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费欲望与消费符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元浦 《中国审计》2003,(14):59-60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自由地享受生活,消费鸡块,消费可口可乐,消费衬衫领带;也消费广告、消费品牌、消费偶像;更消费虚荣、消费欲望、消费美丽,乃至消费语言与符号……  相似文献   

2.
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之一,在投资和出口都出现疲软的局面下,促进内需、增加消费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环节中重要的一环,生产决定消费,而消费又影响着生产。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消费指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两方面,狭义消费仅指个人消费。个人消费包括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比如,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教育消费、医疗消费、住房消费、旅游消费、养  相似文献   

3.
潘红玉  贺正楚  吴艳 《财会月刊》2019,(10):112-1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升级大体经历了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享受型消费和服务型消费等几个阶段,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结构都得到了改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消费业态、消费品质、商品形态、消费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新时代居民消费特征。依据消费增长格局变化的相关统计数据,通过分析我国消费升级的演变路径和发展态势,建议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面入手,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进一步助推消费升级。  相似文献   

4.
王霞 《企业活力》2001,(6):40-4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需消费的链条也在不断拉长,不断地向百姓生活的深层延伸.而家电消费又是住宅消费、百货消费、医疗消费、服装消费、娱乐消费等多个消费领域中最活跃、最热点、最有特色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是一个庞大而有潜力的消费群体,城市中学生消费体现出消费自主、追求个性化和时尚性,以及消费倾向的多样化、消费心理的非理性、消费方式的数字化、消费中的唯我倾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朱亮 《社会科学动态》2010,(11):266-267
中学生是一个庞大而有潜力的消费群体,城市中学生消费体现出消费自主、追求个性化和时尚性,以及消费倾向的多样化、消费心理的非理性、消费方式的数字化、消费中的唯我倾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产阶级的消费观念是中国消费主流趋势的代表,其固有的消费主义思想、奢侈消费与炫耀性消费的享乐主义思想和超前性消费理念,及其所引发的代际不公平和造成的代内不公平,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只有在消费观念中融入生态消费意识、绿色消费意识、适度消费意识、责任消费意识、公平消费意识,才能使中产阶级承担起低碳社会责任,做低碳消费方式的推动者,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消费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经济界》2010,(5):1-1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措施,其中一个重大政策就是鼓励消费。本期"经济专论"栏目特约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关于中国消费的几个问题》一文,文章指出,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适度提高消费率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文中作者还分析了影响中国消费的有7大因素:消费体制、消费能力、消费政策、消费基础、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周期,并提出要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9.
文化消费是扩大内需新的增长点。中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和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长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美国、英国和日本既是经济强国,也是文化消费大国,其文化消费增长经验对扩大中国文化消费有重要借鉴作用。国际经验表明,提高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和稳定消费预期是扩大文化消费的重要途径。需要从提高居民收入、降低文化产品和服务价格、改善文化消费环境、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增加闲暇时间、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以及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等方面来促进中国文化消费发展。  相似文献   

10.
陈俭 《中外企业家》2012,(3):155-156
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但大学生消费存在几个突出的误区,即攀比消费、享乐消费、超前消费和浪费消费。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必须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合理、适度消费的原则,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同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配合帮助大学生走出消费误区。  相似文献   

11.
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居住、汽车等传统消费热点的热度降低,我国消费需求扩张的动力有所弱化,未来必须从国民经济战略调整和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角度出发,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一、基本思路1.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要紧扣"人的需要"。从现实来看,不同群体,特别是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分层特征非常明显,高、中、低收入群体存在着不同的主导性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欲望。这些将成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着力点,特别是,中高收入群体对于消费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消费维权领域新形势、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消费维权模式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维权需求。加快消费信用体系建设,构建消费维权立体化是推进消费维权工作的必然选择。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助推群众维权路径的多元化发展、努力挖掘消费信用的社会应用价值、着力构建消费维权的立体格局,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将保持合理增长,消费潜力将得到有效释放,城乡居民收入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消费需求的增长奠定基础。同时,国家将进一步完善消费政策,进一步扩大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新型电子产品、智能家电、节能汽车等热点商品消费,鼓励新的消费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晶 《价值工程》2014,(15):325-326
消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异化的消费在今天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消费异化表现为消费主体在消费活动中失去主体地位的行为活动及心理体验。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坚持适度的消费原则、保持理性消费是应对消费异化的基本对策。绿色消费是一种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消费模式。适度消费是指与国情、个人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行为。理性消费就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  相似文献   

15.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趋势和方向,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服务消费发展取得伟大成就,消费地位从微乎其微发展到占据半壁江山,消费结构从满足基本生活向追求康乐演进,消费方式从线下消费向线上线下并进转移,消费政策从抑制消费、引导消费转向刺激消费。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服务消费领域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统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较为突出。今后应着力加强服务领域改革开放,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消费环境,健全统计体系,推动服务消费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决定了其消费能力、消费偏好、消费行为、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决择等方面的特殊性,由此,形成了现实消费需求少于潜在消费需求的特殊性。在这部分人口巨大的数量规模背景下,已经并将形成一个特殊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航空服务业为背景,把消费情感分为事前消费情感和事后消费情感,考察了事前消费情感、事后消费情感、感知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和重复购买意愿的结构性关系。研究结果发现,事前消费情感对事后消费情感和感知服务质量有正向影响,而事后消费情感对顾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但对重复购买意愿没有直接影响,同时感知服务质量对事后消费情感和顾客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丁俊发 《经济界》2010,(5):4-15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适度提高消费率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中国消费的有7大因素:消费体制、消费能力、消费政策、消费基础、消费观念、消费环境、消费周期。应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19.
李慧 《企业经济》2024,(4):48-57
当前消费信心不足,亟待打造消费新生长点促进消费增长。现象级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活力、带动消费链和产业链的发展、助力新品牌崛起、提升城市形象。当前,一些地区在推动现象级消费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同时在发展现象级消费方面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需求端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能力减弱,供给端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政策端政策支持和营销推广还需加力。因此,提出发展现象级消费促进消费增长的对策建议: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消费IP;做好政策支持,提升营商环境;加强营销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增加居民收入消费能力;稳定发展预期,提振消费信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社会消费形态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合理的城市消费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本文从横断面研究了中国城市消费方式,发现传统消费、现代消费和后现代消费并存构成了中国城市的消费形态.其中存在着不合理的消费方式.本文提出要实现中国城市消费形态的转换,建立一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消费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