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信用销售已成为强有力的市场竞争手段之一,但信用销售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本文首先就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作了简要分析,然后从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信用风险规避措施来防范信用风险等方面对企业信用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位置与产业结构决定了当地中小企业谋求发展需要依靠外源性融资并且以银行贷款为主。利用Logistic模型对海峡经济区上市的中小企业的年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小企业的成长能力、投出资本使用效果以及综合实力对企业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企业在这三方面的表现越好,信用风险就越小。  相似文献   

3.
构建了AHP和Logistic混合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山东省部分样本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评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联企业信用风险防控在银行授信管理中十分重要。根据关联企业隐性化趋势及其信用风险的系统性特征,商业银行要针对关联企业授信管理中的缺陷,通过采取构建关联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识别企业间隐性关联关系的能力、统一测算关联企业的授信额度、建立关联企业授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银行间关联企业信息互换平台、强化对关联企业信用风险的保障性控制等措施来优化信用风险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信用风险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始终,如何分析评价、如何控制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随着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理论的发展,以及其在企业价值评估、业绩评价等方面的优越性,其研究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本文拟将自由现金流理论应用于企业信用风险的分析中,并对这种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评价是当前我国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了2011年末期1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ST企业44家和非ST企业74家,分别建立了线性判别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两种信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模型比较发现,两种模型均能对企业的信用风险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逻辑回归模型的效果更优,具有更高的判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关联企业信用风险防控在银行授信管理中十分重要.关联企业的隐性化趋势及其信用风险的系统性特征要求商业银行优化信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关联企业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识别企业间隐性关联关系的能力;统一测算关联企业的授信额度;建立关联企业授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银行间关联企业信息互换平台;强化对关联企业信用风险的保障性控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信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选用企业偿债能力、企业盈利能力等四个方面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在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该方法在风险评价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的发展。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的风险控制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进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更加开放,国际贸易更加纷繁复杂,在机遇透人的同时,企业也潜伏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尤其是企业信用风险。因此强化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体制,仍然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多方面阐述了企业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机构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诸多风险组成的整合风险。本文利用Copula方法对整合风险度量进行研究。以12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确定其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这两种风险收益率的分布,然后利用Copula构建相依结构模型,最后用蒙特卡罗模拟算法计算不同风险组合的VaR和CVaR,并利用返回测试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近三年的沪深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将财务指标分为三类,运用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其股价的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股价的解释力呈减弱的趋势;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报酬率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公司偿债能力与股价呈负相关,对股价变动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公司盈利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KMV模型的修正及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学者在将KMV模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在继承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模型加以进一步的修正,不再假定公司资产价值增长率为零,而是以净收益增长率加以表示并且引入到KMV模型中。通过对沪深两市30家ST公司和30家非ST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利用修正后的KMV模型能够较好地识别出非ST公司和ST公司之间信用风险的差别,比较准确地把握上市公司信用质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GARCH模型估计股权价值波动率,用迭代程序估算资产价值及其波动率,以总资产的平均增长率代替资产价值预期增长率,建立了修正的KMV模型。文中对2006年沪深两市80家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检验,结果表明修正后的KMV模型不仅能够较好地分辨出ST公司和非ST公司信用风险的差异,而且能准确地把握上市公司信用质量的变化趋势,至少可提前一年识别上市公司信用质量的恶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增大的利率波动必然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首先采用Logit模型对2006年第四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228家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预测出上市公司违约概率;其次选用Shibor数据求出各季度的利率波动率;最后选用宏观经济因素及利率波动率为自变量,信用风险为因变量建立风险测度模型,结果表明利率波动对信用风险有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信用风险有降低的趋势,因此可考虑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以2000-200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为变量,建立财务失败预警分析的Probit模型.经过对20个财务指标的逐步筛选,实证结果发现,总资产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对上市公司财务失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模型的总体预测准确率为86.7%.此外,对变量的边际影响及误判成本问题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房地产信用风险定性评估方法缺乏客观、公允,难以有效地应对商业银行房地产信用风险计量与管理。选取深市十家上市房地产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设置绩优股、中等业绩股两个样本组,通过比较两个样本组的违约距离及预期违约率,发现KMV模型总体上能够度量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建立房地产企业征信系统及信用评级制度、引导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融资模式、培养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建立信用风险数据库等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可使决策者提前警觉风险的存在。文章以2010年为研究时点,选择IT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财务数据为目标变量。在小样本的情况下,首先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指标分类,然后以"噪声比"为依据,构建支持向量机的特征集。实证分析发现,对于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的有形资产负债率,营业利润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在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前,有着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选取我国沪深交易所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1年间的数据,研究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和创新能力分别与银行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15家上市银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对银行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来提升自身的经营业绩。从风险管控指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来看,不良贷款率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资本充足率、资产流动性比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规模、存贷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负向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指标在等级划分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文章以安徽省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7家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和两步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不仅再次验证不能采用单一指标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而且得出了不同类企业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最后对如何提高企业信用等级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