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将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普米族创世史诗《帕米查哩》、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白族创世史诗《创世纪》、傣族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做为研究对象,运用俄国民俗学家、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理论,分析这八首南方创世史诗的角色类型,厘清其故事发展结构,并最终据此提炼出创世史诗的一般模型。  相似文献   

2.
《贝奥武夫》是英国古代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英雄叙事长诗,讲述了斯堪的纳维亚的英雄贝奥武夫的英勇事迹.而以该史诗为蓝本改编而成的电影《贝奥武夫》故事情节却有了很大的改动,将原来史诗中各个孤立的事件用一个共同线索“诱惑”进行了相互关联.但无论是史诗中的贝奥武夫还是电影中的贝奥武夫,都在危险与困境面前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然而,两者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史诗中的贝奥武夫被描述成一位完美无暇的神性英雄,而电影中的贝奥武夫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充满人性的不完美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3.
《权力的游戏》是乔治·R.R.马丁的扛鼎之作,通常被贴上"史诗奇幻"的标签。本文认为,作者乔治·马丁虽然深受奇幻大师托尔金的影响,但他已经超越其影响的焦虑,在形似史诗奇幻的世界里探讨了严肃的现实主义境遇与抉择。  相似文献   

4.
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它独具特色的以"铜鼓"为核心主线叙写了两汉至唐宋前后彝族罗罗支系随铜鼓而迁徙的历史画卷。笔者借用了仁钦道尔吉研究蒙古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的分类方法对《铜鼓王》的情节结构做了一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称之为《水浒》,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作者据传是施耐庵,并由罗贯中加以润色,实际参与作者跨越了从宋元到明末的数百年,包括民间说书人、文人、书商等,是一部世代累积型的长篇文学作品。《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小说的先河,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水浒传》及相关文化的研究被称之为"水浒学",简称"水学"。其中英雄的绰号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水浒传》中英雄的另一标志。  相似文献   

6.
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明显地展示了纳西族先民对山神、动物、植物、祖先等的信仰崇拜。  相似文献   

7.
阿来的《格萨尔王》是全球性“重述神话”项目的参与作品,其故事原型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阿来的重述是对藏族最珍贵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有极大的必要性,也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作家在重述史诗的过程中,既有普及性的重述,以发扬藏族的传统文化;又有创新性的重述,填注了现代性的内核.而所有这些努力,都根源于阿来对于本民族文化的深沉情感,其重述的策略紧扣藏族的历史,着眼于其现状,并展望着未来.  相似文献   

8.
《尘埃落定》是一部以现代观念和独特思想写出的既纯净又轻快的民族生活史诗。其独特的艺术视角,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暗示、隐喻、象征等的妙用,使作品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被称作是“女性经验的史诗作家”.本文运用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方法,分析了作品如何通过叙事声音中的作者型声音、个人型声音和集体型声音发出女性的声音以及对建构女性权威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荷马史诗《奥德赛》和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进行对比分析,说明了《尤利西斯》就是对史诗的反讽戏仿,体现了该小说的“反英雄”特征。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11.
梅尧臣“平淡”诗论是宋初反对浮华浅切的模拟诗风的背景之下出现的,它以关注现实和针砭时弊为主要内容,梅的诗歌创作鲜明地体现了其平淡风格。他的“平淡”诗论,是宋人以“平淡”论诗的先声。  相似文献   

12.
中西诗歌的意境差异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上。王诗中的“我”被消融在自然中,达到了物我 不分、物我两忘的境界;华诗中的“我”是在自然中张扬,体现了以我观物,以物悦我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孟浩然五言绝句《春晓》的四种英译文作了剖析,认为古典诗译成英文应尽可能保持原诗简练的风格及韵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钟嵘在诗评实践中,以文词华美、雅正地表现哀怨的情感及是否具有深厚的感染力作为其品评诗歌高下的标准。滋味是钟嵘一个重要的审美思想,但不是其诗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诗歌翻译需要“意美”、“音美”和“形美”,体现原作独特的形式和内涵。《月夜》两种译本说明,译诗做到“意美”、“音美”和“形美”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T·S·艾略特新批评文学观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S.艾略特新批评是对传统批评的反驳,将文学批评从作者引向文本;艾略特新批评主要观点是“非个性化”和“意象表现”;以诗歌与文论为新批评拓荒,为现代诗歌拓荒,从而成为新批评奠基人、现代诗歌先驱。  相似文献   

17.
《甦庵集》是方拱乾赦归及归后生活的写照,是人生感悟的总结,是思想情感的结晶。文章从离别之不舍、与亲人团聚之欢乐、门人故旧赠答、记游、对人生的体悟与反思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其在清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相似文献   

18.
是否“诗中有画”是王维诗歌的最高境界,这个问题值得思索,甚至对答案本身的追索可能会给诗歌理论带来一定的启发。针对蒋寅先生《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一文,笔者也就王维诗歌主要特征的“诗中有画”这一共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对王国雏辛亥革命时期的两组诗.结合时事进行了分析,对诗中的用典出处及相关情境做了详细的诠释.阐述了这一时期王国雏对辛亥革命的同情与对袁世凯的洪宪的指斥,这是不同于以往的新见解,有其现实的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子翚虽与江西诗派吕本中等人密切交往,但由于其有深刻的学术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风格的价值取向,其诗歌并没有受到“江西诗风”的影响,而仍保持其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