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4月万福生科涉嫌财务造假坐实,万福生科被罚款30万元,董事长龚永福、CFO秦学军各处以30万元罚款、终身市场禁入,万福生科成为创业板首例因欺诈发行股票受罚的公司。上市公司频"变脸"藏造假隐情万福生科案再次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IPO造假上面,实际上,IPO造假不是新鲜事,并呈愈演愈烈之势。2011年云南绿大地因IPO造假股票交易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更名为"*ST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尚处于调整和发展阶段,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滞后使得各路公司蜂拥股市,而IPO环节的监管不力给各种"柠檬"以可乘之机,于是IPO成为财务造假的主战场和多发地。IPO造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监管不到位,证券法规不完善之外,中国第三方机构发展的无序和不规范是重要的推手,但笔者以为更本质的原因在中国民营企业生存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IPO造假事件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职能运转。本文认为,IPO造假的根源除了企业自身以外,更需要从我国现行IPO发行制度、中介机构职责所在以及IPO造假成本等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本文从完善制度设计、明确中介机构在IPO过程中的责任、提高造假成本和鼓励并推动社会监督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崔佳倩 《河北企业》2023,(12):106-109
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和经济形势的转变,IPO审计面临着更多考验,不断有企业为了获得上市资格而进行财务造假,舞弊手段和花样层出不穷。近五年IPO审计失败案例的金额合计达到几十亿元,会计师事务所被处罚金额总计也达上千万元。但是,还是会存在注册会计师联合会计师事务所与造假单位合伙作案的情况。财务造假、隐瞒数据、欺诈上市,对证券交易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也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通过近五年典型案例的对比,列举其审计失败的原因,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行为进行分析,罗列这些典例IPO企业审计失败原因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简要分析近五年典型案例审计失败原因,从而为IPO审计提供重点关注的方向以及应该改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证券市场发展20多年的时间里,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长,其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监管措施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IPO造假案层出不穷,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IPO造假对我们的监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需要我们尤为重视。本文首先对我国IPO监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然后简单分析了IPO造假的原因和手段,得出我国IPO监管中存在的漏洞,最后针对我国IPO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泽瑞 《现代企业》2020,(4):163-163,166
预付账款财务造假是市场经济下商业信用伴随的产物,由于预付账款自身的属性和一些其他原因,使其成为当下企业财务造假重点利用的对象,从早些年的锦州港财务造假事件到创业板IPO万福生科造假第一案,以及近些年发生的金亚科技财务造假案和利源精制预付账款调查事件都与预付账款财务造假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下,如何改善预付账款财务造假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美国会计也陷入信用沼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造假大量盛行,CEO利润、CFO收入、厂长费用、经理效益比比皆是,CPA公信力降至低谷。究其表面原因,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佳,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惩处不力,无法有效约束会计造假人员的不良行为。而其根本  相似文献   

8.
自2012年9月开始暂停IPO长达1年之久,主要原因是出现了万福生科这样在上市之前严重造假的公司,同样还出现了一批上市当年业绩巨幅下滑甚至亏损的公司,对投资人打击巨大,市场反应极其强烈。当上市公司、中介机构造假行为集中爆发,情形恶劣,有可能摧毁投资人的信心时,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导刊》2003,(74):79-79
如果说.假烟假酒的组织化、规模化活动已成为屡禁不止的社会顽疾.那么学术造假、抗非典物资造假、摩托车造假则是新近最让公众痛心疾首的新闻焦点。然而.最近在东山区五羊新城北部却发生了一起房地产“造假”事件.引起市场悍然大波,始作俑者竟是五羊华轩。个中细节及原因如何?笔者深入现场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0.
谁说打假难?几个记者,闯了两次造假村,就算是几乎闻到了造假人的拳头味,还是取了证据,端了黑窝,有何难哉!谁说打假不难?被假冒的真阿胶厂家声声喊苦,造假的破烂皮头照旧铺在公路上。该管的人,没听见叫苦声?没闻见臭皮味?北京的记者真的比当地该管的人耳朵尖,鼻子灵?未必!造假5年才去端窝,咋就今天耳聪目明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证监会相继立案查处了"新大地"、"万福生科"、"欣泰电气"等多起IPO财务造假案件.笔者结合实务案例总结分析发现,IPO企业的财务舞弊大都采用虚构经济业务的方式虚增收入、资产和净利润,使发行人业绩符合IPO发行标准.  相似文献   

12.
由于IPO能带来巨额资金,因此在我国公司上市实行行政审批的制度下,拟上市公司存在通过会计舞弊获取上市资格和抬高发行价格的动机。会计舞弊伤害众多投资者的利益,部分造假公司通过了监管审核,然而在媒体的监督下最终被监管部门终止IPO,从而在准入环节阻止了造假公司上市。从监督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到揭露拟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媒体由事后治理转向事前治理,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3.
给IPO谏三条     
刘纪鹏 《英才》2013,(7):90-90
面对层出不穷的造假丑闻,监管者总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习惯性的将板子拍到发行人、保荐人和承销商身上,只字不提审核环节自身的责任。蛇年伊始,证监会启动IPO在审企业专项财务核查,这场号称"史上最严格的IPO大核查"时刻牵动市场神经。但来势汹汹的IPO财务核查,究  相似文献   

14.
一、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条件不成熟,造假上市 造假上市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资格,在上市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对相关财务信息进行不真实、不准确的报告,从而达到上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CFO(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裁)制度完全不同于财务总监制度和总会计师制度。上期杜胜利教授从公司治理角度,详细探讨了CFO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责任,本期他将继续作客“专家论坛”,细谈CFO在公司治理中与有关方面的关系和CFO在公司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求在CFO的内涵及CFO制度方面与读者进行交流。如何揭开CFO的神秘面纱?如何把握CFO与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的微妙关系?让我们走进CFO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IPO抑价现象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是一种常态,但是我国IPO抑价水平大幅高于其它国家抑价水平。本文评述了国内外学者的抑价理论,分析我国IPO抑价的原因,大胆的提出了整个IPO过程中相应的政策改革。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美国注册制IPO造假案例以及我国申报科创板企业IPO项目可能存在的财务指标认定风险、高新技术衡量风险和成长性证明风险进行分析,得出科创板注册制下IPO存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风险、关联方交易风险、持续经营风险、研发投入认定风险、收入认定风险、科创企业成长性风险等审计风险,进而提出完善完备监管法律法规、助力价值发现;设计全面合理指标体系、见证成长內力;加大违法造假惩戒力度、执行最严退市;建立数据导向内生制度、行实质性审核;全面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出高质量报告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O抑价现象是在各国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尚不完善,发展不够成熟,IPO抑价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首先对IPO抑价现象作概述,然后着重分析了IPO抑价现象的原因和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IPO抑价是国内外股市面临的常见问题,而关于抑价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本文则从信息不对称、行为金融、控制权和制度理论四个角度出发,将国外有关IPO抑价原因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不良思潮的散播,如在建筑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统计数据造假等行为多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如何防范统计数据造假行为是当前我国各个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简单介绍了统计数据造假行为的含义,而后分析了其原因和危害,最后对建筑企业统计数据造假行为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