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卿涛 《财经科学》2000,(6):111-113
国家如何管理国有资产,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经济模式下形成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多头领导,效益低下等弊端,在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长期试验与探索中,有成功的经验,但也还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多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由国有资本管理、服务、监督三大内容构成的营运体系,建立国有资产代表选派和考核制度,建立多种类型的国有资  相似文献   

2.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目前的国有资本,之所以许多部门都认为其有责任、有权力进行管理,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国有资本的管理者,都充当了国有资本不同类型股东的角色。如果他们放弃管理职责,那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但如果要他们进行国有资本的管理,又会出现比较复杂的情形。该文力争还原目前国有资本主体的本来面目,探究国有资本管理上的问题之源。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投资管理按照投资的方式可以分为公益性投资、基础性投资以及竞争性投资三大类,并且这三类分别由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承担。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要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分类推进改革。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打造市场化运作平台,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和健全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4.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组成。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公司)及其权属企业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投资经营和产权运作所产生的收益,主要包括:(1)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及国有独资或全资企业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营运的监督已成为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人们对国有资本营运的监督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譬如加强对国有企业的财税检查,加强审计审核等外部监督,向国有企业派出财务总监进行全方位监督等等。因而,建立和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业绩考评制度就成为一个非常迫切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1.总量管理原则。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应建立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通过信托合同等方式,将资产管理职责委托于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国资委只负责资产的总量和综合性管理,并对有关经营机构和使用国有资产的行为进行监督。新的国有资本的管理方式不再仅是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而是强调对国有资本从总量上予以监控,对于国有资本的管理评价放在全局而非局部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如果就单纯的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并予以评价,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需求,可能直接插手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或者设置…  相似文献   

7.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范围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范围的界定。包括:(1)来自企业的国有资本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缴的税后利润,国有股东分得的股息、红利和股利,各级政府授权的投资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资形成的收益应上缴国家的部分,国有资本处置收入及其他收入;(2)资源性国有资产收入,反映租赁、出让,转让土地、矿产等国有资源的使用权、特许专营权、开采权等的收  相似文献   

8.
刘纪鹏 《经济》2014,(3):72-72
正从管理国有资本向经营国有资本跨越势在必行。目前国际国内对国企的存在有诸多非议,实际上是混淆了传统国企与现代国企的概念,混淆了"国企"与"国资"的根本不同。未来改革中,国有企业的管理应从简单的对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实物形态的管理以及产品生产经营的管理,调整为对国有资本的管理。国有资本出资人应与现代股份公司的股东一样退居幕后,实行股权指挥,而在前台培训  相似文献   

9.
叶荣裕  黄丽能 《经济师》2003,(6):244-244
文章以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的财务管理为例 ,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国有资本财务管理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达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型投融资体制框架下的国有投资公司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政资分开、分级所有”为导向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确立,国家投融资体制深化改革的目标框架也已初步形成,这就为国有投资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国有投资公司作为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能否把掘这一机遇,顺利完成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之所在。一、国有投资公司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的国有投资公司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而出台的配套措施,原初设计的主要功能定位是专门为实行“拨改贷”后的国有企业提供资本金的股权性投资机构。经过10多年的探…  相似文献   

11.
李一 《经济论坛》2002,(9):41-41,53
一、经营性国有资本的退出机制 经营性国有资本基本存在于国有企业中,这部分国有资本的退出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步骤。只有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和市场管理、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保证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必须解决好以下问题:界定好国有资产的实际价值;界定  相似文献   

12.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又称国有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公司,近年来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推进在不少地方应运而生,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是新生事物,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不可避免地存  相似文献   

13.
王永忠 《经济论坛》2006,(21):102-105
河北省建设投资公司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由省国资委明确授权的国有资产经营机构,省政府将投资公司定位为从事能源、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目前,公司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能源、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酒店房地产旅游三大组群。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创业发展,公司目前已初具规模,为我省经济建设特别是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公司长期的生存发展实践中,我们在积极探索国有投资控股公司管理模式,有效实行国有资本管理、完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保法  王璐 《经济师》2001,(4):56-57
一、国有企业产业分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通过计划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导致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造成了国有企业在行业分布、地区分布上的严重不合理,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经济的布局过于分散,资源配置重点不突出。据统计:1998年底在我国608个工业小类行业中,国有企业涉足的有604个,占99.3%;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涉足的行业有533个,占全部小类行业数的87.7%。这些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占用了大量国有资本,而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行业,则由于国有资本进入不足而难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优势。(2)各地区经济自成系统,重复建设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化。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9%,由此形成了各地区国有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3)国有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专业化协作水平较低,无法获得规模经济效益。3亿的国有净资产广泛分布于29.1万户工商企业之中,使得平均每家企业所获得的能用于生产经营的国有资产数量仅为1000万元左右,即使大型企业户均资产也才1.86亿元人民币,这与世界500强工业企业最后一家的90亿美元资产也相差甚远。显然,我国国有企业现有的这种产业布局状况极大地降低了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削弱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5.
加快省级国有投资公司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浙江省级国有投资公司开始走上稳步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国有企业有了长足发展,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也已经起步,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和  相似文献   

16.
国有资本市场化——国有投资公司参与债转股进程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国有投资公司是国家财政投资市场化运作的组织形式,在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中,其职能主要限于国家财政投资的公共品、准公共品的投资和管理,目的是通过适当引进市场机制提高财政投资效率和公共品、准公共品供给的质和量。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有某种形式的国有投资公司。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引进国有投资公司这种国有资本运作方式来提高国家财政投资的效率,自然也是改革的应有之举。然而,在前年,国有投资公司是  相似文献   

17.
《当代经济》2005,(1):9
一是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抓紧组建和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中央企业授权经营管理、国有企业监事会条例(修订)、重要子企业重大事项管理等法规规章,积极参与国有资产法,公司法,破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完善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任期目标考核体系和薪酬分配制度,完善和改进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现行外派监事会制度的前身是1998年设立的稽查特派员制度,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后过渡为外派监事会制度。外派监事会制度是相对于内设监事会制度而言的,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第39条,企业改制包括国有独资企业改为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改为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等组织形式。《公司法》规定,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设立监事会,为区别于外派监事会,通常将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和国有资本参股公司依据《公司法》设立的监事会称为内设监事会。我国实行外派监事会制度至今已超过10个年头。经过10多年的不断改革,外派监事会制度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同时,面临法律和操作两方面的冲击。一方面,《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公司制企业监事会的相关规定,给外派监事会制度的适用范围带来很大冲击。根据《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监事会暂行条例》)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监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精神,国有资本出资人机构依照规定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向所出资企业中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派出监事会。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向所出资企业中国有独资企业、国...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环节和决定因素.也是多年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难题。党的十六大在总结各地实践和多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管理框架和改革方向。随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国有资本管理体制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本管理不同于国有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经营者的事 ,资本管理是所有者的事。长期以来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出资人只注重国有资产管理 ,而忽视了国有资本管理。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如何实施资本管理 ,应根据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要求 ,构建国家财务经营公司对国有资本营运进行管理 ,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