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金融服务集聚为特征的金融中心空间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中心空间体系下的金融一体化发展是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优化配置的必要保障.有关金融中心的研究历来受到学界的重视,国内外的金融、经济和地理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金融中心及其空间体系以及金融一体化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梳理,并给予客观的总结和评述.长三角地区的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比较为缓慢,故而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从上海金融中心地位、金融资源空间扩散、打破行政分割、支持经济发展几个角度,对长三角金融空间一体化理论研究以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倡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很多行业也在寻找与区域内同行合作的机会。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在积极推进区域内的行业合作与联动。会展业联动有助于推动长三角会展业整体良性发展、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本文基于长三角会展业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长三角区域内会展业发展不平衡、各城市会展业主要定位不明确、区域内会展业发展存在“非博弈合作”等问题提出资源共享、根据城市特色找准会展业发展定位、区域内会展业要由竞争转为竞合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长三角区域金融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和强力助推.本文梳理了近几年长三角区域各政府与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一体化的相关政策,通过分析长三角三省一市《统计年鉴》及《金融运行报告》中相关数据,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金融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内部金融资金价格趋同度不高,金融一体化的进度滞后于经济一体化.总结出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发展中的主要障碍是行政区划分割,银行内部条状垂直管理体制及跨区域经营的监管限制,不同省市之间金融水平的差异,金融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的缺失等.  相似文献   

4.
县域产业受资源要素禀赋限制,产业能级普遍不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区域内外有望实现更大程度、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开放与合作发展,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也迎来全新机遇.而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如何利用一体化发展资源推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各县域亟需探索实践的新课题.靖江作为苏中对接苏南、上海的桥头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立足区域经济视角,以靖江市为例,探讨县域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合作遵循由贸易一体化到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规律.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开放型、多层次的金融合作体系也将逐步建立起来,共同维护区域内的金融稳定.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前沿和门户,有必要也有条件在该自由贸易区的全面经济金融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云南与东盟区域金融合作是把云南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客观要求,是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了江浙沪台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及两岸金融合作进程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和两岸金融合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ECFA框架下长三角金融合作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郑元 《江南论坛》2009,(4):17-19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加强区域内的分工与合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挥区域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已成为各地方政府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是江浙沪三地政府的基本共识,也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任伟  郑智峰 《经济问题探索》2007,(3):123-126,145
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是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CAFTA各成员国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区域内金融合作已成为必然.但从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经济发展来看,经济体之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的汇率制度安排已经明显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CAFTA成员国进行汇率协调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汇率协调机制构建的一些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发展"模式趋同"现象的深入分析可知,无论是苏南地区的内外资并举式发展还是浙江地区的内外源嫁接式发展,都是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影响下相继步入过渡与转型期的一种表现.隐藏在"模式趋同"现象背后的是区域内部由浅至深的合作需要.从市场一体化到模式一体化再到功能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机制有待于从产业链分工、城市功能专业化与竞争性地域空间重构等角度实现深化与进一步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内的分工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等。  相似文献   

11.
张红 《时代经贸》2010,(20):168-169
本文比较了江浙沪台经济和金融发展现状,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及两岸金融合作进程进行了剖析,并分析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对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和两岸金融合作的影响,最后提出了ECFA框架下长三角金融合作的路径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文旗 《时代经贸》2008,6(3):86-88
随着我国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同样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探讨京津冀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寻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物流业同样面临着区域一体化的问题.从目前看,京津冀地区经济明显落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必将大大加快区域经济整合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物流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为探讨京津冀实现物流的一体化寻找对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经济与管理》2009,23(10):85-89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区域内或区域间的物流趋向合理,从而降低了物流成本。只有在区域经济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区域物流体系,才能发挥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长三角地区作为多物流中心区域,应加快物流资源的整合,防止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树立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局性、系统性观念,以保持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寻求宁镇扬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对带动长三角的发展是有一定必要的。从长三角区域来看,宁镇扬一体化,不仅可以更高水平参与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而融入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宁镇扬经济板块得到迅速壮大以后,将与苏锡常、杭甬绍相媲美。其战略意义不仅在长三角区域内,还可以成为国家推进长三角经济辐射中西部地区的桥头堡和增长极。“宁镇扬一体化”要在推进交通、市民待遇一体化的同时,逐步推进发展规划、制度设计、产业发展、物资流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信息通讯等方面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罗月领 《经济论坛》2009,(24):56-58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离不开长三角广大的经济腹地,离不开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在长三角金融一体化进程中,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存在着复杂的竞合关系。要优化这种竞合关系,需要从观念、技术、制度、政策和执行等层面采取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区域金融近年来迅速发展壮大,金融运行质量明显改善。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金融一体化也有一定发展,但金融一体化明显相对滞后,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别。本文构建一系列的金融发展指标,并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区域内不同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和对比分析,以揭示区域内金融发展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宁镇扬板块经济合作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对区域内金融合作的呼声也日益强烈。文章通过对宁镇扬板块开展金融合作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认为当前宁镇扬板块已具备开展金融合作的经济条件、人文基础和金融基础。但是目前现行金融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障碍、金融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等因素极大地影响了金融资源在整个区域的流动和配置,鉴于此,指出实现宁镇扬板块金融合作应从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完善金融基础建设、加强金融创新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安徽的优势出发;接着分析安徽在参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几点建议.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互通有无,增强资源的流动性,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两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体系充分发挥金融功能,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质"与"量"的提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析等一系列动态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结果也证明了金融发展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实证结果表明,这种推动作用是从增量调整进行到存量调整的;是有滞后期的,但是可以持续较长时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存量上,更体现在增量上.是该地区金融效率提高的表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市场化,不断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以金融发展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金融良性互动,提高区域乃至国家的竞争力,长三角城市群无疑为我国其他地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