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自然环境、 基础设施、 经济环境、 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五大方面构建出山西资源型城市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2014年有关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山西省各资源型城市的投资环境与现实发展是相符的.就此分析,提出改善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在转型期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商贸环境四个方面建立了福建省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SPSS统计软件的支持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福建省九个城市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值,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福建省城市投资环境优化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苏锡常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能力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已得到国内各个城市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科教文化、对外开放、环境建设5个方面共选取31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苏州、无锡、常州城市竞争力进行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接着,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特尔斐法在我国宏观经济预测中的首次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经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道路,并为国家制定经济、金融政策提供参考意见,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于1986年11月主持了一次特尔斐(DELPHI)法专家预测。我们邀请经济、金融、信息、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共27名,对长期和下期的经济、金融形势进行了评估。经过三轮表格意见征询取得了1 104个定量估计数据和一系列定性判断资料,我们对所有能量化的数据在计算机上作了统计处理,并对定性判断资料作了仔细分析,写出了预测分析报告,该报告所反映的专家总体意见的倾向,已得到有关决策部门的重视。特尔斐法是目前世界上被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预测方法,但应用特尔斐法来预测我国宏观经济变量,这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城市整体利益的情况下,从城市物流运作水平、经济相关性和社会影响三方面提出了评价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主要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程敏  陈辉 《城市问题》2012,(2):15-21
基于"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灰色评价和集对分析构成的方法集对全国31个省市的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Kendall-W协和系数法对各评价结果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在保证各方法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运用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Borda组合评价模型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对方法集中单一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进行组合评价方法的事后检验,选出最优的组合评价方法,得到全国31个省市的最终排名并对此进行了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7.
城市物流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构建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宁波、青岛、大连、深圳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指标体系及操作空间──来自青岛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尔斐法”研究的报告喻国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现代化国际城市迅速崛起,国际化城市网络逐渐形成并不断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中令人瞩目的现象,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随...  相似文献   

9.
黄晶 《价值工程》2011,30(8):116-117
为了全面评价河北省各城市企业经营环境状况,并提出改善建议,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企业经营环境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对于全省11个城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的企业经营环境状况较好,领先其他城市水平较多,可以为其他城市的企业经营环境状况的改进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红梅  程海芳 《物流技术》2011,(11):32-33,53
在考虑城市整体利益的情况下,从城市物流运作水平、经济相关性和社会影响三方面提出了评价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主要城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张向荣 《价值工程》2011,30(10):56-56
市政排水管网是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政排水管网效能的提高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从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市政排水管网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关于宜居城市的拙见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宜居城市就是适宜人们生活居住的城市.作者认为,宜居城市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是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文化有个性、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城市,并对宜居城市衡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钟艳丽  王力 《价值工程》2012,31(25):135-13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农村人口快速向着城镇涌入,使得城镇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人口和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对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城市燃气管网建设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则主要针对城市燃气管网建设中,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研究城市群的整合过程,探讨城市合作的有效模式,主要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而城市群作为一个复杂的城市系统,其演化和发展既受外部环境及其历史基础影响,也受其演化过程中各组分变化影响.同时,由于人受社会复杂性、未来不确定性及人的计算能力有限性,个体行为遵从习惯、服从规则的制约,使得人仅具有有限理性.因此,使得这种方法研究城...  相似文献   

15.
苏州市城乡结合部的“无地队”改造[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不断产生的情况,苏州市从1997年起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更新改造,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笔者作为直接参与者,通过对这一模式的剖析研究,为“城中村”改造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城市近郊旅游景区的空间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大城市近郊旅游景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人地矛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环境,使大城市近郊旅游景区系统走向有序与均衡。据此,动态地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大城市近郊旅游景区的空间形态,总结其生命周期演变规律,并进一步提出了大城市近郊旅游景区的空间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ideals for constructing and managing cities and infrastructures worldwide is that of the ‘networked city'. This ideal refers to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and morphology of cities integrated and ordered by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and to a specific model in the operation, use and planning of infrastructures. Engineers, planners and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have aspired to align with this circulating ideal of urban modernity, hygiene and rationalization of nature in (re)producing cities worldwide. Like many cities in the global South, Dar es Salaam cannot be characterized by universal access to centralized water and sewerage networks. While formal institutions, planning documents and strategies reflect significations, as well as organizational and planning models of a networked city, its urban environments are shaped by hybrid arrangements manifesting unequal access to water and sanitation services. We build on postcolonial critique in urban stud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to inquire into this contradiction by addressin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ideal of the networked city in Dar es Salaam. Our objective is to uncover the negotiations over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hegemonic model, and to delineate the scope of creativity in reinventing alternative urban modernities that defy simplistic notio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the participation of economic patrons or gamonales in processes of city building. Like clientelistic leaders, local ‘big men’ can partak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urban poor. These individuals show an extraordinary capacity for transforming cities, their built environments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s, especially in small and rapidly growing cities located in the peripheries of nation-building projects. In my research I explore the case of one patron in Granada, a rapidly urbanizing city in Colombia that received many forced migrants between 1990 and 2010, to reveal a new way in which city building and patron–client relationships co-evolve and are constituted within a space of intimate interactions between landed property and urban real estate.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划设计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岩  石磊  秦建一 《价值工程》2010,29(29):100-100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载体,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为集中的地区。对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对此进行的研究也成为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新课题。本文从人性化规划、生态城市、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等几个角度,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