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认为社会制度的本质是由一个国家的国体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体所决定的而不是其他。当然,社会制度的本质又必然会通过一些特征反映出来。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领域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特征是人民要共同富裕,其基础是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各种所有制都可以是某种社会制度的经济基础,前提是所有制形式应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秦尊文 《经济师》2002,(8):48-48,50
股份合作制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所有制形式 ,符合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具有制度上的优越性 ;它是新型的合作经济、集体经济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它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的生长点 ,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股份合作制毋须向股份制过渡 ,也不会演化为个体私营经济。它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 ,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私营经济具有一般私营经济的基本共同点。从所有制形式上看,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着本质区别。从劳动关系上看。私营经济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企业主拥有资金和生产资料,雇工则作为劳动力的出卖者受雇于私人企业,从收入分配上看。私营经济的经营者由于拥有资金、工具、生产场所和生产资料,合法而有限度地占有雇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从生产目的看。私营经济的企业主发展生产的直接目的则是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本质上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份。  相似文献   

4.
所有制的主体性与历史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是对生产力的占有以及利用和发展生产力的形式;它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重合部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中介,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提供现实的起点;它作为生产关系的原生点和人们间本质的社会关系,成为社会的缩写。所有制无不具有与生俱来的多重主体性。所有制的历史本质与主体性,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发展提供着深刻宏大的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5.
《江南论坛》2004,(2):27-29
所谓民营经济不是一个所有制的概念,而是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以各种民间原始投资和积累为主体的,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管理的经济体系。它包括了个体私营经济、城乡集体经济、外资合作经济、混合型经济、国有民营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民营”的本质规定性是“营”,而执行  相似文献   

6.
劳动者股份所有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社会所有制;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国家所有制;根据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规定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应当是以劳动者个人所有权的社会联合为基本特征的各种劳动者股份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的社会性质、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属性以及私营经济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本认为,我国私营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在客观上起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应该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刘秀萍 《经济师》2008,(3):294-294
文章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些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套有制经济,它们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私营建筑经济主要是指纯粹私营经济、国有或集体经济中属于私营经济的成份、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私营的建筑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条件。由于建筑业和建筑产品具有特殊性以及"所有制歧视"的存在等原因,使得私营建筑经济发展与私营工商业相比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但是,私营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促进私营建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基本线索,评述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孙治方,卓炯、顾准、于光远、薛暮桥、刘国光、厉以宁、吴敬琏、林子力、王珏等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够兼容的关键在于两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市场经济是生产社会化的形式,生产资料和社会所有制是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本质上的一致性,为我国经济理论界把商品经济与私有制分离开来、确  相似文献   

11.
从公司治理本质透视IT治理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探讨IT概念、公司治理本质及其与公司管理区别的基础之上,综述前人对IT治理概念的界定,较全面地分析了IT治理的内涵,并对IT治理和IT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以期更深层次地把握IT治理本质。  相似文献   

12.
文字性质判定标准,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学界的观点可谓异说纷呈,百花齐放。其中"字符性质决定文字性质说"是颇有影响的观点之一。这一文字性质观直接表现为"两层符号理论"与"三类字符说",并认为"撇开字符的性质,仅仅根据文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所代表的语言成分的性质,来给文字体系定名,也是不妥当的。"对于这种文字性质观,我们有许多疑惑。就这些疑惑,提出了自己的管窥之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3.
系统方法论的主要思想包括整体观、层次观和演化观.以这些观点作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主要分析工具,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阐明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反思科学技术系统的价值特征,构建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从而在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技术与社会诸内容之间建立起内在逻辑联系,使之真正成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学理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生物演化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学中偏好、信念和理性的形成和演化特点,揭示了人类经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企业组织资本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将组织资本的内涵确定为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通过企业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不依赖于个体而存在的内含于组织中的共享资源或资产.组织资本与企业的性质存在密切的联系,因为组织资本能降低交易成本,企业的产生、并购及多元化经营很大程度上都体现了组织资本的作用.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组织资本同其他资本共同发挥作用,有效的组织资本能使企业实现资本和劳动力等资源的节约,因此,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激励,促进组织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既具有一般财产权的法律特征,又人有特殊性,它的本质是为了激励有用知识创造而设置的一项租金,以及为保证实现此租金,降低交易成本而建立的权利初始分配的结构,标准及转让规则。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Digital platforms turn traditional approaches of the firm, which relied on the wage relation to explain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firm and market, upside down and underline the advantages of coordination through organization over coordination through market. This study aims to propose a definition of the firm able to integrate, besides the integrated firm, also hybrid forms such as networks of subcontractor/subcontracting firms as well as atypical forms such as digital platforms. By reactivating the firm-boundary problem, this article suggests putting valorization by labor at the heart of the firm’s decisions concerning integration. It suggests therefore a general definition of the firm as a techno-institutional center of capital valorization, provided that firms make profits by means of the appropriation of labor incorporated into their (productive, structural, intellectual) capital through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By stressing the relation of production between the owners of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and the direct producers, the approach of the firm supported here should allow to cover the different existing models of the firm, from the classical firm to hybrid models, around which the boundary debate has revolved, to digital platforms.  相似文献   

18.
In 'The Nature of Constitutions', Mark Grady & Michael McGuire provide a model of the evolution and purposes of constitutions as arising to minimize appropriation by dominants of subordinates. This Comment builds on Grady & McGuire's article in three ways. First, it supplements their analysis by operationalizing a model of constitutional evolution that views constitutions as arising out of the conflict of competing high-ranking individuals to preserve their own authority. From this clash of self-interest of dominant individuals, constitutions are born. This predicts that constitutions will not simply tame all forms of appropriation, but will also hard-wire some forms of appropriation behavior into the permanent constitutional structure. Second, it examines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in light of this model to show how that constitution reflects the mixture of appropriation and appropriation-taming behavior. Third, this Comment argues that the breakdown of constitutio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century can be explained by a failure to fully appreciate the purposes of constitutionalism in a biological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最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忽视学术制度建设,加之拜金主义和拜权主义思潮的日益盛行,学术腐败已经成为一个极其普遍化和严重化的问题,日渐吞噬着中国的社会健全、民族文化精神和学术健康,建立在对中国目前面临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学术腐败问题的实际观察的基础上,对学术腐败的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健康的学术传统之复归做出一种力所能及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论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业集群能否表现出预期的良好绩效,关键是集群内有没有联系广泛且有效的企业网络,即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是产业集群的本质特征.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产业集群的定义、鉴别、分类和竞争优势来源等方面,系统论述了产业集群的网络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