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吴昊  王智 《经济研究导刊》2014,(31):116-119
采用DCC-MVGARCH模型对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之间的大陆、香港和台湾三个地区的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大陆与香港、台湾股市之间的联动性均呈现增强的趋势,但大陆与香港股市之间的联动性高于大陆与台湾股市之间的联动性;香港与台湾股市之间的联动性虽然没有呈现增强的趋势,但其相关程度较高,且波动明显。  相似文献   

2.
两岸经济建立机制化合作的策略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WTO为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WTO为中国的大陆、香港、澳门、台湾走一体化道路创造了条件,两岸四地的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有助于两岸四地经贸交流的相应扩大,大陆加入WTO还有利于提升港澳台商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四地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增加两岸四地政策协调的机会。CEPA标志着大陆与香港,澳门之间已经进入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馥书 《财富时代》2004,(9):16-17
英国名牌“都来试”(Durex)安全套生产商2003年做了一次全球性生活调查,调查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印度、日本、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这28个国家和地区是由Durex“都来试”安全套公司按其产品市场比例筛选的,一共对18500个成年人(16岁至55岁)怍了调查,男女各一半、其中包括性主动型和非主动型的人。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邓小平在1982年谈到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时向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正式提出来的.在此之前的1981年,叶剑英在阐述关于大陆与台湾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中实际上已包括一国两制的内容.由于台湾、香港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因而“一国两制”首先是在不改变两地现行制度的条件下实现统一的一种做法.从用和平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闽台经贸合作呈现新特点 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我国加入WTO的临近,海峡两岸的经贸关系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祖国大陆加入WTO之后,台湾也将作为一个单独关税区加入世贸组织,共同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两岸的经贸关系将面临新的调整。两岸的经贸合作将在WTO的框架内进行,即意味着台湾当局必须放弃与WTO条款相背离的对大陆的贸易限制,对两岸经贸合作的限制将有所放宽,特别是放宽对大陆资金、产品输入台湾的种种限制,这将有利于大陆增加对台投资和减少对台的  相似文献   

8.
一、竞争与合作的定义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经贸关系,究竟是竞争性或合作互补性,各界看法不一。在此首先要说明竞争性和合作互补性的定义。就台商在大陆投资的情况而言,竞争性至少可能有3种形态,第一种是厂商移入大陆,原本在台湾的工厂就没有了,不过一样是外销到欧美,所以原来是由台湾外销的,就变成由大陆外销。第二种是不但厂商本身在大陆,连它原来在国内购买的上游产品都移入大陆当地购买。第三种是厂商到大陆后,在大陆形成产业链,原来在台湾所做的运筹工作就移入大陆进行。但以上3种形态也可能演变成合作互补性。所对应的第一种合…  相似文献   

9.
香港和澳门均已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必将使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甚为复杂、特殊。本文拟就“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模式进行探讨。“一国两制”与区际法律冲突“一国两制”即在一个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都不是国家实体[1]”。根据中英《联合声明》和中葡《联合声明》,中国分别已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华人经济的发展引人注目.这里所说的“(世界)华人经济”包括了中国大陆经济和大陆外华人经济.“大陆外华人经济”包括香港经济、澳门经济、台湾经济、华侨经济、华人经济在内.华人经济有两种概念,一种是广义的,包括中国大陆经济大陆外华人经济,即中国大陆经济、香港经济、澳门经济、台湾经济、华侨经济、华人经济在内的全体华人的经济.另一种是狭义的,即华侨的第2代、第3代已是海外华人的经济(这部分华人出生在居留国当地,讲当地语言,具有当地的国籍).以下“海外华人(经济)”指狭义的华人(经济).“华人(经济)”指广义的华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四地各自资本市场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就台湾资本市场面临亚太区域之竞合关系,提出策略建议:建立两岸资本市场"竞争"与"合作"的模式,而且结合香港与新加坡,有效整合华人两岸四地资本市场的优势与利基,建立大中华金融圈。  相似文献   

12.
本以中华经济圈上市公司审计报告为研究对象,分别就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加以比较研究。两岸三地在审计观念、独立审计规范性质、审计责任和执业关注等多个方面的差别是形成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地借鉴港台地区审计报告体系先进的做法,全面改革和完善大陆审计报告体系和独立审计规范体系,将是我们积极迎接审计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一、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对比(一)海峡两岸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大陆和台湾两岸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2010~2013年,台湾服务业占GDP比重都高于大陆服务所占比重,两岸服务业比重都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大陆服务业比重增速明显高于台湾,说明台湾服务业发展水平高于大陆服务业发展水平,大陆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欧洲等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总体上都处于60%以上,大陆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大陆仍具备20年经济平均增长7%至8%的潜力;大陆产业和技术跟台湾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大陆经济快速发展自然会给台湾新的产业与产品创造出一个很大的市场。原本韩国人均收入水平比台湾低,但现在已经超过台湾,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韩国非常积极利用大陆迅速扩张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一国两制”的特定含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之内,大陆十亿人口的地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和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要明确,整个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只  相似文献   

16.
《生产力研究》2007,(4):I0007-I0009
<正>1月3日~4日由中山大学会计系和香港城市大学会计系联合举办的“会计与治理”国际研讨会在广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成功举行。来自大陆、美国、台湾与香港的近7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部分企业界人士与会。本次会议共收到海内外提交的论文将近150篇。经过两轮次筛选,共有10篇论文入选本次会议报告论文,8篇论文作为会议交流论文,来自香港、台湾和大陆高校10位知名学者受邀担任评论人。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如何带动产业升级——台湾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国际竞争与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台湾对大陆的大规模直接投资形成了产业转移,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客观上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资本和高科技密集型产业成长迅速,并导致出口产品结构逐步升级,体现了转向控制价值链、占据高附加值环节的产业升级过程。此外,台商借此实现了嵌入新的"美、日、欧-台湾-中国大陆(含香港)、东南亚、欧"式的全球生产网络,并在大陆构筑了具有组群式整体移动特点以及不可逆转优势的投资网络,这对台商在大陆的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未来随着两岸关系全面向前发展,产业转移将继续推进,并对两岸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台湾的经验阐释了产业转出促进产业升级的机理,也为我国大陆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台商赴大陆投资始于1983年。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台湾探亲,促使台商投资大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台湾有关部门以“正面表列”形式,准许部分制造业产品项目到大陆投资,从而首次使台湾民众赴大陆投资合法化。1993年,台商在大陆的投资达到高潮,据经贸部统计,当年台商与大陆签订了10948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金额达印.7亿美元。近年来,台湾对大陆的投资迅速发展,据台湾经济部统计,1995年核准台商对大陆投资金额为10.92亿美元。大陆和台湾文化相通,语言相近,生产成本低廉,故而成为台商对外投资的热点。但由于大陆的不…  相似文献   

19.
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问题是目前两岸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这一焦点进行了分析。首先指出台湾产品贸易的特点和面临的压力,接着分析了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的优劣势,最后阐述了新时期两岸农业实现双赢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华人社会,公私之间的微妙关系,已经有许多论述。譬如,缺乏公德心,公认是华人社会(大陆、香港、台湾)的通病。不过,另外两种常见的现象,却较少见诸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