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发电企业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电力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大部分地区缺电严重;另一方面,电煤供应日趋紧张,燃料供应已成为火电厂正常生产的瓶颈。电荒和煤荒现象的出现,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已达到  相似文献   

2.
在“柴油荒”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时,业界对于“柴油荒”的追问和反思并未停止。“柴油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从上年此时的“气荒”到此次的“柴油荒”,再到近年频频出现的“电荒”、“煤荒”,其背后折射出中国能源消费的哪些问题?如何避免类似突发性供应短缺再度出现?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3.
鲁莉  马兵 《中国电业》2010,(2):24-25
2009年年末,受电力需求旺盛、电煤供应严重短缺、水电资源极度匮乏、发电机组故障频发等多种因素影响,湖北省遇上了十年来最严重的“电荒”。12月12日,湖北省开始执行计划用电。湖北省荆门市在这场“电荒”中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荆门供电人群策群力,与“电荒”打一场持久战、攻坚战……  相似文献   

4.
湖南电荒、湖北电荒、山东电荒……即便是“坐”在煤堆上的山西省的发电机组也因缺煤而停机,在6月26日缺电最严重时,省内共有19台机组共计379万千瓦停机。  相似文献   

5.
快速发展的中国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资源问题的关注,可中国的资源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令人瞩目。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发生的电荒、煤荒、油荒,使中国经济和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冲击。从现实来看,如何应对能源紧张的考验,并非一个轻松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能源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电荒”、“煤荒”等问题,表明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能源税收政策,引导市场主体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实现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三年来,“煤荒”、“电荒”、“油荒”、“煤电油运全面紧张”、“限制高耗能产业”、“能源安全”等能源方面的词语受到各种媒体的空前关注,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各类生产企业都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多次成为国务院会议讨论的议题。为什么能源问题受到如此关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市场煤”与“计划电”间的矛盾、铁路运力制约、煤炭售价和质量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煤、电、运的有效衔接,成为影响中国煤炭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之一。正确“把脉”煤炭市场、针对症结开出一张良方,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电力结构长期显现着“以煤为主”的特征,火电在电力总装机中的比例,从建国以来一直居高不下,2007年达到了78%,超过世界平均比例一倍以上。2007年,我国原煤产量增加1.43亿吨,而发电用煤却增加了1.37亿吨,煤炭增加的产量几乎为火电企业“独享”。此外,钢铁、化工、出口对煤炭需求的也在增长,煤炭的供需形势日趋紧张。从2007年下半年一直延续至今的“煤荒”,令火电企业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10.
又一轮柴油荒袭来,据报道,某些省份的加油站一次只允许加柴油200元,也就是不到30升。民营加油站频频告急,称进不到柴油。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多次发生柴油供应紧张的情况,可以称之为柴油荒的有三次。最严重的一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出现了北京五环外难以加到柴油的局面。为何柴油供应紧张总是眷顾我国?柴油荒的阴影为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我国遭遇了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电荒”。从年后的淡季缺电,到“迎峰度夏”时节的电力缺口进一步拉大,再到冬季高峰时期17个省用电告急,电荒几乎贯穿全年,并逐渐由“暂时的”、“局部的”向全国大范围蔓延。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火电亏损日益加重,“电荒”危机的愈演愈烈迫使政府出台多项措施,提高电价、限制煤炭价格、鼓励煤电一体化、出台居民阶梯电价等等。那么,这些措施是否能够破解目前的“电荒困局”?2012年电荒问题能否得到缓解?政府还应该从那些方面着手解决电荒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工业》2008,(3):19-20
2008年1月,一场罕见的大雪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截至2月23日,此次冰雪灾害已导致12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电煤告急,食品告急,交通瘫痪……因“煤荒”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再次凸显了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天灾难料,人事可期,唯有正视这场冰雪灾害背后的问题并努力改进,人们的代价和努力才不会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3.
人语     
没有短缺?可以想办法制造短缺。 ——有行业专家认为,国内突然冒出来的“煤荒”、“电荒”,有人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黄腾 《煤炭经济研究》2005,(7):91-93,96
从2003年的下半年开始,面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严重的“油荒”、“电荒”、“煤荒”、“水荒”,中国煤炭业界的精英们在为煤炭价格不断高攀的惊喜中,不时地也在为煤炭价格的下落担心。作为煤炭市场的分析人员,我曾经利用会议发言以及在媒体发表论文的机会,阐述中国本轮经济发展起源于钢铁需求的崛起,受托于钢铁工业发展的拉动,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山西为例,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和煤输出大省,煤炭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煤炭产量销量全国第一,无论是支撑国家经济建设,还是促进山西经济社会发展,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多年来,山西煤炭资源开采消耗、损失浪费严重,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少,后备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山西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国国民经济在经历“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的同时,一场漫卷大半个中国的“电荒”也不期而至。在很多城市,蜡烛和应急灯生意日益火爆,“拉闸限电”以久违的面孔被各大媒体高频使用,电力供需矛盾再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电力短缺的阵痛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随后,一场应对“电荒”的战役也迅速在全国上下展开,正如抗非典孕育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一样,“电荒”的背后未必没有塞翁之福,阵痛之余,我们不禁要问,“电荒”究竟考验了我们什么?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发生技工荒,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的“断档”给社会经济造成波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荒、油荒、煤荒在困扰着我们。随着能源基础建设加快推进,也有专家预测。我国电力能源等方面的短缺将逐步得到缓解。然而,我国作为耗能大国和能源利用率偏低的发展中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企业更应成为“长久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不妨引进点二手设备王理珊我国电力长期供应不足,开放改革以来,采取了多项政策加速电力建设,近6年年均发电装机增长达12000~14000兆瓦的空前速度,而全国仍然缺电20%,电力供应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华北地区装机规划(火电部分)1991...  相似文献   

20.
全国煤炭产量1987年达到9.28亿吨,比1978年增长3.1亿吨,平均每年增长3447万吨,基本上保证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煤炭供应暂时缓和的喜人形势。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格局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改变,国民经济的发展将对煤炭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