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伴随着欧盟债务危机的愈演愈烈,以及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惊险落幕,中国也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回落的挑战中迈入了2013年的门槛.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于组织来说,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和推动员工的身心健康以保证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无疑也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起来. 怎样解决这个难题?继"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提高国民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中国"的奋斗目标以来,十八大又给出了新的答案:"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在越来越高的民众呼声中,建设"幸福中国",打造"幸福组织",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发展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2.
邯宝冷轧厂积极适应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新变化,通过建立职工思想疏导平台激发"正能量",运用多种心理激励方法激发"正能量",用团队和敬业精神培育激发"正能量",提高了职工队伍凝聚力,有力促进了中心任务目标的实现,增强了深加工产品品质增效的新实力。  相似文献   

3.
王槐银 《企业导报》2012,(4):140-141
日本企业文化的显著特点是人性化:员工以企业为家,对企业忠诚;企业尊重员工,尊重其主人翁地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才能在相互尊重和精诚合作中得到充分激发;企业不仅要回报股东、回报员工,更要回报社会,要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当前,我们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抓住融危机之"机",很有必要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力争把员工塑造成"企业人"。  相似文献   

4.
<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我们知道,"企"字去掉上面的"人"便成为"止",企业离开了人、离开了员工,一切就会停止。因此,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把着眼点放在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上,始终坚持尊重员工、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培育员工、激发员工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来抓,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谐相处.那么.构建和谐企业就更要"以人为本",实现"三贴近"原则,充分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主载企业生命的动力源泉,只有做好员工的工作,发挥员工在企业的重要作用,用先进的思想凝聚人,用激励的政策鼓舞人,用科学的方法带动人,才能实现人心稳定、生产稳定、安全稳定,最终实现人与企业的共赢.这就需要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以人为本",坚持"三贴近"原则,长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员工有效发挥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肖海 《企业文明》2011,(12):37-38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人们思想多元多变。南方电网公司顺应时代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把"建设幸福南网"作为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着力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满足员工心理需求,激发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动机和表现,促进员工的工作幸福体验,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东方企业文化》2019,(3):32-34
<正>近年来,石家庄常山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坚持传承企业60多年的优秀文化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积极探索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路径,营造企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良好环境,帮助员工培育良好心态,引导员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助推员工把个人梦、企业梦、纺织梦、中国  相似文献   

8.
员工要不断提高情商,加强换位思考,积累心理资本,善于自我调节;企业要营造公平氛围,消弭情感距离,培育情感领导,构建开放环境--共情又被称为共感、移情和情感移入,是双方或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可通过分享和沟通等方式实现。"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是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常有的共情状态。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江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努力工作,快乐生活",努力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来,中钢刘塘坊矿业党委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精心打造学习型企业,不断创新文化建设,形成了公司独特企业文化,有效的激活了企业上下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以人才强企为战略强管理建队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归根到底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立足点要放在培育"四有"职工队伍上,近几年来,中钢刘塘坊矿业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性员工活动,不断提高了企业和员工队伍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员工思想趋向多元多变.东莞供电局正处于企业战略转型和"一体化"管理变革时期,农电体制改革刚刚完成,员工面临着融入企业、人事变动、技能提升、工作负荷大等问题,心理压力骤增,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健康心理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为百姓勾画出了一幅"幸福蓝图",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等"硬指标"上,更表现在社会心态、幸福指数等"软指标"上,这种从追求经济发展,到关爱人的幸福指数发展的转变,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以建设和谐社会为主旋律的今天,社会、企业、大  相似文献   

13.
"幸福企业"在最近几年很流行,一夜之间不论什么样的企业都在宣称自己是"幸福企业",或正在打造"幸福企业"。应该说,身处不同企业的员工,对幸福的感知千差万别。其实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有幸福感的员工,其共同点就是会发自内心地流露出满足和幸福的姿态。曾几何时,"下岗"是国企员工谈之色变的字眼,如今国企员工的幸福感,又怎样呢?  相似文献   

14.
【HR圆桌话题】幸福是人们对于生活和职业的主观体验,每个人对于幸福的理解各有不同。当"幸福"二字越来越频繁地进入公众的视野时,如何营造宽松活跃、富有激情的工作氛围,打造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的工作环境来提高员工的的满意度和愉悦感,成为展现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面前的一大难题。那么企业该如何发挥内在能动性,打造"幸福企业"和"快乐员工"呢?  相似文献   

15.
"正能量"是指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蕴含在每个员工身上的正能量,构成了一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能量之源。这种能量既体现了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又体现了企业发展的最终方向。企业要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正能量,只有激活每名员工的正能量,使他们自信、愉快、充满活力地投入工作,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才能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利润,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打造社会责任性建设,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全体员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员工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培养和造就一支符合公司发展要求的干部职工队伍,有序推动企业党建工作,曹娥江制水公司党支部坚持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扎实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组织开展了“争杯夺牌·授旗争星”立功竞赛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党组织在引领企业发展,团结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和谐中发挥了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渝海物业     
<正>企业特色渝海物业公司十分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坚持严格管理与人性化关怀相结合的企业风格,坚持培育具有渝海物业特色、富有活力的企业文化。公司党支部、工会、团支部以"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增强团队建设来促进公司的生产经营发展"的原则出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人文关怀"与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在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的活力,激发潜能,集合众智,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相似文献   

19.
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和快速、科学健康发展.对提高企业员工幸福指数的提高,不仅要从物质方面还要从精神和情感方面进行提高.通过持续的增强民生建设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520”幸福工程等一系列活动来提高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本文主要阐述了幸福的本质内涵以及提升企业员工幸福指数对建设幸福企业的意义,然后对广西交通投资集团玉林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建设幸福企业的现状分析,最后提出提升员工幸福指数,打造幸福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陕煤澄合矿务局王村煤矿围绕"科学兴企,文化强企"的发展战略,在"业精人为本,人重事竞天"理念指引下,以安全生产为重点,以打造引领行业管理的标杆企业为愿景,以建设幸福王村矿为目标,通过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了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王村煤矿按照"一切为了员工的生命与健康"的安全宗旨,提出了"零三违、零隐患、零事故"的安全目标,制定了"众人安全文化"管理法则。王村煤矿安全管理法则对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