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研究制度距离、文化距离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战略及绩效的关系,并探讨网络力量的调节作用。重点以制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北共224家知识型密集型服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制度距离、文化距离均显著正向影响流程创新;制度距离对服务创新没有显著影响,文化距离显著正向影响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和服务创新均显著正向影响战略绩效。网络力量在流程创新和战略绩效的关系之间起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而在服务创新和战略绩效的关系之间没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产品产值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浙江省2003-2011年市际创新产出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基本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即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产业比重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对创新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影响效应较大。  相似文献   

3.
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因素有多种,从全国层面看,专业化有负向的影响,多样化有正向的影响;但从分地区来看,虽然专业化仍是负向影响,但多样化对创新绩效影响由于受到企业规模等控制变量的约束呈现东中西部不同的特征,东部为正,西部不显著,中部为负。在控制变量的影响方面,公路里程等交通设施、人力资本投入、技术人员投入比例等对创新产出有正的影响;企业规模在东部地区有负的影响,中西部为正的影响;创新投入则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财税激励与创新绩效的研究成果,通过选取2012~2015年112家沪深两市挂牌上市的高技术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财税激励两种政策中,无论是财政补贴还是税收优惠,都会对高技术上市公司的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财政补贴会显著提升公司研发投入,补贴越多,企业的投入就越大;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上市公司财政补贴和创新绩效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的规模会对高技术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公司创新绩效与企业规模呈现出正向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择中国创新型企业,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企业科技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和科技产出对企业绩效都产生积极影响,且前者略大于后者,科技投入中科技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科技产出中企业拥有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综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近年来部分企业的创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创新要素运行机制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表明:资金与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对经济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资金与人力资源对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影响,而创新环境和技术水平与技术产出确实有正向的相互影响。分析所得模型,提出一系列建议,如企业要加强创新意识,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积极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政府要加强对创新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等,以期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作为创新政策重要组成部分,却在实践中存在褒贬不一。以我国台湾新竹科学园区1988-2014年间经营大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研发投入、专利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滞后效应。结果显示创新政策之研发投入、专利件数与企业绩效有长期稳定关系;研发投入对专利件数与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且有滞后效应;专利对企业绩效呈正向显著,且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8.
依据高阶梯队理论,文章以158家典型中小企业管理者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管理者韧性、企业创新与中小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韧性对中小企业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影响;管理者韧性对企业创新亦具有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在管理者韧性与中小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文章拓展了管理者心理特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丰富了高阶梯队理论,为中小企业获得可持续绩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社会资本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但具体的作用方式与作用机理仍有待探讨。在对小型科技企业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家商业和技术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动态能力有积极正向作用,企业家制度社会资本对动态能力及创新绩效均无显著影响,企业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并在企业家商业和技术社会资本与经营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何爱  钟景雯 《南方经济》2018,37(10):92-112
新兴经济体企业的国际化行为已经成为国际商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如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跨国企业是否能够通过研发国际化行为提升母公司的创新绩效,现有文献对该问题尚缺乏足够的研究。文章基于2011-2017年间沪深两市310家信息技术业上市跨国企业的年度观察数据,采用泊松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企业研发国际化与母公司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首次从逆向知识转移的视角,探讨了吸收能力和地理多样性对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研发国际化显著促进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以研发投入强度衡量的企业吸收能力显著正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以布劳异质性指数测量的地理多样性则显著负向调节研发国际化和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国际化行为具有重要启示。该研究发现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该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力度以提升母公司创新绩效,且为更好地实现外部知识的逆向转移,应同时提高企业总体研发投入强度。但作为新兴经济体企业,不宜在地理分布上实行快速扩张,否则较高的沟通和协调成本将弱化逆向知识转移的程度,而不利于母公司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据包络法实际测度了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将该效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水平、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以明确行业的创新来源.研究表明,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效率受商业模式创新影响明显.同时,互联网行业中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互补,且不同规模的互联网企业形成了不同的创新方式,存在着"创新分工".该结论的得出,不仅对互联网行业实际的创新效率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阐释互联网行业创新特征提供了新洞察.  相似文献   

12.
Innovation activiti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not only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in promotin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an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re two links in the chain of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method used in this paper is referred to as qualitative analysis. The authors have satisfactori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s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re interdependent.  相似文献   

13.
借助自主创新联盟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跨国公司的专利之争和标准之争,是提升我国国家创新能力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视角探讨自主创新联盟现象,认为自主创新联盟能够助推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并从推动优势企业间的联盟、鼓励战略层面的合作、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做好协调整合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自主创新联盟的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荣 《科技和产业》2014,(2):136-141
创新的系统范式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核心内容。从发展观看,它经历了企业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等五个阶段,这些系统范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通过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对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与产业创新系统之间的比较,以及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系统的比较,一方面,可以让人们能更好地识别它们,把握每种范式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以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人类行为的两个方面,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的获得是技术创新的诱导因素、社会影响因素及高新区自身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努力消除高新区制度创新与体制外的摩擦,创设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进一步完善高新区技术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张一 《科技和产业》2014,(1):102-107
创新是国家竞争优势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经成当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为探讨创新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比较分析了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的特征以及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企业、竞争企业、客户三方参与的封闭式创新模型、半开放式创新模型与开放式创新模型。通过对四个模型的求解和对比分析得出:企业绩效和企业创新的开放式程度成正比,即开放式创新企业绩效大于半开放式创新企业绩效;半开放式创新企业绩效大于封闭式创新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7.
陈丽平 《科技和产业》2010,10(1):11-15,63
通过评价福建省创新主体、创新活动和创新环境三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并比照福建省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的排序,反映出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运行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区域知识创新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依赖于区域创新环境。本文应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2005-2012年全国各地区的大学创新效率,并分析了区域创新环境对大学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各地区大学创新效率逐年提高,但地区之间效率值差异较大;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的增加对大学的创新效率有正向影响;大学研发人员的增加和企业研发经费的增加对大学的创新效率有负向影响。本文建议在增加研发投入的同时注重创新环境的改善,并将创新环境纳入"十三五"科技中长期规划分析框架,加强大学间、校企间、地区间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王巾 《改革与战略》2014,(6):115-118
随着后金融危机期的持续影响,浙江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小企业的逆境突围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渠道。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增加创新投入、提高创新产出。保证创新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创新效率数据分析出发,分析阻碍浙江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因素,并从增加科技投入、完善工业园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入手研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蔡宁  黄靖 《改革与战略》2011,27(1):146-149
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阐述了在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中技术创新的种类和途径,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应重视企业发展中的技术创新,以创新提升自身实力。文章建议我国中小企业应制订在创新方面的发展战略,并建立集群内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