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税收筹划行为的不同经济学视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税收筹划理论的基础,经济学正经历着从主流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的关键性挑战,尤其是行为经济学,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但从心理学和经济学角度掀起了经济学对不确定条件决策行为的大探讨,对未来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预见性的引领作用;当前税收筹划行为也面临着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质疑和探讨。本文经过对税收筹划行为在主流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不同特点的分析,得出: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学派之一,在解释税收筹划行为方面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比主流经济学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领域;具有更强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期望理论(Prospect Theory)的介绍 要提高我国纳税遵从水平,首先要加强对纳税人行为的分析。期望理论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它是行为学与经济学理论的有效融合,对解释纳税人实际决策行为并提高纳税遵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按照标准保险需求理论,投保人购买保险是遵照最大效用原则的理性行为,但大量事实表明,投保人行为中存在很多违背古典经济学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将人们的保险购买行为看成一个心理过程,分析投保人在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中的偏差而产生非理性行为,期望人们对我国保险行为学研究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其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和市场有效性假设,而现实的金融市场中却常常呈现出与之相悖的现象,有效市场理论和人类理性行为的模式并不完全正确。近年来源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及其分支行为金融理论(Be-havioral Finance)[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丹尼尔·卡纳曼和弗农·史密斯由于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而荣获了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这两门边缘学科在国外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 ,但我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却是甚少。本文就结合卡纳曼和史密斯的研究成果 ,对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进行综合介绍并作出相应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增加了经济学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文章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并阐述了企业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对非理性投资决策的影响,并提出基于行为经济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周楠 《中国外资》2013,(18):297-297
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引入经济学,增加了经济学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现象的解释能力。文章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并阐述了企业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对非理性投资决策的影响, 并提出基于行为经济学的风险防范措施, 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一、引言行为财务学(Behavioral Finance)的理论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西方国家,发展于80年代。特别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Daniel Kahneman和乔治—梅森大学Vemon L.Smith两位研究行为经济学的教授,也使得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在主流经济学中拥有更加明确的位置。行为财务学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9.
新古典经济学的严密体系有5个重要的基础性假设:完全理性、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偏好一致性以及自利性。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提出了挑战,指出:消费者具有系统性、可预测的行为偏差,新古典经济学的5个假设与现实不符;金融机构会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偏差谋利,导致竞争非有效。对此,行为经济学提出,要在传统纠正市场失灵方法的基础上,从更深层面上纠正消费者行为偏差,需要结合具体的偏差类型,采取自由放任、政府干预、市场化取向的政府柔性干预等方式;同时,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行为干预和产品干预,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能力的建设。行为经济学动摇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但其挑战是有力的,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和解释更加接近于实际,也促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我国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过程中,应支持行为经济学的发展,重视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别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产权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经济伦理学对会计舞弊行为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古典经济学的严密体系有5个重要的基础性假设:完全理性、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偏好一致性以及自利性假设。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提出了挑战,指出:消费者具有系统性、可预测的行为偏差,新古典经济学的5个假设与现实不符;金融机构会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偏差谋利,导致竞争非有效;要在传统纠正市场失灵方法的基础上,重视从更深层面上纠正消费者行为偏差;需要结合具体的偏差类型,采取自由放任、政府干预、市场化取向的政府柔性干预等思路纠正消费者行为偏差;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行为干预和产品干预,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能力建设。行为经济学动摇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但其挑战是有力的,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和解释更加接近于实际,也促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我国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过程中,应支持行为经济学的发展,重视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行为金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外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正在逐步引起国内经济学的研究兴趣,但行为金融理论在中国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模型和策略的介绍和学习阶段。不过,随着国内研究的深入,也有一些经济学们开始运用行为金融理论来分析和解决中国证券市场上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寻租行为(tent-seeking activities),从经济学上来说。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具体而言,这种现代社会中最多见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的行为.就是通过  相似文献   

14.
目前西方关于IPO抑价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在基于信息经济学和基于行为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下的解释,而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用西方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市场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缺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因此存在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15.
刘宏 《云南金融》2012,(3X):228-228
目前西方关于IPO抑价的研究文献主要是在基于信息经济学和基于行为经济学等理论基础下的解释,而国内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用西方的理论基础对中国市场进行相关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缺乏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理论,因此存在一定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行为经济学是针对传统经济学严格假定和推论的一次革新,在行为和实践方面分别就非理性行为建立了新模型,因其更加贴合实际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依据行为经济学效用理论、参照系理论以及偏好理论三大理论框架可将其观点主要归纳为损失厌恶、参照依赖、框架效应、禀赋效用以及心理账户。本文以此分别对影响税收遵从的因素进行分析,据此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定程序、颁布、执行与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得到提高纳税遵从度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7.
货币理论中微观主体的主观假设在不断的演进 ,而现在兴起的行为经济学建立起更为合乎现实的主观基础 ,主要体现在风险态度、心理帐户、过度自信等特点上。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不仅能够说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而且能够说明货币政策的重要的特点。同时基于行为经济学也能够合理的解释我国货币政策的低效力  相似文献   

18.
政府采购中的寻租行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寻租行为的经济学分析寻租行为,在经济学上, 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具体而言,这种现代社会中最多见的非生产性追求利益的行为,就是通过信息不对称,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的办法来维护或攫取既得利益。在经济学上,寻利的生产性行为和寻租的非生产性行为不在于道德层面的差异,而在于产生这些活动差异的社会经济体制条件。与其他经济理论一样,寻租理论的出发点是个人对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无…  相似文献   

19.
黄凤羽 《税务研究》2022,(10):141-143
一、行为经济学视角下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的必要性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展开对个人所得税的研究,有助于突破传统经济学“理性人”研究范式,更好地发现税收制度对纳税人的心理和纳税行为的影响规律,进而以更优化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升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水平;而更高水平的纳税遵从和更科学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将有助于实现更理想的收入再分配效果。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制改革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和分支———行为经济学融和了经济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特点,提出了人类行为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有限自制等三点假设,从而修改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范式,推翻了有效市场假说,代之以“社会人”和“有限理性”假设下有血有肉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