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事实上,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和营销人员的看法有所不同。不管消费者是出于对我们品牌的偏爱,抑或是仅仅出于习惯性而购买,与产品无关,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者选择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分评估我们的产品,我们要区分消费者的“考量行为”和“选择行为”,从而了解直觉或者习惯在消费者决策中发挥的作用,继而结合我们的研究技术,更好地捕捉消费者的直觉特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实体店铺和网络两种渠道购买服装,了解消费者购买服装的渠道选择影响因素对于企业正确实施渠道营销至关重要。本文以江浙沪地区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整理分析,探讨了服装消费者购买渠道选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网络搜索的便捷性和成本低促使消费者更习惯使用网络渠道去了解、获取服装产品信息,但在购买时消费者对实体店铺品质的信任则成为部分消费者转而选择实体店铺的主要原因,同时,消费者对实体店铺和网络渠道的售后服务的满意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3.
我们处在一个变化的社会中,产品和企业的更新速度加快,出现了消费者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电商企业的竞争加剧等这些问题。现在电商企业主要通过分析大数据来寻找消费者的偏好,但是这种通过大数据的精准营销仍然存在缺点,例如淘宝上基于消费者行为数据的推荐会使消费者视野受限。消费者在历经"需求-选择-购买"这三个阶段时,从始至终都需要用"心理"来支配购买行为,所以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是由消费者的心理主导,要推测和影响消费者行为,就需要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所以更为科学的是基于消费者心理的深层营销。人的心理因素是难以捉摸、变幻莫测的,在不同的情景下会产生变化,我将消费者的行为和心理进行量化,从源头进行深度分析,寻找影响消费者心理因素。电商企业可以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制定策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有效地销售产品并获取更大的利润。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互联网平台的兴盛,消费者在线购买过程显得越来越模式化,"部落电商"的商业形态逐渐形成。在"部落电商"的背景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模式逐渐过渡为分享型购买行为模式和偏好型购买行为模式。在分享型购买行为模式下,消费者经过查看分享、产生需求、分享沟通、实施购买、分享产品信息等阶段完成购买。在偏好型购买行为模式下,消费者则经过组团购买、交流体验、产生新需求、成员沟通、再次购买等阶段完成购买。该研究能够为当下的互联网企业营销策略服务,越来越模式化,经过互联网运营商对用户习惯的不断培养,逐渐形成"部落电商"的商业形态。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有的顾客即使有较高的满意度,仍然会选择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相反,有的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十分满意,却仍然是企业的忠诚客户。本文将试着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为切入点,对企业如何赢得消费者忠诚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消费者购买行为特征看如何赢得消费者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有的顾客即使有较高的满意度,仍然会选择其他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相反,有的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不十分满意,却仍然是企业的忠诚客户.本文将试着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为切入点,对企业如何赢得消费者忠诚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求变购买行为及零售商的市场机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产品 (品牌 )的选择和购买场所的选择是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行为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求变行为作了分析和介绍 ,特别就西方市场营销文献中对消费者求变行为研究的内容和重点做了介绍 ,包括求变行为的主体 (谁是求变者 )以及对象 (哪些是求变产品 )等。文章的最后部分重点分析了面对消费者的求变行为 ,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采取的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消费者看待品牌的一般角度出发,利用消费者选择行为定义产品品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做出消费者选择品牌其实是在购买品牌包含的功能利益产品,情感利益产品,从而购买到品牌这一组合产品的三类产品假设;进而参考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引入效价比作为调整系数,建立品牌竞争力效用模型;最后,利用品牌竞争力效用模型解释某些现实现象,以期能够给厂商提供一些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在未来几年里,女性的影响力将会非常巨大,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走出经济低迷期,而且会创造我们一生中最显著的一个市场机会——比中国和印度的崛起更大的机会;比任何支援方案更可持续的机会。其中的一种表现就是女性消费者的计划性购买行为比例不断下降而冲动性购买行为比例急速上升。我们把消费者在这种感性因素驱使下的购买行为称作冲动性购物(Impulse Buying)。女性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某些特殊场合而产生冲动性消费,经常莫名其妙地购买本无须购买或者是超额购买了应需的产品,这种情形在女性消费者之中非常普遍。而且女性在情绪不稳定的环境中容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而彩妆产品则属于体验型消费产品,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相对冲动。杂志上色彩鲜艳的宣传广告,模特的使用效果,卖场的体验试用则是促成购买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宋来方 《现代商业》2012,(12):24-25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取决于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而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以至消费习惯和购买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文化、社会、个人因素等。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更容易受到诱因影响,更容易形成强大的、多样化的购买动机,更容易认识到"问题"的存在;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样化;他们购买建议主要来源于口碑而不是广告;他们的学习环境与回忆环境很容易达成一致;他们即时搜索。他们评估商品时更容易受到情感和情绪影响;他们购买评估更容易受他人影响。他们更容易将购买意向转化购买行为;他们更容易产生冲动购买;他们更容易购买新产品、新品牌。所以,消费者主权不是增加了,而是下降了。营销者更容易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购房行为感知风险构面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猛,促销手段也层出不穷。这些一方面给消费者以更多的选择产品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难度。在市场买卖双方互动的情况下,销售者和消费者通常拥有不对称的信息,对要做出购买决策的消费者来说,就面临着各种购买决策的不确定性或者风险。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往往在得与失之间进行权衡,也就是说感知利得和感知风险会同时出现。而且正如感知利得会左右购买决策那样,感知风险也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那么消费者在购房时究竟会关注哪些风险呢?本文就此进行研究并尝试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消费者认知情况和购买意愿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对辽宁省内地理标志大米的了解和信任程度不高,购买意愿一般,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辽宁省政府应通过重视市场宣传,提高产品的知晓度;通过突出产品特征、丰富产品类型、优化市场环境等途径,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合理制定价格,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生产和流通的方方面面,增加地理标志大米与消费者的接触点,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措施,以此来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大米产业及辽宁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手段目标链是研究消费者价值观的一种方法,它把产品属性、消费结果和消费者价值观结合起来分析消费者行为,重点考察消费者的价值观的作用,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消费者价值观与产品特性关系。目前,该模型在研究消费者行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市场营销领域。在交通系统迅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出行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究竞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消费者的心理因素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消费者价值观的手段目标链模型,然后分析了消费者选择交通工具的决定因素,最后借用该理论对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购物兴起,越来越多的商家通过雇佣"网络水军"大量发帖、跟帖、转帖的形式展开竞争,以获取公众关注或打击竞争对手,实现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使消费者采取更有利于自己的购买行为。通过探究网络水军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机理发现:当消费者没有感知到网络水军言论存在时,网络消费者会根据已有的评论信息和用户体验来进行相应的消费决策;当消费者发现某种产品存在着大量的网络水军言论时,其购买的决策行为不再是基于所看见的评论信息进行,据此进一步提出了规范治理网络水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品牌》2016,(3)
本研究设计了由产品选择集、来源国形象、国货支持动机等构成的全要素问卷,同时,根据价格、技术、安全、外在象征性、本土/外国品牌可替代性的高低,选定了若干刺激产品。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多数产品领域,消费者不仅没有将外国品牌偏好作为重要的决策要素,相反,启动国货意识的比例要高于外国品牌偏好;本土品牌的质量越好、性价比越高、本土/外国品牌可替代性越大,消费者购买国货的意愿越强;虽然多数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购买主要还是出于"质量好"和"性价比高",但国货支持动机已成为本土品牌购买决策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表明,如果能对中国消费者进行适当的国货意识引导,将有助于使那些已经崛起的自主品牌获得更多支持,从而扩大国货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7,(2)
消费者的异质性需求与行为特征对"新产品-废旧产品-再制造产品"的循环有关键影响。因此,需从消费者角度考虑多重因素对再制造耐用消费品营销策略的影响。从以下角度对研究文献梳理:再制造耐用消费品定价决策、再制造消费品营销策略以及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发现:缺乏从消费行为的角度,系统探讨再制造耐用消费品的营销策略,没有详细分析消费者购买动机、意向与支付意愿。未来可以研究的方向为:从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风险、感知收益角度研究再制造耐用消费品的产品、定价、渠道与促销策略;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购买意向与支付意愿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18.
在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将决定其是否选择购买转基因食品,从而最终影响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因此研究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形成的理论模型。通过LISREL软件建立结构方程。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情感牵连等4个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K-A-P问卷方法抽样调查了北京高校学生,以了解乳粉包装上的营养健康信息对他们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乳粉包装上的营养信息相当关注,营养素强化和脂肪含量调整等信息均可直接影响到购买时的选择.建议乳品生产企业在开发相关产品时更加重视产品的人群针对性,并在营销时加强对消费者的营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利用1 790份网络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相关分析、交叉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网购食品消费者选择行为,分析网购食品市场渗透率不高、用户黏性不足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消费者个性特征差异会导致对网购食品的不同态度,进而影响消费者对网购食品的选择行为;良好的网购环境、物美价廉的食品、优质的网购服务,是促使消费者选择网购食品的主要因素,对网购食品安全的担忧、习惯于传统购物方式、网购维权难度大,是抑制消费者选择网购食品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网购食品"难维权、维权难"可能会放大消费者对网购食品产生的消极态度。为此,应加强网购食品多主体协同监管,消除消费者怀疑心理和不放心态度;建立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网购食品质量安全供应链管理体系,推动线上市场和线下实体店紧密结合、融合发展;完善网购食品维权制度,畅通维权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