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荣彦 《企业技术开发》2011,(12):159-159,162
近年来国内外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得到长足发展,对聚合物的驱油机理,地质条件及聚合物的驱油方案的研究应用都有详细的介绍,文章重点对聚合物的驱油地质条件及机理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适合我国驱油的聚合物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曦 《价值工程》2015,(11):64-65
本文以大庆油田第六采油厂为例,对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机理进行分析,开展高浓度注聚室内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高浓度聚合物驱注入参数优选提出建议,注入速度、聚合物用量、高浓度注聚配产配注方面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是利用三元体系中的碱、 表活剂和聚合物三种化学剂的协同效应驱油.为更好地适应地层配伍性,许多油田使用了三元复合驱分质注入技术,将高分子量的三元复合溶液在进入低渗透层前经过分质工具的剪切,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从而保证在不堵塞油层的前提下又有足够的注入速度.三元分质过程由于碱和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导致分质工具对三元体系的作用、 碱和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分子的作用异常复杂.为了能够更好的应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本文研究了三元分质过程中碱和表活剂对聚合物分子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潘越峰 《科技与企业》2014,(13):390-390
原油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必需的能源材料,在原油的开采中,需要尽量避免严重的浪费现象的出现,因此,提高原油的采收率是非常重要的。大庆油田作为我国主要的原油开采油田之一,在开采的过程中对原有采收率的问题实际为关注的,聚合物驱油技术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但是该技术如何才能够在大庆油田这一地理环境下进行科学运用是非常关键的。文中对聚合物驱油的原理进行了研究,对其适合条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大庆油田整体环境,对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高浩 《活力》2010,(4):83-83
聚合物驱油简称聚驱,它是在水中加入聚合物,增加水相黏度,改善油水流度比,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聚驱作为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措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于它的某些理论和机理仍然还未认识清楚.从而影响到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陆上老油田开发的持续,综合含水较高,油气产量下降难以避免,以聚合物驱油为代表的三次采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有的可采储量预测多基于天然能量开发或者注水开发所进行的,而注聚合物驱替在机理上与常用的注水开发有着较大的不同,注聚合物后的新增储量需要重新评价。文章应用动态资料,从驱替特征曲线特征研究入手,建立了不同渗透率级差、不同聚驱控制程度、不同聚合物用量、不同聚合物粘度与原油粘度比情况下注聚机理模型,应用数值模拟得到的非均质油藏注聚后驱替特征曲线变化趋势,然后根据已经结束注聚区块注聚增加可采储量递推校正,以得出注聚合物新增可采储量的预测方法,并对聚驱控制程度、聚合物用量、渗透率变异系数等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精度较高,效果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7.
双河油田Ⅲ油组是双河Ⅱ类储量聚驱单元,注聚后期单元面临着产液能力降低、分层动用不均衡、平面聚合物窜流等问题,制约聚驱后期聚驱效果的进一步扩大。文章结合双河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提出聚合物驱后期改善开发效果的主要技术对策,通过实施,使产量在高峰期保持稳定,进一步扩大聚驱效果,为其他聚驱单元的开发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综合应用地质、测井、试验测试及油水井动态数据等资料,按照系统工程的原则,从油藏描述着手弄清沉积相与剩余油分布入手,建立包括油藏地质分析——油藏工程研究——油藏数值模拟——水驱历史拟合——油藏精细综合描述等在内的配套研究技术。该研究成果的实施可以提高东沙二上1油藏水驱动用程度,使油藏的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丁红霞 《企业导报》2013,(2):268-269
以河南油田为典型代表的内陆油田均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期,三次采油已成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重要手段,但聚合物驱技术应用区块普遍存在采出污水含硫量高(50mg/L~60mg/L)问题,制约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此,开展相应技术研究,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就技术研究情况做出综合分析,以确定含硫污水与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6,(33):124-126
聚合物驱可大幅提高采收率使得产量得以提高。注聚过程中由于机械降解的缘故,导致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影响聚合物驱的驱油效果,井下聚合物溶液黏度损失无法直接测量,本文应用Fluent数模软件模拟了聚合物溶液流过井筒,炮眼,地层孔喉等通道的流场,并分析了三种通道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对今后聚合物驱用溶液黏度设计及提高黏度保留率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0 前言 从微观角度来进行分析,对于高浓度聚合物来说,其分子密度较大,分子之间紧密连接,这是导致高浓度聚合物异常粘稠的重要原因,在复杂地层孔隙吼道中,高浓度聚合物在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涡流区,这就能够将剩余油转变为油滴,并被携带到渗透率较高的地方.高浓度聚合物的黏性越强,产生的涡流区越大,其对喉道以及盲端剩余油的驱替能力越大,这就是高浓度聚合物微观驱油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2.
毕凤琴  李芳  梁辉 《价值工程》2011,30(11):206-207
CO2-EOR不仅能够减少向大气中排放CO2的量,同时还能够将以往认为是废气的CO2利用起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因此,CO2-EOR已经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注意。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CO2-EOR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CO2-EOR技术的驱油机理、地质条件和筛选标准,结合CO2-EOR技术存在的气源、腐蚀和波及系数低等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鉴于水驱驱替特征曲线理论对聚合物驱已不完全适用,研究评价了聚合物驱条件下对累积产油量、阶段采收率、含水率等指标进行预测,提出了驱替特征曲线法、累积液累积水法、流管法、水驱递减法、归一化法。  相似文献   

14.
王立辉 《科技与企业》2014,(13):368-36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用传统的采油技术采油率有限,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企业都开始使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来提高采油率,一来可以满足油田开发的工作需要,二来也解决了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有利。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驱油的机理,并讨论了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前注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在喇嘛甸油田广泛应用,如何监测注聚井的动态变化,尤其是笼统聚驱注入剖面的测量问题,是对生产测井的技术考验。本文针对目前在喇嘛甸油田应用的笼统注聚剖面测试的氧活化和同位素测井技术,结合测井实例进行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筛选出可适用于中低温的稠油油藏的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在油藏温度下,筛选出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温度对自生CO2泡沫体系的泡沫性质的影响,同时对自生CO2泡沫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和粘度稳定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黄原胶做稳泡剂时,能保持粘度的长期稳定稳定性;自生CO2泡沫体系比单一聚合物能提高的采收率6.2-8.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边、底水驱油藏特点,首先开展了多种化学驱油技术的优选及论证,明确了本类油藏开展化学驱是可行的,并进一步明确了最优驱油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全新的高效驱油体系,最终开展了物理模拟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表明,在边、底水驱油藏开展"3+3"化学段塞组合驱使完全可行的,可以提高采收率17%以上.本文对于边、底水驱油藏开展三次采油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祥 《企业技术开发》2010,(9):116-116,123
聚合物驱是油田继二次采油之后三次采油常用的方式之一,孤东油田六区东南部于2004年1月实施注聚开发。区块整体注聚效果良好,但注聚后期却出现了油水井堵塞的现象,文章对六区东南堵塞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堵塞治理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9,(4):41-4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消息,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0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油田原油总产量的40%以上,相当于为全国13亿人口人均约提供1.5吨油。大庆油田目前已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万多亿元。大庆的油田开发技术中,注水开发技术、聚合物驱油配套技术、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研究表明CO2驱是低渗透油田开发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低渗透油藏自然产能低、地层能量不足、地层压力下降快等引起采收率低的现状,在CO2驱油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CO2驱注入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O2驱具有良好的开发效果,对后期的CO2驱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