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握发展规律探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城市是在拥有较好的有形硬条件和软环境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当大的无形的软实力,并在硬条件、软环境和软实力的共同作用下,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城市,世界城市的发展既有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北京需要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出发,抓住中国经济崛起的契机,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争取早日建成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2.
未来中国成为世界政经秩序积极主导力量是时代的要求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该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是"殖民主义的衰落"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化"这两点外因与"中国自身在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发面协调发展"这一内因同时具备。在"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的前提下,在外交、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各方面采取协调发展的战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路径,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一、洋务思潮对“夷夏观”的冲击中国传统历来是把自己看作“居世界中央”的“天朝上国”,把其它民族和国家视为“夷”、“狄”、“戎”、“蛮”;这是因为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文化是以高于周边民族的文化地位而存在于东方的,中国文化从来没有遇到过强有力的挑战,这就造成了知识分子和一般民众十分突出的文化优越感,这种心态难以接受新事物。洋务思潮则首先打破这种观念。中国“无所谓外交也,珏藩而已”的旧观念被两次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翻。为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到列强的侵略,首先必须重新认识世界,重新估价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外交空前活跃。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中国文化外交,从相对独立意义上看,不同于过去单纯的文化交流;从本质上看,不同于一些国家以"文化征服"和"文化渗透"为目的文化外交;从文化理念、目的设定和方法运用等来看,中国文化外交是一个全新外交思路。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非关系为“和谐世界”外交理念的践行提供了有利的注脚。中国的外交理念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国际主义发展到今天的“和谐世界”外交理念指导下的新国际主义对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非关系也见证了中国外交理念的发展进程。中非这种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印证了中国“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1,(3):24-26
宣传片只是立体宣传的一部分,中国在寻求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以中国语言、文化和思想等的推广活动为代表的文化外交和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这几年可说是风光占尽,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领域影响力日渐彰显。经济发展上捷报频传。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外贸总额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中国人一改过去只谈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的单向思维,也谈起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科技上,“神六”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即将实现嫦娥奔月计划。外交上也充分显示出中国外交的魅力,普遍受到赞誉。总而言之,中国就要崛起了,甚至有人认为已经崛起了,急着探讨中国崛起后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不免沾沾自喜起来。  相似文献   

8.
战后中日关系之“人民外交”的生成:过程与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日本人民”的历史经验认识和意识形态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发展“人民间”贸易、协助日侨回国等“人民外交”政策。“人民外交”之不同于“民间外交”,在于其政治性、中国官方行为性和争取与“日本人民”建立和平友好关系的目的性。通过人民外交,中国可以满足“日本人民”的利益要求;但“日本人民”不掌握日本国家资源,中国的利益要求就因为日本政府的阻挠而得不到有尊严的相应满足。“人民外交”隐含的这种偏于“日本人民”利益的不平等性,决定了它刺激中国国内发生政治紧张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30年来中国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国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最有利的外部条件。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认真总结中国外交30年来的新理念,回顾中日对外战略的演变历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国际战略和外交路线。  相似文献   

10.
魏建国 《新经济》2014,(10):60-61
基辛格博士在2011年我们召开的全球智库会议上讲了这样一段话:“当初美国代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时候,这个过程是和平的,今后中国代替美国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和平的.但是长期的.”中美两国当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大国,在政治和外交上,中美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最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连线》杂志邀请外交、经济、科技、医疗和环境等领域的15名专家,畅谈他们对新总统的建议,本刊特选取数项尤为重要的经济建议。1.世界并不是平的: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二维的世界——所有国家竞争相同的工作机会。例如,在创新领域,中国可能永远也无法赶上美国,因为美国拥有稳定的风险投资模式,和鼓励创新的创业文化。全球化有助于各国找到自己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王卓 《现代经济信息》2012,(19):174+176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饮食文化已经成为宣传、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毛主席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语不仅仅从表面上体现了中国人对食物的需求和依赖,而更深层次的揭示了中国人追求安逸、和谐的生活态度。中国人也正是通过对"食"的理解来更好的诠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自"9·11"以来,公共外交的概念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熟识,中国也不例外地参与到研究和实践中。在阐述公共外交的涵义和作用的基础上,阐释中国公共外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简要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边能源外交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主要趋势,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经历较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方针、立场和政策。新能源安全观是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后续发展中,中国多边能源外交应进一步强化某些举措,以切实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为完善世界能源秩序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文化发展趋势是我们在建设文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在文化内容、形态、格局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发挥重要影响力。文化发展趋势对中国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在20世纪所经历的动荡与变革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既有抵御外敌入侵和欺凌的救亡运动和民族解放战争,又有推翻旧制度的两次民主革命;既有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启蒙运动,也有在现代迷信支配下的狂热和浩劫。这些跌宕起伏、恣肆汪洋的社会面貌,给了城市文化以特别的刺激、推动乃至伤害,使其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发展态势,经历了异乎寻常的曲折和艰难。在20世纪即将过去的今天,回顾这100年来中国城市文化的发展历程,探讨蕴涵在这一过程的内在规律,总结中国城市文化在本世纪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分析它与社会变迁的相关性,应…  相似文献   

17.
于晓媛  付强 《经济问题》2002,(8):22-23,30
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然而,入世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尤其是政府的挑战是具体而现实的。政府必须对WTO规则有充分的认识,积极做好司法入世和清理制度工作,加紧修订和完善法制,科学定位在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的角色,以此推动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哈珀政府上台以来,采取了有别于历届政府的、以人权外交为主的对华政策,影响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受到了有关各方的批评。要改善与促进双边关系,双方应该加强对话,理解彼此的国情、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扩大共识,缩小分歧;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进程加快,中国日渐踏进国际“深水区”,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社会也将对中国充满新的期待,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这要求中国调整自我,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应追求四大外交理念,可用八个字来概述:和平、发展、参与、责任。  相似文献   

20.
关于国际经贸中的经济政治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之后,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强化竞争和合作机制,21世纪的世界将是多极和多元化的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经济政治化仍然是一个不和谐的因素。经常使世界陷入矛盾,摩擦和困惑之中。问题在于美国政府经常在经济政治化思维模式当中出台一些新贸易政策,这些新政策,既有针对欧洲的,也有针对日本的,更有直接针对中国的,影响了国际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为此,中国加入WTO之后仍要不断排除经济政治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