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前,民航总局针对首都机场频繁的航班延误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首都机场也与驻场的各航空公司一起协商了航班延误后的保障方案,方案中要求,如航班延误超过4小时,若旅客选择改乘其他航班,各航空公司则须根据机票情况协助旅客改签航班。据首都机场有关人士介绍,如果航班出现延误,航空公司的地面代理公司将通过机场的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发布航班延误信息,并做好对旅客的解释工作。首都机场运行监控指挥中心(TAMCC)也将每隔30分钟通过广播向旅客通报航班不正常信息或航班的动态信息。首都机场还表示,一直以来首都机场都是在最后一个旅客离开航站之后,才关闭照明系统和空调设施。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民用运输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信息集成系统是为民用运输机场提供信息共享环境,使各信息弱电系统在统一的航班信息控制下自动运作的信息系统。该系统支持机场各生产运行部门在统一的协调指挥下进行调度管理,并为机场、旅客、航空公司提供航班运行相关的信息服务。机场(本文所述机场特指我国大型枢纽机场)生产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业务连续性要求高,不允许因为机场原因造成航班延误。而信息集成系统作为机场生产运行的统一指挥调度系统,是机场诸多信息系统联动及业务联动的中枢,是航班协同保障的核心系统,系统故障会严重影响机场业务连续性甚至导致机场关停。  相似文献   

3.
冯杨 《空运商务》2011,(18):18-22
一、签派工作的本质 (一)签派工作的基本概念 签派员是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心的主体,是运行控制工作的实施者。运行控制是指公司使用飞行动态控制的系统和程序,对某次飞行的起始、持续和终止行使控制权的过程。公司保证航班运行控制的全过程符合民航规章,符合公司运行规范、运行政策、标准和程序,除特殊情况经批准外,航班运行完全控制在运行规范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对运行控制、签派放行、航务管理工作负责。确保提供机组使用的航行资料、机场分析等资料符合飞机的性能、航路、机场的要求。公司运行控制中心授权合格的飞行签派员承担公司航班运行控制,所有参加运行控制的飞行签派员必须完成规定训练并经检查合格。  相似文献   

4.
在民航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航班延误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服务内容。航班延误工作一直是航空公司旅客服务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随着旅客需求的日益提高,如何在航班延误后做好旅客的服务工作,减少旅客的不满,最大限度的为公司留住客户,也就成了航空公司地面服  相似文献   

5.
一、对航空公司超售矛盾的透析(一)超售背景由于旅客变更航班只需与航空公司确定新选定日期的航班座位,而不需要通知航空公司取消原定航班的座位,所以航空公司的每一航班都有可能出现不同数量的旅客确认了座位但没有来乘机,这就是"No Show"。  相似文献   

6.
《空运商务》2008,(5):50-52
在美欧大部分国家,航空公司的网站已经成为航空公司处理客户业务的一个主要方式,包括机票预定、航班查询、航空包裹查询、积分管理、旅行服务等都可以从航空公司网站上完成。航空公司通过充分使用其网站管理系统,可以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拉近与航空旅客的距离,并可大幅降低人力和渠道成本,增加航空公司的利润。在  相似文献   

7.
本期特选《2006年冬/2007年春中外航班的均衡性比较》作为潮头文章,其目的在于警示国内航空公司。在航班数量上,外航飞行航班每周比我国民航多13.3%,中俄间货运航班完全由俄方控制,中方没有一家航空公司开通到俄罗斯的货运航班,在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航班比较中,我们也有很大的不足,尤其是中美航班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正在逐年扩大,至于原因在哪里,这是一个值得全行业思考的问题。这篇文章从航班尤其是航班数量来衡量中外航班的差距,希望可以让国内航空公司从知不足中发力,努力缩小我国民航与其他国家民航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谊南 《空运商务》2012,(13):40-41
飞机快速周转时间对低成本航空公司至关重要。当飞机资产正在拼命工作的时候,航班准点率非常关键。虽然地勤业务只是一家航空公司整体成本的一小部分,然而选择正确的地勤服务商,对于航空公司运作绩效表现存在天壤之别。地面操作处理行业正在发生改变:整合正在转变行业的全貌。不仅如此,传统型航空公司之间不断整合,再加上大型航空联盟,所有这些正在改变地勤行业今后的发展;并且这些变革会影响成本、竞争和产品提供。地勤公司正变得规模更大,数量正在减少。在2012年5月,瑞士空港公司Swissport宣布并购比利时和西班牙Flight—care公司的业务——这也只是一连串收购兼并的一部分而已。  相似文献   

9.
武汉作为全国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自今年10月19日启动各项工作以来,渐成各家航空公司眼中的"热点"和争抢的"香饽饽"——近两个月来,多家航空公司纷纷新开连通武汉的航线、航班。12月8日,云南祥鹏航空公司开通航班号为8L9935/6的昆明—武汉往返航班,每日一班。这是当月在武汉新开航线航班的第三家外地航空公司。此前,山东航空公司于12月6日和7日,相继开通了两条经停武汉的航线,一条是济南—武汉—昆明,每天一班,航班  相似文献   

10.
倪海云 《空运商务》2010,(6):33-35,37
低成本航空模式一直在不断演变。这不可避免地和提供全面服务航空模式实施不同程度上的融合,比如现在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也提供国际航班服务,运营远程航班,建立中转联程业务。2008年的高油价以及如今的全球经济衰退都已经促成了这种演变。  相似文献   

11.
辜琴 《空运商务》2023,(6):32-36
<正>航季计划是航空公司根据政策法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内外部资源制定的长期航班计划。航季计划编排是航空公司将经过综合评估分析与决策确定的航线计划转化为航班计划的过程,每年3月和10月民航局会公布《夏秋航季预先飞行计划编排暂行方案》和《冬春航季预先飞行计划编排暂行方案》,明确这段时间内航空公司可执行的航班。为旅客提供“位移”是航空公司的核心职能,因此如何探求旅客位移需求并转化为产品是关系到航空公司收益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当前,航班的安全和正点已成为旅客关注的焦点,作为航空公司应如何保证航班正点呢?笔者认为,航空公司应从自身入手查找原因,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工作措施来实现航班正点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很早以前,大批低成本承运人就已经进入欧洲内陆客运市场,作为主流航空公司的一个“特惠”补充。然而,直到目前为止,他们仍然坚定地避开了航空货运业务。对于航班周转时间较短的低成本运营模式来讲,货运业务被看作是一项不必要的负担。为了保证其紧密的航班安排,低成本承运人甚至对旅客的行李数量也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14.
(五)FAA 的工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因为航班飞行量大量增加,造成2000年和2001年许多机场出现了延误现象。"9·11"后客运需求和航班起降量显著减少。但是到了2005年,由于客运需求回升和航空公司换用较小型飞机,使美国一些机场航班延误量增加。2005年,FAA 塔台机场和签署合同塔台机场航班飞行量共约6310万次,比2004年下降0.1%,比巅峰时期的2000年下降8.2%。商业航空(包括航空公司和通勤航空公司/航空出租公司)在上述机场飞行量增长3.7%。尽管航空公司飞行量比2000年低10.7%,但是总商业飞行量已经超过了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未雨绸缪,统筹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好不正常航班的应急调度工作,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航空公司正常运营造成的影响,缩短恢复正常运行的时间,降低航班应急处置成本,减少对航空公司声誉的影响,已成为航空公司运营中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旅客中转业务合理化转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了T1航站楼六米层过境厅改造工程。改造后的过境厅是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可以满足航空公司"内部代号共享旅客"的快速中转作业,相比以往的中转流程,新的"内部代号"中转流程简化了中转手续,缩短了旅客行走路程,大幅度提高了浦东机场旅客中转的速度和便利性。东方航空公司基于此平台而全面开展的国内、国际间的"内代"中转业务也开创了国内航空公司中转业务的先河,对今后其他国内航空公司继续开展和扩大中转业务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一、中转及其类型所谓中转,就是在旅客目的地和始发地之间,需要经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落地并换乘航班的旅行模式。中转业务是航空公司为方便旅客快速在转机地再次前往目的地进行联程飞行而开展的一种服务项  相似文献   

17.
春夏之交,航班不正常特别是因天气、故障原因引起的不正常会越来越多。这给出行旅客,尤其是给对时间性要求强的商务旅客带来了诸多麻烦,甚至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给航空公司及其服务代理人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单不说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问题,仅旅客服务一项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地面服务全面升级 航班正常率稳步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品牌美誉度是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航班正常率则是航空公司品牌形象的重要基石。快捷舒适是旅客选择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航空公司改善服务工作,提高旅客忠诚度的基础。南航深圳分公司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雷雨多发季节的五、六月份,公司全面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大南航的优势,以提高航班正常率为突破  相似文献   

19.
李虹 《空运商务》2008,(11):13-14
据了解,旅客对航空公司的投诉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一是航班不正常时的服务,旅客投诉比例最高,主要是航班延误、航班取消和机械故障、飞机调配以及合并航班后出现服务问题引起的旅客投诉;二是售票服务,因售票差错、退票、  相似文献   

20.
余兰 《空运商务》2009,(9):8-12
全球各航空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提高航班正点率,但航班延误仍然是航空运输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延误服务是民航服务中的难点,也是民航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民航航班正常工作水平已稳步上升,航班正常率由2000年的77.4%提高至2008年的82.6‰但航班延误问题仍较多,平均延误时间较长,特别是延误后的服务水平与旅客的要求有较大距离,由此引发的旅客不配合等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