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平 《新西部(上)》2007,(8X):193-193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遭遇性别歧视与就业歧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歧视是通过不合理地限制求职者或者雇员的就业相关权利的方法与实现差别对待的行为。目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面临着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2.
肖瑶 《魅力中国》2010,(33):58-59
平等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表现在就业方面即为机会均等和不受歧视的平等就业的权利。就业平等权的本质就是劳动者就业的权利相同和机会均等,反对任何不合理的差别对待。关于“招聘非‘211’高校毕业生不取”,实属就业歧视,是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平等权的侵害。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平等权受到侵害既有社会原因,又有法律保障的不足。要保证非“211”高校毕业生公平就业,必须社会保障与法律保障并举,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社会上一些不合理的用人观念和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3.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度建设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法治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必然需要加强法律对策.我国应当通过系统和具体的立法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体系,完善反就业歧视、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以劳动合同为方向改革就业协议和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李亚玲 《中国经贸》2011,(18):134-135
伴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就业歧视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普遍,而在形形色色就业的歧视中,经验歧视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本文主要从劳动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经验歧视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迅速普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与保障,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但是随着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问题逐渐浮现出来,也对高校毕业生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结合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问题所在,并提出了关于高校毕业生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的人数越来越多,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遭受歧视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处于就业劣势。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焦虑、从众、攀比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极其成因,从高校教育角度出发,研究可行对策,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毕业生就业心理变化的需要,是促进高校深化改革的需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着重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技巧;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建设.  相似文献   

9.
祁永梅 《辽宁经济》2013,(10):55-57
近年来,大连市接收高校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今年较去年增加3000人.由于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高校扩招和就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可能会长期存在.本文着重分析了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促进就业经验基础上,提出促进大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突出问题,大学生就业市场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只有客观把握形势、认清自我,才能成功实现就业突围.因此,在当前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贤  朱廷珺 《发展》2010,(6):29-30
一、甘肃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市场选择就业与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一步加剧,毕业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工作需要从用人单位、学校、毕业生三方面共同着手,集中解决矛盾,并要积极做好毕业生的心理调适,角色转换,尽快适应现代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不宽松的市场就业环境、不到位的毕业生就业意识、落后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出路离不开地方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这就业制度四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点之一,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各种价值取向相互作用,势必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更新高校就业指导内容己势在必行.完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丰富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拓展就业指导内容,以期完善和改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再流于形式,在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真正起到好参谋、好向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长远来看,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是大势所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西藏而言,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最大的标志就是以市场就业为主体。解决观念性矛盾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同时要广开就业门路,树立市场就业光荣的鲜明导向,为已经在企业和区外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除后顾之忧,逐步建立促进市场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四大结构性矛盾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重重,根据目前的形势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矛盾至少存在四个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学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专业分布与社会对各专业毕业生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与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存在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17.
李巧霞  杨同华 《魅力中国》2014,(16):187-187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与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张雄  石实 《中国集体经济》2007,(10):116-117
文章从就业歧视的角度出发,分析《就业促进法(草案)》在反对就业歧视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未对就业歧视做出定义、未明确违反就业歧视规定的法律责任等.提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关键还是早日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律.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心理障碍是毕业生就业的绊脚石.就业心理障碍产成的原因有三: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二是意志品质薄弱;三是心理适应能力差.高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克服心理障碍.其途径一是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自觉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二是要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帮助毕业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三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目前就业市场的现象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教育体制、就业市场、就业信息等方面的问题与弊病,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