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经济改革》2011,(6):1-1
当选词: 在中共“一大”代表中,他是惟一的少数民族,也是惟一来自西部的青年。从贵州到山东,他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事业,矢志不渝,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他离开时留下的这个遗憾,不知如今的盛世繁华可能告慰?  相似文献   

2.
在洋人圈里“吃请”吕承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何表乐情?吃也喝也。不知从何时起,孔圣人的这句古训被借用到了餐桌上。若遇"洋朋"登门,更是你请他宴、攀吃比喝,不得了。在好宴者的心里,有一个公式:客商+山吃海喝=生意兴隆。然则,东道主们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3.
2011年6月13日上午10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国务院批准的《西咸新区总体规划》,西咸新区也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之后的第四个,也是大西北惟一的"副省级新区"。西咸新区立即成为了舆论界关注的焦点。西咸新区与其他三个"同级别"新区有何不同?西咸新区建设在整个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的比重和影响有多大?对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影响如何?西咸新区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又是什么?本刊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著名学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宝通。  相似文献   

4.
外交部长王毅座驾换为红旗,原本不算多大事情,然而,此事由外交部官方微博在网上公开宣示,便显出有些异常。人们不免琢磨,这是王部长的个人爱好,一时心血来潮吗?恐怕不是,若是个人行为,将车悄悄换掉即是,何必交给官方微博,郑重其事,让其高调宣扬呢?显然,这是一次带有较强"试探"色彩的非常之举,外交部长投石问路,为行政官员们全面换车,作一舆论铺垫也。  相似文献   

5.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时,梁毗初任西宁州刺史,当地一些富商为了拉拢讨好他而纷纷进献大量金银财宝。梁毗虽然严词拒绝,富商们还是三番五次地进献。一天,他大声吩咐家人:"马上给我备好大红请帖,请各位富商明天到我这儿赴宴!"第二天晚上,梁府张灯结彩,前来赴宴的富商们个个心里乐滋滋的:"哪个官不贪?这梁毗收了金子软了嘴,反请我们喝酒啦!"喝酒到了高潮,梁毗一摆手,  相似文献   

6.
翟红 《新经济》2007,(8):22-26
虽然企业搞得越来越不怎么样,但这些企业的老板还是高薪照拿,而且水平远远高于那些为股东创造了稳定增长的净资产收益的企业老板,此中最具讽刺意味的莫过于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他在入选"最差老板"排行榜的情况下,依然以155万元的年薪在上市公司"最贵老板"排行榜中位居第四。不知这对于众多股东来说,意味着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多次说过:"人们想的是一,可实际是二。"他还批评一些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次,毛泽东与孟锦云谈话。小孟说:"您是大主席,想办什么事就办什么事,什么事都能办到。"毛泽东笑了,小孟忙问:"我说得对不对呀?""你说得也对也不对。"毛泽东认真地回答。毛泽东说:"说它对,是因为我说话确实算数,说话不算数,  相似文献   

8.
他是中共中央任命的惟一一任中央驻藏代表:他担任西藏党政最高领导15个年头,见证了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飞跃。毛泽东说,他不仅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代表,而且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樊纲 《经济导刊》1994,(1):21-22
在“小贩扎堆”背后……樊纲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大街上修鞋的工匠们非要"扎堆"坐在一起?他们做的生意是一样的,彼此是竞争者,为什么要坐在一起相互抢生意?分开一些不是更好吗?坐在一起,难道是为了"聊天"?或者为了能有一种"广告效应",吸引雇客们的注...  相似文献   

10.
"十月"何以围城?影片《十月围城》以辛亥革命为时代大背景,以保护孙中山为主线贯以始终。那么,如何突围?拟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革命党人的突围。以陈少白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从"天赋人权、人人平等"的信仰突围。第二,清廷反动势力的突围。以阎孝国为代表的满清封建残余势力从"洋人乃狼子野心"的信仰突围。第三,一群小人物的突围。以王复明、方红、沈重阳为代表的人民大众从小我的信仰突围。  相似文献   

11.
他在新浪微博上拥有294万多粉丝,在腾讯微博上有279万多粉丝,是著名的微博大V。"打通任督二脉"、"中医治疗艾滋病"、"猪蹄汤治疗尘肺病"……这一系列观点和事件,都与他密不可分。他一直热衷于推行"中医医改新政",试图"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也为振兴中医探索一条新路。他说,我开微博就是为了推广中医。众说纷纭中,他依然通过微博"问政"也"问诊"。  相似文献   

12.
前几年,围绕中国要否发展私人轿车曾经有过一场大论战。最初的争论不过是以大学生电视辩论的形式进行的,而大学者们不满意学生们辩论的水平,于是亲自披挂上阵。首先发射战略导弹的是经济学家樊纲,他的题目是《轿车文明辨析》。在文章中,樊纲先生讲了一个“段子”:渔翁每天在海边晒太阳,一位少年问他为什么不出海捕鱼,老人问:为什么要出海捕鱼?少年说:捕了鱼可以卖钱,可以盖带花园的大房子。老人问要大花园做什么?少年曰:晒太阳。老翁说:我现在就在晒太阳,费了半天劲,换成那种方式晒太阳值得吗?樊纲认为,一切对文明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于洋 《商周刊》2012,(13):65-65
实际上,"丈母娘经济"无非是"婚房刚需"的代名词。电视剧《蜗居》中有一个片段,海萍为了攒钱买房,天天给苏淳吃挂面,苏淳终于受不了了,他说我强烈要求不吃挂面了,"我要吃方便面。"海萍一听笑了,而观众的心则碎了。若是有人问我,假若你结婚,你会准备什么?房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是房子?因为没有房子丈母娘不嫁女儿呀。  相似文献   

14.
季札的中原之行及鲁国观乐,并不仅仅是季札个人文化修养及吴国文化实力的展现,大处来看是中国文化"重大突破时期"的前夜、子学崛起的先声,彰显了一个大时代即将来临,是圣贤大哲老子、孔子等人登上历史舞台的预演;小处来讲是吴地文化经过太伯以来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而能与中原先进地区相匹俦的真实反映;同时他也是春秋时代贤人群体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吴非 《商周刊》2012,(13):107-107
如果教师仅以考试成绩的"名次"去评价学生,他就不可能观察到有价值的教育现象,更多学生也就会沉迷在"名次"中而丧失学习的兴趣。高考结束,下一个热闹话题大概又是所谓的"高考状元"。而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的"掐尖"行动又开始展开,所谓的"掐尖",其实也不过是按照全国高考的成绩、把报考志愿者的分数简单进行排队,然后从上选到下,成绩优异者被录取。不论综合素质如何,国内的“高考状元”们一向都是北大清华争抢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这也叫赢?     
这也叫赢?赵光便如一个无赖借了你三千块,你从他手中只讨回了二千,回家后就手舞足蹈,大呼"我赢了"、"我胜了",成吗?听起来好似笑话,现实中竟确有其事。4月6日《新民晚报》载;举办职业拳击赛的中国星华公司诉美国威勒公司骗取星华公司310万美元的诈骗罪,...  相似文献   

17.
一个民间传说资产高达40亿元的巨商,毫无征兆地自焚身亡,留下了一串颇为蹊跷的谜团。他不是非法融资第一人,却是非法融资案中最令人扼腕的一个;他不是包头惟一的富商巨贾,却是目前为止惟一以极其惨烈的方式死亡的一个。一段财富传奇,怎么会倏忽间变成一个血色传说呢?  相似文献   

18.
王勇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39-241
哲学的秘密在于人。"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是哲学的一个永恒而常新的主题。大哲学家们总是围绕着"人怎么活""、为什么活""、活得如何"这样的关涉"人的命运"的话题进行哲学运思,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和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19.
陆游与梅花     
陆游的"六十年间万首诗",已为古今少有,其中梅花诗词竟有一百六十多首,更是大诗人中所罕见。陆游何以如此爱梅?他的梅花诗词内容如何?在其所有诗歌中应占什么位置?今天又有何审美价值?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商周刊》2012,(22):90-91
在网络与数字化技术已经改变人类阅读和生活方式的今天,新闻类纸媒如何才能成功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从《新闻周刊》这两年的经历,人们很难乐观以对。2012年10月19日,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看到了"新闻周刊将停刊印刷版"的消息,他感到了震撼:"作为一个搞印刷出版的人,大有一种‘数字欲来电满楼'之感,惶惑而思虑中……"与王旭明有着同样感受的还包括不少业内人士。一直关注纸媒发展的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东升想起了自己在北大读新闻专业时曾把《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视为办刊楷模。"没想到世界变化如此之快,如今网络新媒体当道,《新闻周刊》80年老品牌也终于扛不住了"。不久前,北京市民胡先生发现一份喜欢的报纸售价已经涨到5块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