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这一准则体系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为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提供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其发布实施,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相似文献   

3.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历次变迁 《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以下简称日后事项准则)由财政部于1998年5月12日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中施行。2003年4月,财政部对日后事项准则作了修订,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其他企业从2003年7月1日起执行。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其中对日后事项准则再次修订,形成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鲈卜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相似文献   

4.
桑莉 《现代企业》2008,(7):67-68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酝酿三年以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施行。新准则的实施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酝酿三年以久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并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以后逐步推广到其他企业施行。新准则的实施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建立起了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会计透明度、提升我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新准则).它填补了不少如金融工具、保险合同等方面的会计规范的空白,同时对整个社会经济的会计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合,不再实行分行业的会计制度.它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施行.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减值准备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会计准则概述1.新会计准则内容概述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的作用,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定、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的“特定业务准则”和“报告准则”三类。  相似文献   

8.
《会计之友》2007,(12Z):93-94
一、项目研究背景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理顺了现行会计法规体系、消除了会计法规之间的差异,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新准则考虑到目前中国经济的特点,保留了一些适合于中国国情但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它的颁布与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体系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原有的基本准则和16项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增了2颂具体准则。新具体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也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在北京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或“新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新准则白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在38项具体准则中,还包括22项新推出的准则.极大丰富了原有的会计准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资产减值新旧准则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6年2月15日,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并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其中资产减值准则作为一项新制定的准则,相对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各项具体准则(以下简称为“旧准则”)中规定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而言,其实施增强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的真实性及会计报表的相关性、可靠性,客观上减少了企业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冲回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极大的规范了企业的资产减值计提行为。本文拟对该准则与旧准则有关规定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12.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一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规定:(1)该38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执行该38项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样,从2007年开始,我国企业将形成以行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和38项准则为代表的四大会计制度体系。作者现将这几种会计制度下债转股业务中债务人(指企业,下同)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进行介绍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已于2007年1月1日开始执行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简称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是上市公司生成和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保护投资者和31:会公众利益的重要技术标准。存货准则作为具体准则的第1号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第2号,充分说明了其重要性。我国上市公司要求主业突出,  相似文献   

14.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一整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于2007年1月1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推行。其中,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资产减值准备作为一项单独的具体准则发布,体现了对资产减值的重视,标志着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新发展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体系已经建立.  相似文献   

15.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这标志这我国会计处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范了企业之间的债务重组行为.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借重组之机操纵利润、粉饰业绩。笔者认为,新准则还存在某些问题.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济与会计发展史均已证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经济越发展,会计信息促进或妨碍经济发展的能力越强。而会计信息的生成,相当大程度上受会计准则的约束。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体系中,近20项会计准则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作为多种计量属性的集合自然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并规定于2007年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成为我国会计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规定:(1)该38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2)执行该38项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这样,从2007年开始,我国将形成分别以行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38项准则为代表的四大会计制度体系。由于不同的会计制度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因此,以物抵债时涉税会计处理规范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必要性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正式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的新会计准则体系.标志着我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从总体来看.这次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起点高、内容完整、覆盖面广;建立起了较为科学完善的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领域的诸多空白,并在会计计量、企业合并、金融工具会计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和突破。笔者认为.完整的会计准则规范体系应该由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确认和计量准则、财务信息披露准则三部分构成,财务信息披露准则是会计准则规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建立我国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必要性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潮流,我国就必须对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包括会计政策等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尤其在加入了WTO后,我国对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这一挑战,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出台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一项基本准则和十六项具体准则增加到一项基本准则和三十八项具体准则。职工薪酬和企业年金这两个准则均是我国首次制定、归纳和颁布的,此两准则的制定具有很大的进步性:首先,使我国的会计核算能更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费用,更符合相关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原则,使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更为规范;其次,使我国在养老金会计方面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和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