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潘峰 《生产力研究》2001,(1):34-35,71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一个很根本、很深刻、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论题。“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 ,包含了决定要素、发展层次、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等方面的规定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趋势 ,体现在对自身发展、取代落后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改善党的领导等方面的客观要求。对这两个层次作深入的把握 ,是我党做好“三个代表”、做好中心工作的必然前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智慧生产力"理论,揭示了当今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对马克思的科学预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无比雄辩地证明了,马克思的"智慧生产力"理论是伟大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科学地指出,全面充分地发展个人生产及智慧生产力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途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生产力及智慧生产力在生产力这个有机系统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其文本多处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对生产力作了解释,但却并无明确界定。学界对此的讨论仍也歧见众多,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生产力的客观性的问题,即其中的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必须遵循辩证法,从结构和历史两个向度对其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虽然已探讨多年 ,但分歧依旧。本文从观察人的活动、分析人在活动中 ,在和他物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找到了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答案 ,得出了人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综合这一结论。即 :生产力对人的本质的决定作用是和社会关系一起共同发生作用的 ,单纯改变社会关系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本质 ,但发展了的生产力若无适宜的社会关系相配合 ,人的本质也不会有大的改变。所以说 :人的本质是由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而不仅仅是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视阈下的生态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康 《经济与管理》2009,23(1):27-30
从马克思恩格斯视角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原理、"劳动异化"理论、人与自然之问物质变换思想四个方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和谐观.在目前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还存在某种不和谐的背景下,解读马克思、恩格斯视闻下的生态和谐思想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闻天晚年针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片面地把生产关系等同于所有关系的现象,对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进行了追根溯源的理论梳理,从中得出了生产关系不仅有体现所有关系的属性,同时还有直接体现生产力的另一重属性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还具体论证了生产关系两重性的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张闻天关于生产关系两重性的思想不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空间,而且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化环节的探索与分析,充分肯定了"人的因素"在具体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主导性作用,并由此对我国三十年来的经济改革历程进行了科学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文明 《经济师》2010,(3):37-37,39
马克思在探讨异化劳动理论、对象性活动范畴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的过程中,对"人"的问题有诸多阐释,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不能也不应该成为衡量生产关系优劣的惟一因素。决定生产关系的因素不等于对生产关系的判断因素。马克思对社会经济制度划分的依据含有生产力标准,但主要还是价值标准。这个价值标准就是生产关系或者说生产方式的历史特性,对存在阶级剥削的制度来说,马克思把从直接生产者身上榨取剩余劳动的形式作为判断不同经济制度或生产方式的显而易见的标准。正义具有永恒的价值即人类行为和利益的普遍兼容性,而且是一个历史和相对的概念,马克思开拓性地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来赋予正义一个新的内涵,那就是正义的现实性与历史性。基于正义受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直接制约,正义成为了反映既定的生产方式的一面价值镜子和判断这个生产方式是否偏离的一个尺度。由于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依据正义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判断标准含有生产力标准,重在生产关系标准,即价值标准。对不同经济制度优劣的判断标准是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