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最近一段时间,欧盟13国和G7国财长会议,中欧经济对话,首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以及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均呼吁中国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增强汇率灵活性,并表示将对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加压力。源于自200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超过10.46%,而人民币兑欧元贬值幅度达6、85%,对英镑、加元、澳币也有所贬值,兑日元升值0.51%。加之因受美国次级债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促使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在2007年12月11日,再次下调至4.25%,显示尽管美国财长保尔森强调“强势美元”,但实际状况却是“弱势美元”。美元处于全面贬值效应下,造成资金流向经济增长看好非美元货币,目前相对美元而言,欧元、英镑、加元、澳币、日元等货币都处于升值状态。  相似文献   

2.
担心欧元对人民币升值的欧洲领袖最好思考问题的真正根源:美国,以及美元的“过度贬值”。这是欧洲敦促中国货币升值后,中国总理温家宝给欧盟领袖的不客气信息。 尽管有报道说中国会在下月调整或重估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但温家宝表示人民币自2005年年中对美元升值11.7%,但对欧元贬值8%,对这样一个事实他无能为力。他认为,除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美元持续贬值是欧元对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自从7月16日681连续下跌至8月7日的686,而人民币兑欧元继续升值,中间价已经达到今年2月以来最低点10.6012。可见7月至今,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已经下跌2000余个基点,100日元兑人民币也滑落差1000多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贬值400多个基点。致使今年名义有效汇率升值4.5%,但实际有效汇率仅升值3.6%,反映人民币汇率与一揽子货币挂钩趋势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4.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趋势从1994年汇率并轨时即确立,只不过由于连续15年贬值造成的思维定势、国内出口利益集团的利益动机、国际金融风暴造成的贬值预期和新自由主义教条以为外汇管制必然造成汇率高估等原因,使人们不敢相信而巳。人民币“稳中有升”的趋势可以再延长5—8年,在此期间人民币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国家可以通过扩大汇率浮动范围,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国内经济政策,一方面消化升值压力,一方面逐步实现“浮动升值”。本文通过历史和理论分析,论证了人民币升值期的根据和影响,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以汇率为中心调整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外经济评论》2007,(1):22-23
[美国之音1月4日]自从2005年7月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以来,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已经升值6%。虽然这离美国和工业化七国所要求的还差得很远,但是有报道说,中国的一些出口企业已经感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周克 《开发研究》2008,24(2):5-8
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失衡的原因,然后分析了全球失衡对人民币汇率产生的影响。分析表明,全球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民储蓄的下降,而非投资的增加。为了纠正外部失衡,美元自2002年以来开始贬值,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中国感受到了极大的货币升值压力。只要中美贸易顺差没有显著减少,只要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没有下降到可持续水平,人民币都将面临升值压力。这种升值压力与人民币是否存在低估没有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7.
2003年.人民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6月.美国的一个叫作“健全美元联盟”的组织突然提出了动用美国的“301条款”来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动议.一旦启动,中国对美出口将遭受沉重打击.人民币汇率承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升值压力.9月,这一浪潮达到了最高峰,美国财长斯诺的亚洲之行被视为“汇率之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日益扩大,加之美国国内制造业的疲软和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简介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采集各方对此事件的看法,假设人民币汇率窄幅上升2.5%,即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至8.07.并据此测算分析人民币升值对A航空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暂且不考虑由于人民币升值可能导致的利率波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文中提出了几点建议。这些建议的出发点是以各币种的收入与负债金额相配比为目标,强调各币种自身对汇率波动的免疫能力。同时通过减少人民币负债,增加美元负债,抓住人民币升值的时机降低实际负债,并利用美元贷款利率低于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优势减少利息支出.降低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8,(13):21-22
[美国《新闻周刊》3月13日]随着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汇率跌至新低,现在已经没人关注人民币。即使那些曾经将陷入困境的美国贸易归罪于中国操纵汇率的美国总统候选人也是如此。但好好看看:几年以来,在西方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中国让人民币自由兑换之后,北京终于有所松动。去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今年迄今已.经升值3%。  相似文献   

10.
货币市场近月正憧憬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一年及两年远期无本金交割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于2009年11月13日跌至15个月新低,分别为6.5865及6.2500,意味着市场预期人民币将于一年内升值约3%及于两年内升值约8%。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反映美国及欧盟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增,以及对美元长远看跌。  相似文献   

11.
【台湾《新新闻》8月27日】今年上半年人民币继续对美园升值,而对欧元、口元则贬值。人民币对美园汇率中问价为6.8591元兑换1美元,比去年底贬值6.5%;而对欧元,日元汇率分别比去年底贬值1.51%和0.63%。  相似文献   

12.
美国最新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4.2%,欧元区通胀率已经连续10个月突破所设定296的警戒线,6月份通胀率为4%。新兴市场俄罗斯上半年通胀率8.7%~8.9%,越南6月份通胀率超过26%,韩国为5.5%。今年1至5月份我国CPI平均值为8.1%。在美元不断贬值下,助推了石油、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价格持续攀升,进而形成全球性通胀。如果从美国由次贷危机损失而引发美元贬值逻辑推理,人民币不应该升值,或应停止升值步伐,甚至更应该贬值。  相似文献   

13.
一、2005年我国外汇外债情况 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中趋升,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也有较大升幅 7月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在一次性小幅贬值2%的基础上逐级下跌,到年末收在年内最低价8.0702。全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56%,其中汇改后累计升值0.49%(见图1)。同期,由于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全面回升,人民币对欧元、日元一年来分别录得了17.6%和16.O%的升幅,同时对港币累计升值2.25%。从这个意义上讲,尽管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不大,但人民币对主要贸易伙伴货币的平均升值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对实施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8年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明显加快,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4%。而按照2005年7月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累计升值已超过15%。2006年5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价格首度“破8”;2007年10月24日,美元兑人民币价格降至7.5元;2008年4月10目,美元兑人民币价格进入了“6”时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2年2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961元。汇改五年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超过30%,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明显,波动弹性正日益增强。基本上所有的出口企业,都承受着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压力。那么,人民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出口企业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16.
从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兑关元迄今已经升值了20%,但是前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出现连续四日跌停,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向的种种思考。笔者认为,人民币连续大幅升值后,在新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人民币适当贬值是正常反映,应正确理解人民币适度贬值。  相似文献   

17.
一、2008年三季度外汇形势 1、人民币汇率升值放缓但波动性增强 9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183比1。与汇改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了21.4%,其中汇改后对美元累计升了18.9%,今年以来升了7.1%。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0.6%,低于前两个季度分别升值4.1%和2.3%的速度(见图1)。但是,三季度,隔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贬值的交易天数占到63.5%,  相似文献   

18.
《海外经济评论》2007,(16):28-29
在国际收支方面盈余增大的中国,被美国许多国会议员冠以“汇率操纵国”的恶名。然而有观点认为,实际上美国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汇率操纵国”。 中国因外汇储备激增,在2005年7月将人民币升值2.1%,同时废除盯住美元制度,过渡到盯住一篮子货币的制度。自那以来,人民币逐渐走高,相对于美元已升值6%以上。  相似文献   

19.
《西部论丛》2008,(5):26-27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七”已于4月10日成为现实,6.992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创造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人民币汇率新高纪录。至此,按汇改前人民币对美元比价8.2765:1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侣%,市场上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更加强烈。然而,一个后起工业化经济体的汇率调整很少能够是单向的升值,尽管在长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无疑会进一步出现较大幅度升值,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8日】我们应该记住历史的教训:1994年1月1日,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并轨,央行将牌价汇率由1美元兑人民币5.8元贬值至1美元兑8.67元,人民币贬值50%。此前的中国经济高度发烧,通胀最高超过了20%。当久违的通胀再次让我们担惊受怕的时候,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向高估的道路,而通胀因素在以前则一再被我们轻视。在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呼声中,我们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人民币持续走向高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