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业企业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期被称为“瞪羚企业”,也被称为高成长企业。在新经济条件下,“瞪羚企业”是“创新、创业、创一流”的主力军。这种“瞪羚”个头不大,但跑得快、跳得高,企业年增长速度可轻易超越一倍、十倍、百倍、千倍以上。具体而言,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特点。“瞪羚企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瞪羚企业”不仅是“区域个性”的晴雨表,还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抓“瞪羚”,助推企业高成长,是用新经济的眼光看问题,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  相似文献   

2.
网络“瞪羚”创业者胜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型力量。网络“瞪羚”已成为新生重要力量,具有如下特征:网络经济的倍速效应和病毒式营销模式使网络“瞪羚”企业成长迅速,超越了传统经济和传统渠道下的发展速度;持续不断的创新;规模小,组织机构高效、灵活;经营模式多样;投资少,见效快。目前,网络经济处于迅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成长型的网络创业企业都可以归属为“瞪羚”企业。高速成长和持续不断的创新使网络“瞪羚”成为网络创业的重主力,引领网络创业的潮流。本文通过研究,概括了网络“瞪羚”创业的5大类型:专业知识型创业、整合营销型创业、技术资源型创业、风险机会型创业和服务资源型创业。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提炼出12个维度的网络“瞪羚”创业胜任力及其特征,并指出创新力、学习力、营销力和服务力、诚信力将成为网络经济下创业制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瞪羚”是生活在非洲奔跑速度非常快的一种羚羊。取名“瞪羚计划”,寓意杭州市中小企业能像瞪羚一样快速奔跑。杭州市从2008年开始全向实施“瞪羚计划”,即《杭州市成长型中小工业企业五年(2008--2012)培育计划》,如今计划近半,又将开始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4.
瞪羚企业认定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旨在培育高科技、高成长性企业,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研究瞪羚企业认定能否切实提升企业创新质量,利用2005-2018年新三板企业数据和PSM-DID方法研究瞪羚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瞪羚企业认定对企业创新质量有正向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在地区和企业层面均存在异质性;②人力投入是瞪羚企业认定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③制度因素对瞪羚企业认定影响的调节效应有限,意味着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最后,为政府有效开展瞪羚企业认定工作、促进企业提高创新质量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9年,杭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9425.99亿元。杭州市自2000年“工业兴市”战略实施以来,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年均增长达25.7%。特别是近年来,杭州市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培育五年行动计划”和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瞪羚计划”,呈现出“大象”与“瞪羚”共舞的喜人态势。但与此同时,工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  相似文献   

6.
孙红燕 《经济与管理》2008,22(10):93-96
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瞪羚企业”的成长也必然与环境相关,从人才资源供给、良好的投融资服务环境、创业孵化网络环境、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政策支持环境五个主要环境结构纬度构建了“瞪羚企业”的成长模式。当前中关村“瞪羚企业”面临的环境具有人才资源、创新创业文化融资、创业孵化网络、政策支持等优势,企业应追求内涵才发展,强化创新意识,以求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虽然各国经济发展并不平衡 ,但北美洲的美、加、墨三国经济在未来18个月中将继续以强劲的态势增长 ,有专家估计 ,三国经济今年将平均增长4 .3%,明年略有下降 ,亦将为3.7%。近十年来 ,美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同时通膨率、汇率和利率都保持了稳定 ;在未来两年 ,美国仍有能力保持经济高增长、低通胀 ,这不仅形成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时期 ,同时也是北美经济增长的动力 ,它带动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增长 ,并使北美及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活跃。尽管从人均收入上看 ,美国的增长更快 ,但加、墨两国75 %的出口商品…  相似文献   

8.
网络经济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90年代,美国与其它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上的本质差别在于美国极其注重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密集、高效的网络体系。1998年,美国网络业占全球份额的75%。1995-1998年间,美国网络业年均增长174%。以计算机、电信技术为基础发展的网络产业正改变着美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网络经济已在美国形成,成为美国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网络经济及其构成网络经济,英文称“InternetEconomy或NetEconomy”是指从事互联网络设施、技术、服务或与互联网络相关的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9.
谢国樑 《经济前沿》2005,(12):41-43
美国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为3.8%,第二季度为3.3%,第三季度为3.8%。总体上看,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虽有所放慢,但动力依然充足。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从短中期看,南部沿海地区灾后重建对经济增长虽有一定刺激作用,但能源价格居高不下,通胀抬头、利息持续上升以及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等因素正令经济的持续增长面对考验。从较长期看,美国的“双赤”困局至今未有舒缓方案,对美元汇率、投资与消费信心具有长期的消极作用,并最终将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笔者预计,如果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年内上升到4.25厘的话,200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放慢到3.5%左右,比2004年的4.2%下降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张桃 《当代经济》2006,(13):21-22
一、引言 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充满活力,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是市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美国和中国差不多,为95%左右,中小企业产值一般占到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中小企业不仅对国民生产总值作出巨大贡献,在吸收就业、活跃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韩国政府将中小企业视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印度称其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日本称其为"经济活动力的源泉".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总统也曾指出,"中小企业是美国自由经济制度的心脏和灵魂".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1.
2000年的美国经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off  RD 《当代经济研究》2001,(1):7-12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了当前美国的“新经济”,认为美国的“繁荣”是特定和暂时历史条件的特殊产物,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寻找到永久增长的动力。美国的“繁荣”是以工人实际工资的降低、家庭和人际关系的破裂、政府的干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衰退为代价的,因而存在潜在的矛盾和危机。要真正克服危机,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安然事件为起点的一系列财务和金融欺诈闻使不少人因此批评美国的制度危机,但我认为,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努力会从实际结果上增加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这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两难选择。面对“非理性繁荣”带来的经济后果,美国的经济政策只能再一次做出艰难调整。由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技术创新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可以预计,在经济政策做出适当的调整后,我们仍将看到它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是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1998年,重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33 47%,从业人员占全市就业职工的比重为 40%,上交税金占全市财税的比重为60%。由此可见,重庆工业是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该市“八五”计划以来,特别是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在努力推进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上取得了较好成效,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工业结构调整探索出新的路子;引资嫁接取得新的成…  相似文献   

14.
"瞪羚"企业(喻意为个头不大,跑得快、跳得高的中小企业)是新经济中一股重要的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5.
庞磊  陈晓磊 《技术经济》2024,43(1):152-163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的增长动力切换关键时期,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本文基于2000—202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探讨了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时空演变与“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生产性劳动、研发性劳动、生产投入以及研发投入显著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2)中国增长动力切换经历了“生产性劳动与生产投入”、“研发性劳动与生产投入”以及“研发性劳动与研发投入”三个阶段;(3)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时空演变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段异质性,不同区域和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存在显著差异;(4)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具有外部制约条件,存在“双门槛”效应。同时,采用主实验加入控制变量前后对比、双边缩尾、排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机制、路径与制约条件,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债务风险”的三维框架下,系统分析了当前及未来五年美国的宏观经济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老龄化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尚未到来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经济将处于低迷增长的态势。二是美国的总需求并不强劲、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再加上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框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动,因而美国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而将处于温和通货膨胀状态。三是美国家庭部门债务风险明显缓解,不过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债务仍在攀升,从而使得美国的整体债务率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总体来看,美国经济不会陷入鲁比尼所说的“滞胀性债务危机”,而是处于“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亚健康格局。在此局面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面临较为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美国宏观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止是短期经济波动,还包括长期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和经济结构失衡等问题。稳定政策只能对经济进行短期逆周期调节,对于长期增长和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难以奏效。稳定政策、增长政策、结构政策“三策合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有助于更好地帮助美国摆脱“经济低迷增长+温和通货膨胀+债务缓升”的不利格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快速发展的小型企业促成了美国 70%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成为美国新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从长达10年的繁荣走出后,新世纪的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至今没有像乐观派预言的那样“再现辉煌”,也没有像悲观派预测的那样一泻千里。全球经济低迷之际,在欧美日三个主要的经济体中,美国经济目前仍相对表现最佳。但是,增长动力的匮乏、个别产业的泡沫以及金融市场的风险对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就经济增长而言,美国经济比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的增速都要快一些。图1可以清楚地显示出这种对比。美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虽然大于另外几个经济体,但这种波动在今年一直位于其他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上方,表明美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将“知识”定义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非物质要素”,系统地分析了“知识”这一要素在不同经济增长理论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以什么为标准?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可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增长率。实现经济迅速增长,惟有采用大规模的生产方式。由于这一生产方式已相当成熟,许多国家对此采取鼓励和促进的政策,强调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追求的是集中的生产技术,创办大的工厂和产销集团,追求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这是典型的以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为前提的经济增长模式,它体现“以人为中心,向自然界索取”的价值理念。占世界人口6%的美国,但消耗着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40%。如果发展中国家按美国资源年消耗量的50%计算,所需要资源消耗将是目前世界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