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州作为建设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研究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面临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的郑州与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郑州必须加强自贸区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建立城市联动机制,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文章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出发,阐述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意义,在分析了郑州目前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为把郑州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生产和消费中心,同时也是产业发展的集中地,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发展对于持续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范围有限,多数地区仍处于城市群和都市圈以外,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除了要重视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更要重视城市,尤其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把握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一般规律,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分布体系;加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要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市布局、政府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功能区.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城市经济的现状是发展较快,但平均水平低,差异明显,不平衡。因此,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加强中原城市群建设,营造环郑州经济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尹德挺  赵政  史毅 《改革》2024,(3):88-103
基于协同理论的分析框架,在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关系协同、地位协同和圈层协同的视角对城市群人口协同发展与国家中心城市效能类型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竞合力、主导力和聚合力共同构成城市群人口高效协同的三维支撑体系。非中心城市的竞合力是城市群提升人口潜力的关键。尽管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群人口系统从旧结构向新结构演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其他城市对国家中心城市的人口引力作用相对更强,非中心城市对城市群活力的影响值得重视。中心城市的主导力是城市群实现人口跃迁的关键。国家中心城市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的集聚作用突出且呈现持续增强态势,在从弱主导走向强主导的演化过程中,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实力是其重要支撑。城市网络的聚合力是城市群优化人口格局的关键。在与城市群其他城市之间的圈层关系中,国家中心城市保持较高的子群内部密度、形成稳定的凝聚态势是城市群辐射能力的重要体现。基于“三力”研究,建议“任务面向型”城市积极引导产业和人口有序分流、避免人口过度集中,提升城市群人口发展的协同效能;“成长面向型”城市加快培育非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5.
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型发展期,短期波动与长期增长的困境相互交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对于城市而言,在外部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频发变动,内部的环境、能源限制问题明显,城市化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经济的增长变得艰难。郑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区,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从科学发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因此它主要分布在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工业化国家。西欧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开始最早的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密度大,均以多个城市集聚的形式形成城市群。如英国的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城市群集中了英国4个主要大城市和19多个中小城市,是英国产业密集带和经济核心区: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  相似文献   

7.
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群城市的竞争力在确保我国资源、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而针对该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城市的人居水平、科技兴区、发展集约型经济、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协调分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城市定位一直是城市规划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形式多样的观点,但将城市定位置于多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分析,并制定多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下的实现路径还比较少见。综合考虑南宁特定区位,中国与东盟经济格局、珠江—西江经济带和北部湾城市群区域格局对南宁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分析3种战略下南宁的产业分工与需求,提出将南宁打造为国家引领区域面向东盟全面开放的枢纽城市,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西南开放的支点城市,服务珠西江区域合作与北部湾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性地提出了依托南宁渠道升级提升城市全面开放功能,依托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提升南宁开放功能与产业集聚水平,通过提升城市服务职能强化南宁区域中心地位三大实现路径,为南宁在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文化科技融合不仅为传统文化产业注入了活力,更催生出了新的文化业态,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探究了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现状,借鉴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经验,发展我国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要注重政策制定、立法保障、人才培养、资金扶持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新区产城规划分为多个阶段。当前的城市发展虽然正处于快速拓展阶段,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产能单一。21世纪城市产能种类变得多样化,信息化的产业在城市产能中占的比例逐渐增加,一些高端产业发展成为一线城市产业的中流砥柱。而且城市产能不仅仅关乎城市企业经济,还关乎城市保障、配套设施、交通、环境等诸方面。在这个背景下,新区的产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
《首都经济》2010,(8):8-9
国务院办公厅已正式对外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北京、上海、大连等12个城市最终晋级,成为首批试点。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既有4个省会城市,如哈尔滨、武汉、杭州、南京,也有4个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厦门、大连,还有1个非省会城市绵阳和1个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同时,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也在列。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是不同发展水平的都市圈通过竞争与合作形成的空间交互与叠加的经济区域。城市群经济增长主要受制于要素禀赋、结构、功能及创新等方面,城市群经济增长需要从要素投入、产业布局、空间异质性等多重维度进行考察。引入空间权重的中原城市群经济增长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对资本积累的依赖程度较高,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中原城市群内部联系较弱,创新程度较低,没有形成基于空间和产业的多维价值链,基于分工与专业化的城市体系尚未形成,产业升级效果不明显。中原城市群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在发展中应体现柔性化、层次化、多样化和多核化的发展理念和推进措施,各城市内部形成"中心+组团"发展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开放协同和功能完备的城市体系,加速推动空间效应的形成和提升,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心城市是现代化的发展范畴,它在全国起着引领、辐射、集散的作用。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往往由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表现出来。郑州入选国家中心城市一方面是因为郑州市已具备较大的优势,如历史发展机遇、区位交通优势突出、现代产业发展较快等,另一方面也突显国家对郑州市近年来综合实力的肯定,不仅有利于郑州自身经济高速发展,更有利于发挥郑州市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州和洛阳是中原城市圈中的两个核心城市,在发展中部地区的大格局下,中原城市群如何在中部地区找准定位,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城市群的竞争力归根结底以核心城市为首的区域竞争力,中心城市采用何种模式的发展对于提高城市群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而郑一洛双核模式可以更好地提升中原城市群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包一帆  陈军 《科技和产业》2022,22(12):376-381
城市群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基于协调发展视角对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韧性进行测度分析。先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4个维度构建城市韧性评价体系,再通过熵值法测度2011—2020年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韧性,对城市群整体以及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表明:4个维度对城市韧性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经济韧性关中对城市韧性的影响最显著。关中平原城市群城市综合韧性较低,且发展不均衡,但近年一直是呈现缓步上升的趋势。最后提出关于城市协调发展、提升城市韧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原城市群崛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趋势。未来20年,将是我国城市化的高速成长阶段,新世纪之初,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构想,河南省提出了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本文着重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重大意义及方法措施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胡跃 《宁波经济》2015,(3):9-12
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是促进"四化融合"的重要路径和有效举措,目前主要有智慧新城建设、旧城智慧改造、智慧功能区整体开发等模式。宁波要在借鉴先进城市做法经验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体制政策、平台构建、推进工作等方面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智慧城市的互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周璇 《魅力中国》2013,(13):55-55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是中原崛起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有利于改善全国经济布局并在中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探索出一条不牺牲生态环境的“三化’’协调之路。中原经济区已初具经济带、城市群规模,在区住、交通、人力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有产业结构落后、中G城市带动有限、缺乏创新活力与协同发展等不足。中原经济区的战略选择应该是增强中原城市群辐射能力,积极打造核心城市郑州;科学引导产业转移,着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强产业集群效应。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下,城市发展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调整,进入新型城市化发展阶段,多中心的空间布局形态面临着各中心之间融合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多中心城市——台州市当前中心区融合的基础和面临的困难,提出在保持城市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市服务能级、加强多中心间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加强文化统筹等多方面融合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地域化趋势日益明显,新科技革命极大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世界城市发展也空前迅猛,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是全球城市化将成为不可阻挡之势,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竞争日趋激烈。二是城市的空间表现形态将发生革命性转变,出现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的趋势,引起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城市的生产功能逐渐削弱,流通功能、服务功能、科技功能逐渐增强,知识经济所占比例将逐渐加大。三是大都市经济地位突出,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不少国家大都市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以大都市为核心形成的“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基础设施完善,极大地发挥了城市聚集的功能,有力地推动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以贸易、资金、信息为纽带,全球各大都市联系紧密,在其本地区和世界经济中愈显重要。四是“数字城市”将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五是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建设生态城市的浪潮方兴未艾,将在不断解决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矛盾中,寻求城市及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