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外交是一国政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制定和实施经济战略,扩大对外经济往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活动。美国、中国、日本是世界前三大经济体,也是菲律宾的重要经济伙伴。三国在与菲律宾的经济交往合作中各有特色,本文通过对比三国对菲律宾的经济外交活动,总结经验,为中国下一步开展对菲律宾的经济外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经济也获得了显著的增长。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不断大力参与国际经济并且成为了国际经济外交平台上的重要角色。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丰富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外交内容,对于我国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APEC近日在中国落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官方经济组织,对加强中方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会议与2001年上海的APEC峰会不同,这是中国第一次在经济上主导亚太规则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成为了展现我国发展成果和国家战略的平台,同时将我国的战略全面融入到了会议精神当中。本文对北京APEC会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国际形势做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多边能源外交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主要趋势,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经历较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方针、立场和政策。新能源安全观是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后续发展中,中国多边能源外交应进一步强化某些举措,以切实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为完善世界能源秩序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全球健康外交是公共卫生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外交发展的结合点,是实现良好的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渠道之一。介绍了全球健康外交的定义和发展进程,从发展、贸易、安全和外交四个方面分析了外交政策与健康的关系,健康已经成为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外交利益的重视可能会影响全球健康目标的实现。中国在SARS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健康安全机制的建构,在全球、地区、双边层面参与健康外交。研究机构也积极参与全球合作,北京大学参加的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加强了学术合作对政策形成的推动作用。要达到理想的全球健康外交目标还需要健康和外交政策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5.
经济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进入新世纪之后步入新的阶段。近年来,东盟在中国经济外交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成功建成即是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中取得的突出成果。文章拟在简单介绍经济外交的概念、中国经济外交的目标及发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中国政府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外交战略考量、外交进程、阶段性成果以及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现阶段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诉诸武力的代价日益昂贵,国际传播作为软权力的重要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意识由对抗转向服务和市场化;国际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使得国家对国际传播的控制与管理难度增大.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战略定位应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突显新形势下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公共外交、国家软权力之间的互动.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构想应实现从防御型向主动型国际传播理念的转变,完成国际传播策略的调整,在有效机制的保障下促进国际传播战略长期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能源合作是保障全球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把国际能源合作纳入国际经济合作的大框架中,取得包括能源合作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的更大飞跃.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应紧紧围绕维护中国国家利益这个核心,在确立中国能源利益的前提下,在进行利益博弈和利益平衡的过程中,尊重各国国家能源主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策略选择应包括多层次的合作对象、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多渠道的合作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内容等.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3)
旅游外交作为典型的国家对外战略的"软运作"模式,逐渐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文章从旅游外交概念入手,借以具体的旅游外交实例分析旅游外交的作用、手段等,对我国旅游外交工作提出具体建议,探讨旅游外交对提升中国"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后查韦斯时代,马杜罗政府在保持查韦斯"能源外交"基调的前提下,为摆脱国内经济困境,将会对委内瑞拉的能源合作战略作出相应的调整。出于委内瑞拉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其未来的石油合作中,将会减少政治和外交层面的考虑,而在能源合作安全、石油收益最大化等经济层面增加权重。一方面进一步增加能源合作对象国的广泛性和覆盖面,加强互利合作;另一方面对合作伙伴追加投资或借款融资的要求也将明显增加;此外还将积极加强拓展天然气开采与出口的国际合作。这值得中国企业在对委油气资源合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经济环境更加开放,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变整合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当代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特别是区域经济合作突飞猛进,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对外经济战略中的地位凸显,成为国际经济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从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实意义和特征入手,深入研究了目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典型模式,在分析我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现存问题基础上,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奥地利国际科教合作传统上一直以欧盟及西巳尔干国家为主,但近年来国际经济科技形势的变化迫使奥地利对其国际科技合作战略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将与非欧盟国家的合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奥地利实现其国际科技合作的五大目标是:卓越目标、市场目标、资源优化目标、应对全球挑战目标和科技外交目标。为此,奥地利对合作国别进行了深入分析:确立了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4个非欧盟国家为其国际科教合作非常重要的国家,其中,中国为最需要加强合作的国家;确定了韩国、巴西、南非、以色列、加拿大、日本、土耳其、新加坡等非欧盟国家为其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国家,其中,韩国为需要加强合作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等既有合作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等既有合作机制注入新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对外开放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内容,各项国际经济合作业务迅速发展;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讲话以后,我国对外经济合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引进外资金额和质量都有了实质性的增长,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九十年代末,中央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全球新一轮的生产要素与资源重新配置中,展现了中国积极主动地通过资本运动配置要素与资源的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后,面对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并在总结以往国际经济合作的经验的基础上,筹划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愿景,形成了中国完整的“一带一路”倡议蓝图。“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规律,是“走出去”战略的延伸与扩展,将引领我国在新时期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在参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进程中获得更有力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公共外交一直是美国政府极为重视的外交手段,在实现美国长期对外战略目标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公共外交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大力提倡“新媒体外交”和“全民网络外交”.这对于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改善美国国际形象,缓解与各国之间的关系,实现其全球战略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迫于国内外政治、经济阻力和霸权外交困境等因素的影响,其效果还很有限。  相似文献   

15.
世博:国家形象新窗口公共外交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继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盏事。这些盏事的申办成功、筹建以及开闭幕过程,不仅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同时也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转折点。本文通过公共外交视角,利用国家形象战略概念,分析了本次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国家形象所带来的机遇,并比较了上海世博会与北京奥运会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与商界精英以及重要国际组织的负责人齐聚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主旨演讲.作为近年来中国最大的主场外交,甚至可以说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外交盛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鲜明展示中国凝聚力的同时,更将"一带一路"导入到了一个更为宽阔的未来盛景之中.  相似文献   

17.
蒲文胜 《广东经济》2016,(12):219-220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迁,特别是随着民间组织的迅速成长,治理、合作治理理论及实践已在中国获得广泛认同.其中,对于贫困这一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公共问题的治理,正在形成一种多元主体合作治理贫困的格局.中国NGOs在合作治理贫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对非投资大幅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非洲大陆投资兴业,他们为非洲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一些企业的行为对于中国的国家形象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也不利于中国在非洲的海外利益的保护,因此开展企业公共外交十分必要,我们应该将企业公共外交纳入到国家的公共外交体系中,以弥补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的不足,以此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科技对提高总体外交能力、拓展总体外交空间具有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总体外交体系。总体外交也会为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信息支持。我国应该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开展科技外交、用外交手段减少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发展的制约、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等几方面入手,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外交能力,以更好地应对新世纪的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产业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欧盟正积极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以期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本文分析了中欧新能源国际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新能源战略规划、外交协调机制和新能源合作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低碳时代构建中欧新能源国际合作的途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