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马克思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建立在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解上,并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又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用物质变换概念来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认识,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建立在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解上,并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又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用物质变换概念采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认识,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促进校园生态环境文明建设.从环境与发展的角度审视人类历史进程,是一种科学发展模式的建立和保持,必然伴随着某种环境伦理道德的形成和演进.因此,培养良好的环境道德,树立全新的生态环境文明,是确保人类在新的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作为继工业革命之后的一种全新文明,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重点在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使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提升,提高环境的管理水平与效率,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对人性和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而生态人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而提出的新人性。它是建立生态文明的根基和本源,以生态人的价值伦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实中的最佳选择。建设生态文明,要正确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生态道德素质,建立生态法律制度和生态伦理保障,以生态工程技术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从而达到人类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双优化。  相似文献   

6.
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安勇 《商业科技》2008,(22):300-301
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刻不容缓。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彭坚 《商业科技》2008,(35):397-398
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反思人类长期以来的对待自然界的一切态度和做法,尤其是应该对人类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就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作一个合理的评价,以吸取经验教训,对自然界持更为科学和理性的态度,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寻找更为理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正>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反思人类长期以来的对待自然界的一切态度和做法,尤其是应该对人类自有自我意识以来就坚持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作一个合理的评价,以吸取经验教训,对自然界持更为科学和理性的态度,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寻找更为理性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林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生态文明简单来说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文化理论形态。现阶段,林业已经成为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而对于林业部门来说,林业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就生态文明视阈下林业部门应当如何做好林业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谈生态文明的建设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动态概念,也是时代概念,具有丰富的层次和多方面的规定性.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21世纪将是生态文明的世纪.高度重视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以可持续发展对接生态社会,进而实现全面现代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王乔羽 《中国市场》2014,(12):134-135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首要问题,我国已将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思路,面对国家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深化环境审计工作。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定义入手,进一步厘清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关系问题,分析了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与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环境审计基本对策,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5):282-284
生态文明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互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而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在生态文明的大框架下,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浙江省的海洋渔业将如何寻求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发展之路成为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所谓生态文明,即要求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国土资源利用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还存在很多的冲突或者矛盾,如何正确地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政府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 推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生态文明,即要求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徐黎 《商场现代化》2009,(19):90-91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新时期,要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波 《现代商业》2013,(34):259-259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方位全过程的一项神圣事业,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刘佳 《商》2014,(41):73-73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篇章系统进行论述,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正是因为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着人民福祉,因此,公众应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当代、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本文以福建省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例,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