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把卫生工作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摆上重要日程,花大力气解决看病难、看病贵。2006年广东召开的中医药强省建设会议奏响了向中医药强省进军的宏亮号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等一系列重大决定中对发展中医事业提出了要求。其次是省委、省政府把建设中医药强省作为构建和谐广东,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保持排头兵地位的重要举措加以部署。第三是各有关部门动员面之广,参与程度之  相似文献   

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在城市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过程中,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政府重中之重的任务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科学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大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建鸿 《江南论坛》2008,(10):45-4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涵盖文化政策、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技术技能等多方面内容,它的根本特征是公益性和服务性。只有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更好的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提升自身素质。作为“文化昆山”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昆山进行新一轮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指标和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我国文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相对发达国家较晚,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黑龙江作为文化大省,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一个是展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发展十项产业,构建三大格局。本文从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现状入手,分析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皇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胡雪峰 《经济师》2014,(5):263-263
医院文化对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医院发展的软实力和内动力。基于市场经济下,医院文化的实质,就是把"人"作为医院管理活动的主体,并积极充分利用和开发医院的人文资源,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来达到实现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共青团作为医院的重要组织之一,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参与医院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医院,为医院快速、持续和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相似文献   

6.
正粤藏两地党委、政府明确发展思路,以建设西藏生态旅游大地区为目标,依托林芝地区生态条件、文化资源、区位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着力把文化旅游作为科学援藏、提升造血功能的主导产业进行打造,推动了林芝地区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林芝地区已成为西藏仅次于拉萨的第二大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文化旅游产业正有效拉动全区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7.
浅论金融企业文化构建魏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表明企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金融业做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对实现企业目标,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意义重...  相似文献   

8.
《时代经贸》2011,(7):39-42
中央政府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还指出:要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总之,十二五规划首次把港澳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告诉我们,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推进文化刨新。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朝阳市紧紧围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加速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开发与建设,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全力构建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0.
邯郸是个有7000年以上历史的文化大市,是曾经引领过先进文化的文明古都.邯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蕴藏了巨大的市场价值,为邯郸建设文化大都市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因此,邯郸要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以文化促经济,又以经济促文化,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滚动发展,并力求同时建成经济大都市和文化大都市,把建设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把“文化大都”作为邯郸推行“文化强市”的明确追求.贯彻“文化强市”战略,推进“文化大都”建设,根本之路就在于善于对邯郸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经营,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任务。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组织文化与企业效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组织文化研究的发展,组织文化对企业的实际功效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研究表明,组织文化对企业效能影响显著。因而,企业应把组织文化建设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提高到生存与发展的高度上加以重视。综述了国际上关于组织文化与企业效能问题研究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13.
赵群乐 《江南论坛》2007,(12):44-45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历史文化的核心问题,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见,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历史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历史文化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政机关必须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作为自我发展的需要,作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文明型机关的需要,大兴学习之风,着力打牢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基础,创新理论学习机制.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确保学习大见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这里谈几点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5.
欧盟极为重视科学文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欧盟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看作是对欧洲未来的投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组织机制、政策法律、技术研发等方面大力推动科学文化资源的传播、保护和再利用。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强国的战略,因此,推动我国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意义重大。通过对欧盟利用ICT技术推动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使我国相关机构了解欧盟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发展动向,促使我国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其科学文化资源数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省积极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新世纪初,省委制定颁布了《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去年7月。省委作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对文化大省建设进一步作出了战略部署,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全省各类所有制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将建设企业文化、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主动谋划企业文化,精心打造企业文化,促进文化与企业的有机融合,推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文化是一种广泛的群众性文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加强社区治理,塑造社区精神,实现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大发展,必须提高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拓展社区文化建设新形式,构建社区文化建设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时代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统一。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朝阳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陕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后发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产业发展基础无与伦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陕西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必然过程,是推动文化强省工程建设的重要杠杆和战略举措。因此,确定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分析陕西文化产业的成长特点,构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9.
北塘区是无锡市的老城区之一.地少人多.资源稀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城市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新变化、新任务,北塘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活力北塘、山水北塘、和谐北塘”为目标,坚持把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动力.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增长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走出一条以创新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王志禄 《时代经贸》2011,(22):64-64,6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要求,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强市的必然要求,更是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需要积极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因为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