行业趋势。产业转移为我国缓解产能过剩,解决资源短缺等问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制造业、重工业等产业的转移开辟了新路径。最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确定中国服务贸易的模式下,对标准引力模型进行推导和扩展,从而构建新的引力模型。结果表明经济规模、产业比重、国家规模差异指数、贸易成本都对双边服务贸易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新进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贸易引力模型作为分析双边贸易量的工具已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贸易引力模型的内涵和形式,然后把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新进展分为调整解释变量和解释边境效应两个阶段进行了梳理,从基于贸易理论基础和不基于贸易理论基础两个角度对贸易引力模型理论基础推导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对贸易引力模型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进行了评述和展望,并指出中国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力量,优化城市群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成产业分工、功能互补以及一体化发展的局面,是城市群发育和发展的关键力量和战略性问题.文章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空间引力模型等理论和分析工具,对中原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有产业布局的不合理性,分析产业分工与重组的可能性,最终提出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重组与一体化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孙浩进 《商业研究》2023,(4):123-130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建设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城市群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决定作用。本文通过对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的机理分析,发现特定城市群形成的空间经济效应,正向影响整体城市群组的协同发展。东北地区城市群在空间维度上具有明显的结构分形性,呈现“群组”形态,通过对东北地区特定城市群组协同发展空间效应的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协同发展的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均对城市群组经济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的量级不高,且要素流动性不强,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引力效应处于比较弱的状态;东北地区城市群组中各城市群之间的产业互动、区域合作偏少,导致各城市群间的空间关联效应也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在促进城市群组实现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须进一步提升空间引力效应、空间关联效应,并形成空间溢出效应,减少空间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国际贸易中的双边贸易流量。在引力模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众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边境效应问题。本文试图将国外繁多的研究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推动国内对于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尝试利用经济实力、非农业人口、科技就业人数等指标对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引力模型及经济隶属度分析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以期能够为更好地建设北部湾城市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计算并分析了中国与南非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从而指出两国货物贸易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贸易结构的互补;接着建立引力模型,对互补性作用的大小进行定量分析;最后对两国的贸易潜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南非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潜力正逐渐变小,但仍具有继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黄鸿  陈军 《价格月刊》2023,(7):62-69
机电产品是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往来中份额最大的商品,选取2012—2021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数据,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和GTAP模型两种实证方法分析影响中国对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以及双方贸易潜力大小,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和区域内成员国的市场规模、经济体量、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地理位置的远近以及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是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可以进一步发掘与RCEP成员国机电产品贸易潜力和合作空间。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中国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机电产品质量,促进机电产品市场多元化发展;加强与RCEP成员国对话交流,提升合作水平;促进机电产品市场多元化发展,同时加强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实况,阐明其详情和产业现状,以边境口岸产业发展与布局的相关理论为来源,在引力模型和区位熵等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方法下研究口岸产业发展与产业规划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2000-2010年中国对东盟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面板数据通过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之后,中国已出现贸易转移效应,并且运输成本的系数符号与传统理论相反。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总体和三次产业贸易现状出发,利用拓展引力模型分析中国总体出口贸易与分三次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应出口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联系紧密但分布不均衡,且出现了一定程度贸易转移;各变量对总量出口与各产业层面出口的影响方向一致,但各变量对不同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总体出口贸易量衡量的出口贸易潜力并不能准确反映各产业层面的出口贸易潜力;一国不同产业出口贸易潜力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日韩FTA贸易潜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收入水平、距离因素对出口贸易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中日韩FTA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和潜在收益。此外,本文认为三国对敏感产业的关注、历史与现实问题以及美国、东盟的制约成为阻碍中日韩FTA构建的三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日韩FTA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