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史记>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开创了为经济立传的先河.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阐明了他的经济观点,在承认人的趋利本性的基础上,主张国家应顺应经济规律,农、工、商、虞四业并重,市场自由贸易,这样才能民富国强,促进社会的发展.他支持人民经商致富,认为仁义道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善因论".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之经济观主要体现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首先系统地阐述了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规律,提出了发展生产,扩大交换,富国利民的经济理论.历代的思想家大多是从国家的角度谈论财富,把富国作为经济问题的目标和中心,而很少有人从个人角度讨论私人理财消费问题.到了西汉,理财思想趋于成熟,其标志是司马迁<史记>的问世,尤其是其中的<货殖列传>,蕴涵丰富的古代居民理财消费思想,是以往居民理财思想的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3.
西汉一代是今文<尚书>的天下,欧阳高是<尚书>学吏上的第一个博士.本文则对欧阳高生平及<尚书>欧阳学的学术观点作简要分析与探讨,这对我们了解今文<尚书>在西汉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代为之作注者甚多.其中,一些词语释义可商榷之处也有不少.通过考释,<史记·本纪>中下列存有疑义的词语释义得到了辨正:"敦敏"应释为"勤勉","时"应释为"适时、应时","恶"应释为"畏惧".  相似文献   

5.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第一部史志目录,其关于书籍的记载为后世学者研究先秦及汉代学术发展及渊源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汉书·艺文志》所载书籍的载体研究主要是竹简和缣帛。  相似文献   

6.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历时19年编写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宋神宗因此书“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有资于治道”,特命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以来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被历代统治者看作进行政治统治的教科书,因而也是我们了解传统政治文化得失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早已存在着内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级形式--内部牵制.根据史料记载,当人类社会活动发展到需要管理的时候,控制和监督的因素也便应运而生.在我国,内部牵制制度到西周时期已基本形成,其思想最早见于<周礼>一书.文章从内部控制的要素入手,分析了<周礼>中的财计官制体现的内部控制思想.  相似文献   

8.
塔西陀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通过对塔西佗两部长篇史著《历史》和《编年史》的创作方法进行比较,深入分析两部著作创作方法的差异,可见,《编年史》已初具“通史”体例特征。塔西陀在古罗马史学和西方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申报>(1872--1949)是一份影响深远的近代华文报,由英国商人美查与友人在上海汉口路创立(原名<申江新报>).本文以初创时期的<申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报纸的报头、标题写作、图片运用、分栏技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出早期<申报>的内容和编辑特点.希望本论文对<申报>几十年的变革和发展研究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赵德馨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家,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方面,不仅成果丰硕,而且还培养了众多后学.2002年12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主编、国内30余位专家共同撰写,皇皇十卷,800余万字的<中国经济通史>.此书体大思精,包罗宏富,识见高深,是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一座丰碑,必将为后世所珍重传留.  相似文献   

11.
在历史研究中,经济史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毕竟,人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是一种历史延续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在以往的经济史研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人们所研究的视野侧重于宏观的、通史性的研究,以至有大量断代的通史性的经济史,或部门经济史问世.这种研究状况,固然是整个经济史研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它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揭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规律与特征,阐释某些经济现象,然而,集中的或纯粹的宏观研究,如果缺乏以微观、区域性的深入研究作基础,其研究结论往往容易导致空泛和片面化等弊端.  相似文献   

12.
<金庾信传>是整个<三国史记·列传>的核心部分,编著者通过精心选取素材、保留大量传说等手法,塑造了一个朝鲜民族英雄的形象,通过这个形象宣传了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反映了编著者及民间对这个人物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上,南海诸岛最早发现可以追溯到汉朝,东汉杨孚<异物志>有: "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的记载,这里的"涨海"是当时中国人民对南海的称呼, "崎头"则是当时对包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的岛、礁、沙、滩的称呼.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不仅提到南沙群岛,而且对其形态描述道: "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的岛体可见南海很早以前就有我国民间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世纪的历史帷幕拉开后的第一个春天,在美丽富饶的太湖之滨,在新组建的江南大学的校园里,中国《史记》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   2000多年前,在西汉鼎盛时期,由司马迁承继父业,倾毕生心血完成的《史记》,不但是中国和世界史学领域的煌煌巨著,而且是炎黄文化的奠基之作,人类文化史上的巍峨丰碑。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治史宗旨,搜寻汇总古今典籍,实地考察社会民情,尊重历史事实,熔铸主体精神,孜孜不倦地探求古今社会的治乱规律,将中华三千年文明史浓缩为字斟句酌的五十二万余言,作出了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新<统计法>和旧<统计法>的对比入手,分析新<统计法>相比旧<统计法>所做的改进,对新<统计法>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新<统计法>对统计工作的开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重点阐述,另外,本文也对新<统计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继母"与"亲母"是两个不同的家庭关系称谓,她们在法律中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在我国古代法制开始健全的秦汉时期便已有了相关的规定.<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出现了关于继母、亲母的家庭犯罪处罚条令.此外,<二年律令>还有保障继母的私人财产、赋予继母要求分居的权利的条文,对于继母子女对父兄爵位的继承权也有明确规定.从这些条文中,我们可以了解西汉初年"继母"、"亲母"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调查》透析电视调查类节目的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电视调查栏目的先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自1996年开播以来,一直秉承着对热点新闻事实的调查和揭露,至今已历经10余年的发展时间.十多年前,该节目的将自己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2000年更换为"探寻事实真相",2003年再次更改为"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从这十余年来<新闻调查>节目定位的不断更改可见其栏目内涵深度的不断增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节目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修改<公司法>是为了让<公司法>更好地适应公司经营的需要,我国<公司法>在适应公司的同时也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挑战,这也是此次<公司法>修改的一大亮点.本文试图从<公司法>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系入手,以现行<公司法>与企业管理的相互适应性为目标,寻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锡生 《江南论坛》2000,(8):44-44,,46,
《徐霞客游记》中很少记载妇女,因为他的旅游考察,重在自然界的山水,而不是人类社会。可是在考察记载山水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些社会现象,其中有关妇女形象的偶尔也会在游记中出现。把这些星星点点的记载,汇集起来,不难发现徐霞客所记载的妇女在现实社会中是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同时也反映了徐霞客评价妇女善恶美丑的标准和他的审美情趣。 在徐霞客的游记和专篇文章中,有一篇是专为妇女而作的,这就是他的《随笔二则》。 《随笔二则》,写的是两个不同的妇女典型。观其内容.一则是写沐府宋夫人大义灭亲的事实;另一则是写…  相似文献   

20.
山西人从古以来就有经商的习惯。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猗顿用盬盐起。而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 据宋 裴骃“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于是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